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下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藝術類課程逐漸受到了學校、教師以及全社會的深度重視。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性的學科也為家長和教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結合自己多年一線的音樂教學經驗,文章將從當下我國音樂教學和各學科的融合現狀進行淺顯分析,研究在學科融合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從而進一步探索融入其他學科的具體實踐方法
關鍵詞:音樂教學;多學科融入;問題分析;策略研究
一、 引言
在眾多藝術類課程當中,音樂教學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便在當下音樂教學當中融入了其他學科的一系列知識,通過各個學科的融入來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多角度學習。音樂是一種藝術,對于藝術的研究不能從單一的角度來學習,要從它的淵源、聯系和發展等各方面進行分析。每一項藝術形式都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音樂和歷史文化、美術繪畫、藝術表演、詩詞歌賦和思想品德都有或深或淺的聯系。所以想要學好音樂,必須要從各個角度來進行探究和學習,從而使學生既學習了音樂知識,又了解了其他學科的文化。
二、 當下我國音樂教學和各學科的融合現狀
在當下音樂教育已經進行了課堂內容及教學方式的創新和改革,都在過去傳統的音樂教學上進行了提升。將各個學科的知識融入音樂教學也是當下一種新型的創新方式,這樣的創新教學可以讓知識不僅在形式和內容上融合,還可以讓學生在接受知識時更加全面。經過長久的新型音樂教育,便可以使學生適應各種學科相互融合的狀態,從而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全面地汲取知識,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當中發揮自己的興趣并全面發展自己。但是在實際的學科融合創新過程中,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的重視,通過改變教學模式來切實的在音樂教學當中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并在實踐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反饋來進行不斷的改進,從而真正地將融合教學在音樂課堂上實現。
三、 音樂教學融入其他學科知識遇到的問題分析
(一)教師在音樂教學當中形式單一
雖然小學音樂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經過了不斷的創新和改革,但是有很多的教師在音樂教學課堂當中采取的教學形式依舊十分單調。有很多的教師已經改掉了傳統音樂教學教師和學生一遍又一遍學習唱歌的方式,但是在介紹音樂背景和發起課堂互動時,教師還是普遍采用口頭方式,缺乏肢體語言和調動學生的能力。導致在音樂課堂上,學生沒有活躍地融入音樂當中,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歌曲背景和歌詞內容以及樂理知識時,語言要生動。死板的解說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疲勞,長時間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降低對音樂的喜愛程度。而且教師在音樂課堂上也沒有利用音樂設備來為學生進行情景渲染,對學生的啟發性教育和沉浸式教育都沒有落到課堂教學的實處,這樣單一的音樂課堂對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入造成了阻礙。
(二)教師在其他學科領域的學習能力不夠
想要在音樂課堂當中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首先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在其他學科領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并且具有可以將知識轉化和融入音樂課堂的能力。但是在實際的音樂課堂上,教師在轉化知識的工作上顯得十分困難,因為術業有專攻,教師對于其他學科知識普遍了解較少。這便為音樂教學融入多學科知識的工作形成了阻礙。想要充分地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融入音樂課堂當中,除了教師需要有充分的知識儲備以外,教師還需要使用適當的活動形式和啟發式教育,讓音樂和其他學科形成聯系,啟發學生去思考和研究,然后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融入多層次的教學當中。
四、 切實將多學科融入音樂教學的優化方案
(一)在音樂教學當中融入歷史文化的學習
音樂不僅是一種藝術表達的方式,也是一種傳承文化的載體,在音樂的背后有著十分深遠的歷史文化。想要讓學生充分地理解音樂并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就必須讓學生學習音樂文化。這時便可以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中引入歷史文化的學習,通過了解音樂的背景和歷史文化故事,讓學生對音樂的內容擁有深度的了解,進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將學生帶入到歷史故事當中。使學生不但學習了音樂的知識和旋律,還對歷史文化有更豐富的了解。
例如,當教師講到《梁山伯與祝英臺》這一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聽過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嗎?”然后讓學生進行舉手回答,如果有學生舉手,便可以讓學生來進行故事的敘述,最后由教師來補充;如果沒有學生舉手,那么這時教師便可以為大家講解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主要為學生講解“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和“墳前化蝶”三個重要的情節,讓學生理解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然后再帶著學生進行音樂欣賞,讓學生在聽音樂的過程當中想象最后雙雙化蝶的浪漫情感。
(二)在音樂教學當中融入思想品德的教育
音樂是一種抒發情感的方式,在音樂作品的內容和旋律上都可以表達出作者想要說的話和情緒。教師也可以在音樂課堂上融入思想品德方面的傳統知識,從而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規范學生的行為,通過音樂教育糾正學生的思想,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音樂課上,教師也要隨時地糾正學生的言行舉止,如上課前師生之間相互問好,要教會學生尊師重道的禮儀,還要通過學習歌曲為學生滲透歌曲當中的教育理念。
例如,當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國歌》和《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時,教師首先要嚴肅的為學生引出這兩首歌曲。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在每周的升旗儀式上是否認真的歌唱國歌?”。然后在教導學生唱國歌時,一定要眼神堅定,歌聲雄壯,氣勢沉穩,充分地抒發愛國的情緒。在為學生講解國歌歌詞的內容時,例如“將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一句時,為學生講述革命先烈付出了無數的鮮血和生命,建立了我們的新中國!從而帶動學生們的愛國情懷,還要為學生講述三個“前進”的意義。接著在為學生講解《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時,一定要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需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并對美好的生活進行憧憬和向往,通過音樂的課堂學習,從而完成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在音樂教學當中融入美術繪畫的研究
在藝術類課程當中,音樂和美術的結合是十分緊密的,音樂是通過傾聽旋律來感知藝術,而美術是通過眼睛來觀賞藝術。但是在很多的藝術欣賞的過程中,都是眼睛與耳朵并用的,所以音樂和美術是相互交融的,他們的聯系十分密切。通過欣賞音樂,也可以讓學生去浮現畫面,從而達到與美術之間的聯系。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音樂,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大膽的想象和感受音樂傳遞的藝術,從而讓學生進行感知練習。還讓學生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達到將美術繪畫融入音樂教學當中。
例如,當教師為學生講《小黃鸝鳥》和《在那東山頂上》這兩首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音樂,讓學生傾聽小黃鸝鳥清脆的叫聲和歌曲中輕快的旋律;還可以讓學生欣賞《在那東山頂上》這首歌曲中發出的藏族音樂。讓學生體會雄渾壯闊的藏族文化,如果學生理解的不夠透徹,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延伸《走進西藏》這首歌曲。讓學生通過多種歌曲來豐富對西藏的了解,從歌曲深長悠遠的歌聲中體會西藏藍天白云的風景,繼而讓學生進行作畫,畫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西藏風景,從而讓學生體會音樂和美術的交融。
(四)在音樂教學當中融入藝術表演的活動
音樂是一種藝術的表達方式,也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藝術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舞臺劇和音樂劇便是對音樂的一種升華,不僅保留了音樂的魅力,還融入了舞臺和表演的元素。使得音樂在內容上更加的充實,在情節上更加的連貫,表現張力也隨之放大,更能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當中也可以適當地融入舞臺劇和音樂劇的表演,讓學生通過藝術表演來對音樂有更深刻地學習和了解,還可以讓學生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的充實和快樂。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欣賞歌劇《北風吹》或者鋼琴獨奏曲《向陽花》時,教師可以對這兩首歌進行改編,讓學生進行表演。教師在課堂上要為學生播放歌曲,讓學生學習歌曲的內容和故事情節,熟悉歌曲的演唱方式。然后教師在改編時,要為表演的同學設計肢體動作,還要訓練學生的表情管理。讓學生共同來扮演,也可以學生和教師在一起表演,由教師彈唱學生進行伴舞或表演等形式。讓教師和學生一同參與到藝術表演的活動當中,從而通過這種形式將藝術表演的活動使藝術和音樂在課堂上相互融合。
(五)在音樂教學當中融入詩詞歌賦的文化
在古代,并沒有流行音樂的形式,詩詞歌賦便是抒發情感和表達情意的方式。在古代,將詩詞配上奏樂便是音樂的形式,所以詩詞歌賦是音樂的前身。所以在當下的音樂教學中,可以為學生追本溯源,融入詩詞歌賦文化。教師可以將學生課堂上學習過的詩詞進行改編,或從網上搜集古詩音樂來帶領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當中加深對詩詞的記憶和理解,從而讓音樂和詩詞一同釋放魅力。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詠鵝》《憫農》和《春曉》等音樂歌曲,在上課時先為學生講解這些古詩,帶領學生朗誦,然后再為學生講解詩歌的文化和內容。為學生講述“春雨貴如油”和體諒農民伯伯的辛苦,珍惜糧食等思想觀念。讓學生理解這些古詩的內容,然后讓學生聽這些歌曲,最后由老師帶領學生跟著節拍來一同合唱,隨著音樂順便復習之前學過的古詩,從而將詩詞歌賦輕松地融入音樂教學當中。
五、 結束語
在當下,音樂教育越來越重要,學好音樂這類藝術性的學科,不但會提升學生的自信和氣質,還可以讓學生擁有過人的才藝。而且藝術類學科還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開發學生興趣的作用,在當下,在音樂教育中融入其他學科的知識,也是一種大膽的創新教學,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掌握其他領域的知識。雖然在當下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但是通過文章的論述,只要教師在音樂課堂上學會正確地引導和知識融合,再加上設備的運用和豐富的課堂活動,便可以充分將學生帶入到新的音樂教學當中,從而讓學生在音樂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蔡兆梅,李曉梅,李思涵.音樂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性研究:以蘭州城市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為例[J].甘肅高師學報,2020,2501:42-44+67.
[2]趙耀淼.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合音樂元素的實踐探索[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彭丹,江蘇省昆山市,江蘇省昆山市花橋國際商務城花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