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學習文學知識時,有效的閱讀可以讓人們對文學知識的了解更深、更廣,作為個體獲取漢語言文學知識信息的有效途徑,閱讀在網絡信息時代進行了一定改變,更加合適現代社會的閱讀需要。網絡環境下進行漢語言文學的閱讀研究,人們之間的知識交流方式發生了改變,雖然網絡閱讀形式在現今社會發展給人們生活閱讀帶來了便利,但是同樣也沖擊到了傳統閱讀,讓漢語言文學中的經典內容得不到太多傳承理解。為了有效解決漢語言文學中經典傳承問題,需要結合當前社會形式,進行深入的閱讀形式開發,讓網絡信息技術與漢語言文學閱讀有更好的融合,提升漢語言文學網絡閱讀的有效性,讓人們了解到更多漢語言文學知識。
關鍵詞:網絡環境;漢語言文學閱讀;方式形式研究
前言:中國發展歷史長久,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文學知識較為豐富,現代人群進行傳承發揚時,將其規整為不同的教育科目,漢語言文學作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結合現代化技術進行傳承創新。在閱讀漢語言文學內容時,基于文化內容中的傳承價值,會在教育行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對個體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需要在網絡環境下對漢語言閱讀進行全新開發,提升漢語言文學中經典內容的閱讀層次感,讓社會群眾感受到文化傳播出的人生內涵,使得個體漢語言經典閱讀體驗得到很多優化。網絡時代,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讓各類漢語言文學內容在閱讀理解時都發生了一定改變,為了讓漢語言文學閱讀在現代化社會中得到有效實踐,有關網絡技術的應用需要更加全面到位。
一、漢語言文學閱讀基本概述
很多時候,人們通過文學作品的閱讀感悟來認知社會生活中的人生道理,獲得更多知識,并且感到身心愉悅。漢語言文學作為語文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課堂上學生可以通過更加高效的閱讀感知,學習文章中蘊含的知識道理,在得到文學修養提升時,也能夠增強自身的文學理解能力,全面掌握漢語言文學中表達知識的途徑與形式,可以更好的進行自我創作,在新時代得到新發展。
漢語言文學具有一定的特點,人們在進行傳承發揚時,需要結合文學內容的時代性、文化性和教育性進行研究分析,找尋更適合傳承的途徑。閱讀作為漢語言文學學習傳承的重要途徑,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承擔了多種責任,漢語言文學在借助學生的個體作用進行發展傳揚時,也會學生的身心素養進行了鍛造培養,使得學生的品行思想更加端莊具有文學意義。
二、漢語言文學與網絡時代之間的互惠關系研究
網絡時代的到來讓網絡技術與漢語言經典閱讀之間形成了互惠互利的關系,互聯網借助一定的現代化智能載體讓漢語言文學被了解認識時更加豐富形象,人們在尋求更多知識文學時,能夠借助互聯網的作用,正確查詢有效知識,便利了資源查找。并且互聯網云儲備的力量讓紙質資源得到更多解放,降低了文學經典的學習成本,讓人們從更多途徑獲得知識力量。互聯網技術網絡環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漢語言閱讀的形式也更加網絡化,電子書替代了更多的紙質書籍,便利了人們的閱讀,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讓人們在進行漢語言文學鑒賞閱讀時,能夠得到更加充足的、可依靠的數據資源,保證思想準確性的同時,幫助人們進行文化學習判斷。
借助于網絡環境下的漢語言文學閱讀方式,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環境中找尋更多自己所需的文學資源,開拓了學生的文學眼界,讓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都有足夠的可閱讀資源進行查詢學習。漢語言文學閱讀的網絡化使網絡環境得到很好的凈化,很多優質書籍得到認可,網絡環境中的信息傳播更加積極向上,人們在進行文學閱讀理解時也能發現更多符合自己學習需要的其他經典文學,讓更多漢語言文學得到有效傳承。
三、網絡環境下漢語言文學閱讀方式探究
網絡環境將漢語言文學的閱讀途徑進行了有效拓展,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過程中經典文學知識內容獲取更加便捷、快速。對于社會群眾來說,有更多的渠道進行自我提升。為了將漢語言文學閱讀進行優化推進,結合現代網絡環境,需要對閱讀方式進行一定的研究分析。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當前互聯網時代,網絡大環境發生了變化,同時更多的科學技術得到發展。在進行漢語言閱讀方式豐富探究時,可以將漢語言文學進行視頻多媒體化的發展,將文學知識內容通過視頻、圖片的方式進行傳播,充分結合漢語言文學作品中核心思想,進行文學的具象化表達,讓學生接受更加直觀的文學信息,讓學生更進一步的感受文學作品中表達出內涵意義,從而提升自身文學素養,也進行語文成績的提升。
比如說,利用現代發達的信息傳播渠道,將漢語言文學作品通過有聲電臺進行傳播,通過具體的聲音信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文化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文學理解能力。也可以通過短視頻的方式進行文學傳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進行視頻集體觀看,讓學生在觀看之后進行文字上的文學閱讀,在課堂上讓學生表達觀看漢語言文學作品之后的感想,使得文學作品以及各類漢語言經典內容得到有效傳承
(二)開展教學實際活動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漢語言文學閱讀,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增加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度,更好構建漢語言教學高效課堂。將漢語言文學內容進行影視化改編,投票選擇合適的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深入到文學作品的角色人物環境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文學作品表達的內涵意義。通過有效的影視改編活動開展,學生能夠更為細致的感受人物情緒思想,進而理解作品的寫作意圖,對漢語言文學作品有更具象化的理解。
比如說,在進行《紅樓夢》經典知識學習鑒賞時,可以根據具體的一段文章內容進行改編,讓學生參與其中,增強學生的文章感悟度,讓學生在演繹環境中感受《紅樓夢》的內涵,進而在未來生活工作中進行文學有效傳承。
(三)構建思想感悟分享平臺
很多時候,人們都會通過他人“安利”來進行文學作品閱讀,在之前紙質文學作品閱讀的環境中,人們在進行閱讀之后產生的感悟以及思想升華都得不到更廣范圍的傳播,導致人們之間的文化交流不夠充分,很多漢語言文學作品得不到更多人的認可。現今,網絡環境中,信息傳播技術的增強,讓人們可以對別人進行更加具體的文學“安利”,增加了文學作品的傳唱度,也讓更多人感受到漢語言文學閱讀的魅力。
可以構建文學分享平臺,讓人們把自己的閱讀感悟與閱讀認知傳到網絡環境中,使具體的漢語言文學作品被更多人了解;并且,通過經驗感受的交流,人們可以很好增強文學理解力,感悟更多文學作品中的知識內涵。
結語:其實,現代網絡環境對漢語言文學閱讀有利有弊。為了更好的進行文學發揚,需要進行漢語言文學閱讀方面的網絡技術優化,也可以通過其他優化途徑,將互聯網環境下人們的文學閱讀需要進行滿足,傳播更多經典、正確的文學思想。
參考文獻:
[1]何曉麗.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大學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趨勢及提升[J]. 作家天地,2021,(07):104-105.
[2]陳明. 網絡時代漢語言文學經典的閱讀與體驗探究[J]. 牡丹,2021,(02):71-72.
[3]拓新. 網絡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經典閱讀方法探究[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1):198-199.
作者簡介:沙比拉·馬吾力提(1986 .8-)女,哈薩克族,新疆,本科, 講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3B70922E-5027-4D85-B1F6-FE218097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