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坤
摘 要:在我國教育的迅速發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素養在教育課程學習中也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各所中學應該注重體育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體育教學課程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要進行改善和創新。因此,對基于核心素養下中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學體育;改革路徑
在最近的研究中,教育部在關于改善課程教學的議題中提出,教育部門要對各個階段學生的素質素養進行研究,同時也需要確定學生應該擁有的適合其一生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所需要的品德和能力。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培養學生的素質也被放在了重要地位。培養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
一、在中學中進行體育課程教學的意義
由于我們的觀念不同,不同學生學習的科目不同,因此核心素養既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其中,教育部關于這個方面也提出相關的意見:“每個學校都應該根據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各個階段學生的素質素養進行培養,并且需要把核心素養運用到具體的學科當中,落到實處。”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是發揮學生的運動、競技與體育精神,要把在運動中的實踐與情感相結合。換句話說,核心素養就是學生的品質與自己在社會中實踐的能力以及對自身產生的影響。
1.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利于增強體質
在中學時期,學生的時間大多比較緊張,作業較多,還有來自老師、父母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學生的近視率提高。根據調查的數據以及發布的標準看,中學生的近視率將近百分之八十。因此,學生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體育活動。在體育課上,學生經過運動,可以緩解學習中、生活中的壓力,改善身體素質,增強自信心。同時,也引導學生增強對體育鍛煉的意識,保持身心健康同步發展。
2.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端正學生的態度
在中學時期,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同時也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如果學生只學習好,但是思想態度不好,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將會有不好的影響。因此,學校可以多舉辦一些運動方面的活動,或者加強對中學體育知識的宣傳,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能夠準確地認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同時,在學生進行運動的過程中,可以增強其合作意識,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使他們的道德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得以提升。
二、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中學體育課程教育具體改革路徑
1.加強教師的素養,提升教學水平
當前,學校對老師的素質和專業知識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中學時期,體育老師的教學方式可能和其他學科的老師有些不同,但是學校對老師的基本要求都是相同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體育老師的素質素養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教師而言,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個人的品質。國家也應該加大對各科老師核心素養的培養,重點把握各科老師的素質教育,讓教師能夠更好地與學生建立關系,提高教學的水平與質量。
2.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優化體育教學方法
在當今迅速發展的社會,改革創新已經成為流行趨勢。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已經無法滿足當代社會的發展趨勢。大多數貧困地區的體育活動還是在戶外進行,甚至有些地區的戶外活動還在不平的土地上進行,這與城市的體育活動有很大的區別。農村地區的教學質量、教學方式、教學方法以及硬件設施、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相對落后,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條件。所以,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優化體育教育的方法在一些地區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體育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相應的體育教學,能夠讓學生真正喜歡體育,愿意主動參加體育活動。另一方面,體育老師還可以運用分小組的方式,以每個小組為一個團體,進行合作,師生之間能夠相互溝通。這種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加強學生之間的友誼,也有利于對傳統體育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和創新。
3.優化體育課堂結構,完善體育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結構一般來說就是學習體育知識,了解體育的教學任務以及學習體育的目的。在體育課堂中,老師需要先問清楚學生身體的基本情況,然后根據各個學生的身體狀況,安排適合他們的體育活動。其次,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需要結合多媒體等多種設施,然后運用這些硬件設施提高課堂效率,補充更多的知識。農村地區的硬件設施不完善,導致教學水平不高。因此,學生需要運用多媒體,來學習老師上課中無法解決的或者是自己不能理解、記不住的動作;學生可以利用QQ、微信、學習通等學習軟件跟老師在線上進行溝通與交流。
三、結語
中學的體育教學要始終以核心素養為根本和關鍵部分,核心素質素養的培養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和個人的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在中學體育教學課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改善與創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京誠,孫偉.體育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3):56-57.
[2]高平叔,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