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解決問題是需要學生們掌握的一個重要手段。利用“猜想驗證”方式,能夠讓學生們在主動求知的過程中,從簡單情況入手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并且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促使這些策略內化為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強化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為此,本文圍繞“猜想驗證”探究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猜想驗證;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教育學家斯普朗格曾經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引導人的創造能力,而非是單純地教授已經存在的內容。“猜想驗證”探究學習,就是讓學生主動思考,發散思維,通過猜想—思考—驗證—總結的過程,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生學習主動性不足。歸根結底,主要是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依舊沿用了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在傳統教學模式里面,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過反復練習來鞏固知識,導致學生難以真正理解知識,也導致學生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致使學生學習效率低,綜合能力難以提升。
第二,教學模式多樣性不夠。在很多教師的觀念中,往往對于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非常重視,對于其他方面的內容則置之不理,一直抱著循規蹈矩的思路開展教學,對于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培養不夠。
第三,學生創新意識較弱。小學數學要想實現很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做到靈活應對,而不是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但是很多教師只是單純的依靠課本講解只是,使得學生對于數學魅力了解不夠,學習興趣不高,時間積累下來逐漸對數學喪失學習興趣。
二、“猜想驗證”探究式學習教學策略
“猜想驗證”探究式學習,通過利用小學生好奇心、想象力強的特點,引導他們去猜想,并結合猜想圍繞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科學的驗證,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首先,“改編”教學內容。學生之所以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是因為數學內容往往與生活聯系不緊密,學生難以理解題目的真正含義。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作一些“改編”,把一些題目用學生們能夠有興趣的方式進行講解,在教學內容中進行穿插,特別是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點,可以進行有意識地引導,讓他們能夠產生興趣,進而能夠隨著引導來提出猜想,對所猜想的事項,利用學習的知識進行驗證,以達到鞏固學習的目的。
其次,鼓勵發散思維。“猜想驗證”探究學習需要學生們努力發散自己的思維,做到積極思考,主動求解。作為教師,就應該在教會學生們知識的同時,鼓勵他們多看、多想、多問、多答,培養學生在獨立思考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進而促進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他們的解題能力。比如,在學習“整除”知識點的時候,可以用類似“文具店有100支筆、80個文具盒,每個學生拿2個,大家需要拿多少次或者多少個同學才能拿完?”這樣的提問方式,讓學生們自己來思考問題,去計算、去驗證。
第三,轉變教學方式。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利用“猜想驗證”探究學習,需要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引導學生們靈活應對問題,適應題目的變化,從教學策略的多樣性入手,有針對地提高學生們對于解決問題的思路。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提出某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自行研究討論,討論一段時間后,由每個小組將自己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同時,還可以引入實踐教學手段,讓學生們圍繞身邊發生的事情進行猜想驗證,以提高數學綜合運用能力。
三、“猜想驗證”探究式學習教學舉例
比如,對于《比例》的相關知識,對于黃金比的概念,就可以通過提問問題,讓學生們思考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黃金比來解決。在學生思考過后,可以選擇一個案例進行實踐教學,比如“用黃金比的知識幫媽媽挑選出最合適她身高的鞋子”,讓學生去主動思考,計算一下最適合媽媽身高的鞋子的高度。眾所周知,黃金比的比值為1:0.618。在這個比例下,事物的美感最能夠凸顯出來,對于人身體的美感來說也是如此,當一個人身體的驅趕和整體申購啊比例,在0.618的時候,整個身體會讓人看起來最為協調。
同樣的,以小明同學的媽媽來說,怎么樣給她挑一雙最能夠體現她美麗的高跟鞋,就需要同學們去根據黃金分割比例來計算出所需要的具體鞋子高度。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需要肚臍以下的高度和總身高的比要小于0.618,只有這樣才能夠通過穿高跟鞋來達到這個高度。而小明的媽媽身高1.65米,腿長1米,腿部的高度與身高的比例則是0.59,正好符合這個條件。所以,就可以讓學生們利用所學的知識現行思考,通過分組討論的方法,讓他們來計算具體需要高跟鞋高度。經過最終討論,最終得到答案為,小明的媽媽需要穿大約5厘米的高跟鞋,就可以讓整個人看起來更美。
結語
學生們利用自己的知識來進行猜想,可以說這是一個喚醒思維的過程,通過“猜想驗證”方式,原本對于學生們非常枯燥乏味的知識,也會變得非常有趣,能夠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思維方式,進而構建一個良性的數學學習認知體系,從而全面提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艷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案例分析的方法.小學數學教育,2014,(2).
[2]張茹華.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試題命制探微[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03).
(盛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