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雄華
摘要:生本理念也稱生本教育理念,是真正以學生為本,為學生學知識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 新課程改革也提出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高中物理也要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機器。生本理念對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提高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趣味性,要在保證教學任務完成的同時,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下文主要就生本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分層教學進行簡單研究。
關鍵詞:生本理念 高中物理 分層教學
生本教育是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題,為吸引學生興趣來設計教學內容,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基于生本理念進行物理教學,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設計學生更容易明白更容易學會的教學內容。當前,對高中物理采用生本理念教學已經引起了全國的重視,并開展了相關的研究性講座學習。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實現全方面的發展,因此需要高中教師基于生本理念,開展物理分層教學。
一、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當前高中的學習時間較為緊張,由于受高考的影響,高中學校將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忽視了高中物理的實踐性以及邏輯性特點,反而影響了物理教學的質量,不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
1.忽視了實驗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很多物理知識都需要通過實驗得來,學生通過做實驗可以更直觀的認識物理知識,發現相關規律,有利于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物理原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動手實驗習慣以及科學精神。但是在現在很多學校中,教師只是采取用教師講來代替學生實驗的教學模式,大大減少了實驗教學課程的時間。有些實驗通過講解可以使學生明白其中的原理,有些實驗是需要學生進行操作才能更好的理解的,比如電磁理論方面的實驗,但是教師往往為了趕教學的進度,往往忽視了實驗的操作及其作用,認為實驗課會耽誤大量的學習時間,影響學生的練習,這些教學理念與新課改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
2.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
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指導作用,通過引導學生思考,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等,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導向,自我監督,自我激勵”,幫助挖掘并喚醒學生的潛能。但是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由于受到高考的影響,教師普遍認為課時安排緊張,學習內容多,學習任務重,主要采用教師主講,學生來聽的教學模式,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的主體性沒有體現,不利于激發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不能激發興趣學生就很容易出現厭學心理。
3.忽視了物理知識的生活性
物理教材中的很多物理知識都是對生活現象的總結表述,尤其是高中物理中的力學,摩擦力等相關內容,和我們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但是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往往只是單純的講解知識和題目,沒有進行聯系生活的講解,割裂了知識和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缺乏靈活運用能力,不利于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教師若是能聯系生活進行物理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以及運用物理知識,還可以調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4.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對學生創新思維進行培養,也是新課改的一個重要目標,尤其是高中生,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創新能力,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高峰期,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意識,有利于為學生之后的學習發展產生重要性的影響。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是重視對學生應試能力以及解題能力的培養,不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
二、生本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層教學的策略分析
1.以學生為本,科學進行分層
開展分層教學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力差異,性格特點以及知識儲備,然后進行科學的分層,在分層教學中最大限度的挖掘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次,其中A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知識儲備,認知水平等都比較優異,這部分學生的物理成績也是比較拔尖的;B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知識儲備都處于一般水平,對教師課堂上講解的內容能夠理解,但是需要課下進行大量的重復性的練習才能掌握;C層次的學生屬于學習能力比較弱,知識儲備較少,在課堂上學起來較為吃力,課堂內容理解較為困難的學生。高中物理教師對學生進行分類,也是生本理念的一種體現,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給每個學生學習知識提高成績的機會,不忽視任何一個學生,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設置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指導,在物理學習中能有所收獲。
2.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分層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分層教學,同樣要對物理教學目標,教學過程進行分層,這也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物理教師首先要清楚教材的教學目標,然后根據學生的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分層,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最大化的激發潛能,學到最多的知識,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有利于調動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教師在進行“萬有引力定律”教學時,教師首先研讀教材,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基礎目標設置為能理解萬有引力定律,并能利用萬有引力公式進行解題,中級教學目標設置為理解萬有引力定律并會推導萬有引力定律,高級教學目標設置為學會建立模型處理問題,透過現象(行星的運動)看本質(受萬有引力的作用)的判斷、推理能力。通過設置不同的將教學目標,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靈活掌握教學內容,并且在教師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提高物理核心素養。
3.設置層次化作業,促進物理素養發展
課后作業作為教學環節的最后一個環節,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他是學生自我檢測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查漏補缺的重要路徑,對高中物理進行分層教學需要教師對課后作業進行分層,為每個學生設計符合自己所學知識的作業,幫助學生進行鞏固知識,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對于C層次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基礎性的習題,鞏固所學基礎概念,幫助學生學會運用概念;對B層次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延伸性的問題,使學生在鞏固基礎性知識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延伸;對于A層次的學生布置一些綜合性較強的,需要綜合使用所學知識點來解題的問題,來鍛煉學生思考問題的發散性思維,提高物理核心素養。
就拿“功與功率”這節課來說吧,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可以設計兩部分習題,基礎題和加強題。基礎層次的練習題主要為C層次學生設置,如,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從空中自由落下,2秒后落到地面,讓學生來算一下物體下落的平均功率是多少?為什么汽車在上坡時候,汽車需要換抵擋?然后加強題讓AB層次的學生來完成,如飛機在空中以勻速v飛行,這個時候的功率為P,當飛機的飛行速度變為5v時,這個時候的功率是多少?這樣有利于各個層次學生有效完成作業,并清楚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學習。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本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分層教學要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層,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莊思若.生本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層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10):99.
[2]閻秀軍.分析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高中數理化,2021(14):43-44.
[3]米小東.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構建研究[J].學周刊,2021(24):67-68.
[4]柏靜.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