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盛杰
摘要:德育教育向來是初中教學的難點,因此如何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已經成為廣大初中班主任普遍頭痛的焦點問題。基于此,本文圍繞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探討了初中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有效方法,以期能夠引起廣大初中班主任的重視,為德育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激勵策略;有效實施;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
引言:德育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其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樹立初中生正確的價值觀。所以,在開展德育教育過程中,初中班主任需要采取多種辦法來激發初中生主動學習,換言之就是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但德育教育不僅是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全班同學家長積極配合班主任進行育人工作,共同協助實施激勵策略。
一、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據“您對學校德育教育中有什么意見和建議”的初中生家長調查問卷數據統計顯示,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家長對于學校的德育教育都沒什么具體的意見或建議,非常肯定地表示完全相信班主任的教學能力。但實際上這種結果,恰恰證明了大部分初中生家長對于初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過低,存在推卸責任的思想,無形之中給初中班主任的教學工作增加了壓力。也側面說明初中班主任與初中生家長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在針對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方面并沒有達成一致,從而嚴重影響了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并且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會有部分比較叛逆的同學,如果初中生配合度不高,一些缺乏經驗的初中班主任難以有效開展德育教育工作[1]。
二、初中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重要性
無論在任何一個時代背景、社會體系之下,德育教育問題都是極其重要且備受廣大班主任和家長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對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具有關鍵意義。初中教育規程中也明確指出,初中班主任需要將德育教育作為規范初中生道德品質的核心教育形式。德育教育與其他學科教育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其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樹立初中生正確的價值觀。所以,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初中班主任需要采取多種辦法來激發初中生的學習主動性,換言之就是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有效方法
(一)“家校合作”激勵法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因此,要想提升德育教育激勵教學的有效性,不能僅僅依靠初中班主任一方,應該以初中班主任為主導、以初中生家長為輔助,開展德育教育激勵工作,換言之就是“家校合作”激勵法。初中班主任有責任、有義務在教學過程中與初中生家長保持暢通聯絡,如實地告知每一位初中生家長,初中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情況,如初中生的考試成績排名情況和課堂紀律遵守情況等。例如:初中班主任可以通過電話或微信每天及時給家長更新初中生的在校情況,如果初中生當天表現良好,可以建議家長給予初中生適當的表揚或者獎勵,反之如果初中生違規違紀、不服管教,也需要及時聯系家長,對初中生采取一定的懲罰處分[2]。
(二)“集體榮譽”激勵法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青春發育的階段,因此這個時期的學生大多格外在乎集體榮譽感。所以,初中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可以利用初中生的這一心理,采取“集體榮譽”激勵法,來激勵初中生主動學習。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初中班主任可以開展小組評比工作,讓初中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參與到德育學習當中來,促進初中生集思廣益、協作學習,以此增強初中生之間的集體凝聚力,并且讓不同小組形成良性競爭,根據小組整體組員的綜合情況作出獎懲措施。從而調動初中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拓展和激發初中生對德育學習的興趣,讓平時學習不認真的初中生,在同組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積極參與到德育學習中,以此減少初中生上課睡覺、講話等違紀行為,提升初中生對德育教育的課堂參與程度。
(三)“因人而異”激勵法
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初中學科,更加強調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必須充分掌握全班初中生的心理訴求以及基礎情況,采取“因人而異”激勵法,以便在德育教育過程中能夠形成有效課堂互動,更好地把握初中生的真實學情以及感受,并根據不同初中生的反饋建議以及意見,實施不同的激勵策略,并及時調整德育教育方式,做到德育教育的有的放矢,構建高效的德育教育課堂。例如:初中班主任可以給不同基礎的初中生設立不同難度的學習目標,只要初中生完成了自己的學習任務,哪怕距離第一名相差較遠,初中班主任也應該對此進行獎勵與表揚,幫助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重拾信心。從而穩步提高德育教育激勵教學的有效性,以助于培養初中生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態度。
(四)“榜樣力量”激勵法
要想不斷提高德育教育激勵教學的有效性,初中班主任還可以采取“榜樣力量”激勵法,例如:針對日常表現較差的初中生,初中班主任不能放棄他們不管,可以通過調整班級座位,把日常表現較差初中生和表現較好的同學做同桌,營造整體班級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以此通過身邊優秀榜樣的力量每日激勵日常表現較差初中生認真學習。在這種榜樣激勵下,可以讓日常表現較差的初中生消除自我優越感,逐步意識到自己與同桌的差距,從而不斷的奮發進取,從而不斷規范自身的行為。并且初中班主任可以對給同桌提供幫助初中生,給予表揚或獎勵讓表現較好的初中生之間形成競爭意識,從而更進一步的努力學習和幫助他人。
結論:綜上所述,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能夠調動初中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效減少初中生上課講話等違紀行為,提升初中生對德育教育的課堂參與程度。因此在開展德育教育過程中,初中班主任需要采取多種辦法來激發初中生主動學習,比如“家校合作”激勵法、“集體榮譽”激勵法、“因人而異”激勵法以及“榜樣力量”激勵法。
參考文獻:
[1]朱曉潔.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探討[C]. 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一).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621-623.
[2]劉明燕. 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C]. 福建省商貿協會.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一).福建省商貿協會:福建省商貿協會,2021:62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