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統稱為數學文化。《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數學文化有明確的規定:小學數學教學應當充分引入數學文化,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提升綜合素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還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對小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應如何滲透數學文化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結合當前的數學文化滲透現狀,對教學工作進行了綜合性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文化滲透;數學文化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49-0019-03
作者簡介:劉紅玲(1977.10—),女,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實驗學校,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
引 言
目前,我國小學教學工作不斷優化,素質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充分開展。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屬于熱門話題,得到了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及小學教育研究者的充分重視。就本質而言,數學文化屬于人文素質教育以及相應的文化素質教育[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數學文化的有效滲透,使學生能在潛移默化中感知數學文化的內涵。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能讓學生充分認識數學文化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2]。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從多角度滲透數學文化。下面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闡述。
一、數學文化的相關概念
(一)對數學文化的概念進行分析
數學在人類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數學文化是數學的外延,涵括數學的概念及數學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各類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3]。
對數學文化的概念的界定,存在多種觀念。整體而言,我們可以將數學文化理解為人類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對數學學科進行的綜合性發展,以及在此過程當中形成的態度以及各類規范認知,會以數學思想、美學、精神等諸多形式體現。
(二)對數學文化滲透教學的概念進行分析
數學文化滲透于教學過程中時,與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將課堂作為載體,在對各類知識點進行有效講解時,融入相應數學文化[4]。這樣能夠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及教師的實際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程度的思維發散,在潛移默化中拓展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讓學生通過具體教學活動,充分了解知識的產生過程,提升其數學文化素養。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數學文化的意義
(一)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數學文化知識在構建過程當中,除了課本的內容,還涉及諸多課本之外的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會以某個知識點作為切入點,向學生展示相關的衍生文化,運用多媒體對數學文化背后所存在的現實故事進行講述[5]。例如,在對一位數的乘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便可通過《戰國策》所記錄的“六八四十八”等句式,了解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數學便已取得了顯著成就。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對語文、歷史等相關知識的學習,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二)提升學習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把數學文化與小學數學知識有效結合,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實效性,能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時而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滲透數學文化的現實問題
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文化在具體滲透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現實問題亟須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其一,教材內容具有單一性,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數學文化無法與具體的知識進行關聯。其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從主觀角度已忽視數學文化建設,無法對數學文化教學進行綜合性評價,由此也使得學生在接觸數學文化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其三,教師就其自身而言,相應的數學文化素養有待進一步提升,因而無法發揮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文化探究的作用。
(一)教材內容形式單一,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關聯性較低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資源,也是開展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更是學生獲取文化知識的媒介[6]。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材在編排過程中多采用圖片與文字的形式來展現數學文化,形式較單一。數學文化的內容一般安排在章節的末尾,主要是對數學家的生平事跡及部分數學史料的介紹,與數學知識的關聯度相對較低。學生在學完整個章節的知識點后,才接觸數學文化的內容,且常常停留在簡單的閱讀階段,未起到培養個人數學思維的作用。
(二)學校忽略數學文化建設,缺少數學文化教學相關評價內容
目前,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仍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應試成績依然是對學生學習效果評定的重要標準。學校教育結果在短期內仍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呈現,而學生的成績也是家長對學生學習動態進行了解的主要方式,因而學校常常忽略數學文化建設,也缺少數學文化教學相關評價內容。教師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各類數學知識。為了讓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多采用題海戰術,忽略甚至無視數學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整體而言,學校在教學中僅注重應試教學,忽略數學文化教學[7]。
(三)教師數學文化素養有待進一步提升
在數學觀摩課中,我們可以發現,多數教師會將相對簡單的數學史介紹應用在數學教學的課程導入環節,但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基本不會提及數學歷史文化相關知識。不少數學教師認為學生對數學文化相關內容進行自主閱讀即可,沒有仔細講解的必要性。他們認為在課堂中講解數學文化,會占用相關數學知識講解的時間,會對教學進度產生影響,也會影響教學效果。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部分教師雖然能夠付出時間和精力,但其關注點主要在于提升個人學歷,并沒有對相應的數學文化進行深入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師的數學文化素養有待進一步提升。
四、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數學文化的方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就實際教學工作而言,有諸多方式能夠提升數學文化滲透的效率。以下對小學數學文化高效滲透的方式進行分析。
(一)大幅度提升教師的數學文化素養
首先,小學教師需要進一步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數學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經常閱讀與數學文化相關的各類期刊與書籍。通過更加廣泛地閱讀,教師能夠大幅度豐富自身所擁有的數學文化知識儲備。在日常工作中,教師需要進一步提高自我求知探索的積極性,利用網絡等諸多資源,搜集數學文化知識,不斷掌握數學文化的實時動態。此外,學校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師數學文化素養的培養力度。優質的教師培訓模式能夠大幅度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性,有利于提高整體教師隊伍的素質[8]。通過調查發現,教師在進行數學文化滲透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來指導。基于此,學校可以聘請教育專家,以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綜合性培訓,使教師能夠有效且系統地掌握數學文化的知識[9]。
(二)研究課程標準,提升教師文化滲透能力
對數學文化進行有效滲透是當前新課程標準中極為重要的教學理念,因而學校需要在課程標準指引之下開展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以提升教師的數學文化滲透能力。在提升教師自身數學文化素養的前提下,搭配與課堂情況相符合且高效的滲透策略,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10]。教師可以從課堂教學結構出發,在課前的教學準備、課中的實際教學及課后的作業等角度,安排更為合理的滲透數學文化的項目。在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收集各類數學文化素材,學習各類文化滲透的優秀教學案例,注重數學文化呈現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的關聯,并且預設呈現效果。
(三)對生活素材進行挖掘,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應用價值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對小學生而言,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只有將相應的知識內容與日常生活進行緊密聯系,才能夠使教學內容具有高度的生動性[11]。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數學文化與生活的聯系,并對數學現象進行綜合性分析,便于學生逐步形成數學思維與數學思想,幫助他們快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類數學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價值。例如,在對“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及其面積計算”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操場空地進行實踐活動,設計總面積為20m2的花壇。教師可以結合操場的實際形狀,詢問學生有多少類設計方案。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應用長方形及正方形的面積公式,且能夠將分割求面積的方式及平移方式進行綜合應用。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穿插相關數學故事的方式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學生能夠把數學知識充分融入具體生活場景之中,以此提升實踐探索能力[12]。
(四)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數學文化進行有效滲透
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布置預習作業時,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查閱各類與課本中數學文化知識相關的內容。而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查詢、搜索與課程相關的各類拓展知識。到下一堂課,在學生對相關知識整理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享與交流[13]。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能夠進一步通過課后作業體現對數學文化的滲透。學生在課后通過互聯網查找相關知識內容,能夠了解各項知識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故事以及數學家的人生經歷。這樣做還能使學生養成在課后對相關數學文化進行學習的習慣。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在課后學習相關數學文化,這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五)在試題中滲透各類數學文化
考試是對學生近期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和考察的重要方式,是教師與家長對學生實際學習效果予以了解的重要途徑[14]。傳統的數學考試多注重對各類數學知識和各項數學技能掌握情況的檢測,很少涉及數學文化的相關內容。為了提高數學文化與數學教學的關聯度,教師可以在試題中滲透各類數學文化內容,優化試卷結構,提升數學教學評價的人文情懷[15]。試題中融入數學文化,能將數學學習與生活相結合,提升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
結 語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有效地滲透數學文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16]。就教師而言,他們需要正視當前數學文化滲透于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采取提高自身數學文化素養、明確數學文化滲透教學目標、挖掘生活素材、利用網絡資源等方式,把數學文化高效滲透到具體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小學階段數學文化的滲透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蘆月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現狀及對策[J].新課程,2019(06):23.
[2]丁淑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現狀及對策研究[J].新智慧,2020(09):24.
[3]劉志亮.關于小學數學教學對數學文化的融入分析[J].新課程,2021(32):157.
[4]馬玉梅.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J].新課程,2021(32):197.
[5]林清.核心素養背景下文化型數學課堂構建策略[J].名師在線,2021(22):61-62.
[6]王曉芬.基于數學文化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新教育,2021(22):29-30.
[7]陳一葉.數學文化視域下數學教學設計及思考:以“圓的認識”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21(22):31-32+51.
[8]劉雅靜.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探析[J].讀寫算,2021(21):71-72.
[9]張曉鴻.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讀寫算,2021(21):85-86.
[10]劉曉.小學數學文化建設新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1):100-101.
[11]張擎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文化滲透的實踐與研究[J].智力,2021(21):35-36.
[12]孟慶敏.課堂滲透數學文化的五大路徑[J].四川教育,2021(Z4):55-56.
[13]孫兆福.讓數學文化點亮數學課堂[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0):38-39.
[14]沈娟.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0):120-121.
[15]張曉鋒.小學數學課堂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J].新課程,2021(28):202.
[16]任丹.小學數學文化主題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踐分析[J].智力,2021(2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