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紅
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具有難度的學科,不僅因為數學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時,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陳舊,也使得數學課堂更加缺乏活力,學生學習壓力大,并且也沒有達到良好的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的效果。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減輕學生壓力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對于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在雙減背景下,對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能再采用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法,也不能僅僅注重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事實上,想要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的參與程度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有效性自然能夠有所提升。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對于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從而在減輕學生壓力的同時,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一、創建教學情境,點燃學生興趣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采用的都是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沒有顧及到學生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導致雖然教師在課堂上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進行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卻非常有限,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的知識很少。并且,雖然小學數學比起初中和高中的數學來說,難度并不算高,但是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畢竟有限,教師利用大量的理論知識來堆砌課堂,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長此以往,自然缺失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也難以提升[1]。而在雙減背景下,這種滿堂灌的方式顯然已經難以滿足要求,想要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首先就要從學生的興趣角度出發,只有點燃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才能夠使得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為此,教師首先可以先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并且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建教學情境,不僅能夠有效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使得數學知識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與梯形”這部分內容時,由于理論知識相對比較枯燥,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教材進行講解,學生會覺得非常乏味,容易走神,為了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先引入生活當中的案例,并且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有哪些平行四邊形以及梯形的案例,通過與生活案例的結合,不僅能夠讓學生很好的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和特點,同時,還能夠把平行四邊形以及梯形的內容與現實生活連續起來,當后續學生在生活中看到類似的圖形,或者遇到相關的問題時,也能夠自然回想起自己學過的數學知識。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入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還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開展學習,減輕繁重學習中的壓力,真正在達到雙減要求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合作能力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適當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會更高,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知識。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想要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首先針對存在分歧的部分進行討論,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從更加全面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得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時,能夠自覺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并且運用數學的思維去進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除了要觀察學生參與討論的情況,也需要適當的提供幫助。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初步了解教學內容,并且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步了解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同的思維,進而在后續的討論過程中,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不僅為數學課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消除學生的緊張感,減輕壓力,同時,也使得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助于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三、優化作業設計,提升應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有效的作業設計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同時,也是鍛煉學生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2]。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對于作業雖然有足夠的重視程度,但是運用的方法卻往往是題海戰術,學生不堪重負,自然很難對于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在雙減背景下,題海戰術顯然并不符合雙減的要求,同時,也使得作業的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學生壓力大的同時,也對于作業產生了抗拒感,就很容易敷衍了事,甚至直接抄作業。為此,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就應當適當降低作業是數量,精選習題,不僅要融入教學內容,也需要注重應用,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加深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四則運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設置生活化的應用題,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讓學生結合生活進行探索和學習,更有利于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思路,更新教學方式,從而在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保證教學質量,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為此,教師除了可以通過創建情境的方式點燃學習興趣,利用合作學習提升團結協作能力,并且對于作業進行優化設計,從而在雙減背景下,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孫莉.“互聯網+”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J].天津教育,2021(12):46-47.
[2]杜永瑞.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9):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