趙珊珊 高赟
摘要:計算思維是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部分,也是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培養目標。近些年,由于計算機在社會中得到普及,原有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落后。因此,Scratch被逐步引入教材或者課堂,教師應充分發揮Scratch在培養計算思維中的優勢。
關鍵詞:Scratch ?小學信息技術 ?計算思維
計算思維的培養,對學生的生活理念、處事邏輯等都有較大的影響。在小學階段的Scratch教學中,教師應著重引導學生結合Scratch軟件的特性進行教學,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與啟發,而不是關注培養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應當參與學生的學習與訓練過程,為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并在學生陷入困境時給予指引。如此,教師可以充分體現Scratch的價值,促進學生計算思維的循序發展。
一、基于軟件特性,組織集體思辨
相較于其他編程軟件,Scratch軟件并不關注學生的實際代碼編寫能力,而是關注學生借助已有的程序模塊完成特定功能程序編寫的能力。因此,在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課堂中,教師可以設計合作學習任務。以“迷宮游戲”的設計為例,教師需要明確任務的最終目標,然后讓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共同探究設計思路,并明確游戲包括迷宮、貓、老鼠這三個目標,游戲規則是貓抓老鼠,迷宮則為障礙物。接著,教師將學生分為貓和老鼠兩個陣營,讓學生分別探究場景交互、角色移動控制的方式。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發揮了輔助兩個小組學生交流的作用,讓貓和老鼠的移動速度、抓捕判定等內容達成一致。通過設計游戲開發任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集體思辨,提升學生的自主思考、邏輯分析等能力。
二、基于學生表現,設計合作任務
在學生集體思辨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不同學生的實際表現,設計不同類型的合作任務。如教師可以將“迷宮游戲”的制作分解成多個任務,有的小組負責探究動物移動的最好控制方式,有的小組負責探究貓和老鼠移動速度變換的規則設計,有的小組負責探究迷宮場景變換的可行性。教師應先確定任務,然后讓學生基于興趣與能力自主組成探究小組。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進行巡視,引導學生記錄探究的方向、思路、難點和已解決的問題。同時,教師應當適當給予學生提示,鼓勵學生進行優化。
總而言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方向進行探究,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而且教師的要求與指引能夠輔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創新思維。
三、基于探究內容,鼓勵個性探究
通過兩個階段的合作探究學習過程,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了較大發展,且絕大部分學生都在交流分享之后較為完整地了解游戲的構建。這樣一來,教師便可以在原有小組的基礎上,以各小組配對的方式重新組成游戲制作小組,讓學生完成游戲的制作。同時,學生在新小組中的實踐過程并不是對已有結果的簡單復制。由于各個原小組探究的基礎不同,所以在完成游戲的設計時,新小組便需要基于小組成員的個性需求或者不同想法對編寫方案進行細節優化。比如,在場景設計中,A小組設計的速度調控方案是受場景中的障礙物決定的,那么該小組便需要在原有的設計方案中,總結歸納速度調控的原理,然后進行個性化調控。如此一來,學生的總結歸納、邏輯推理等思維便能夠得到有效培養。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與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技能型的計算機教學已然落后,學生需要著重于計算思維開展計算機教學。在引入Scratch的基礎上,教師應關注Scratch的內容,以及教與學的過程,以偏重過程的教學策略體現教師對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的關注,避免出現追求發展學生編程能力的情況。如此一來,教師才能夠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佘馥秀.基于“互聯網+PBL”的小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研究——以Scratch編程教學為例[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0(6).
[2]聞敏,張順忠.Scratch程序設計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計算思維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7).
[3]謝新燕.在Scratch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計算思維[J].當代家庭教育,2019(18).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五里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