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海明
摘 要:從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出發,探究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并為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模式創新提出參考建議。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初中數學教學;教學策略
數學是一門抽象且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初中階段的數學,涉及的知識點比較繁雜,這給學生學習數學帶來了諸多挑戰。 初中生閱歷較少,往往意識不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而且很多學生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所以,為了調動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數學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學模式完成教學任務。生活化教學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學生熟悉的生活作為教學切入點,便于初中生對知識的理解,并能夠讓學生發現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數學作為一門貫穿于人的整個學習階段甚至整個人生的學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從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接觸簡單的數學知識。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得到訓練和提升。數學學科的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對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不僅是傳授基本的數學知識,還需要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雖然初中數學課堂的改革一直在路上,但是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有的初中數學教師資質較深,其授課模式已經固化,他們在教學模式上堅持傳統拒絕創新,但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當前初中生接受知識的方式已經發生了改變,社會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發生了改變,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下,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難以被調動起來,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能夠得到鍛煉。另一方面有的年輕教師致力于推陳出新,缺乏辨別能力,任何創新型的教學模式都會被拿來試驗,這不利于初中生更好地學習并應用數學知識。
二、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培養初中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數學作為一門實踐學科,能夠學以致用,學生才會更好地吸收。為此從數學學科的本質出發,在數學課堂上采取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這一教學模式恰恰與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相匹配,初中生的求知欲與表現欲較強,當他們知道這些知識可以用在生活中時,就會激發他們在生活中動腦并運用所學知識來向父母表現自我的欲望。生活化教學有助于提高初中生數學學習的效率。數學這一門學科較為抽象,很多知識點他們并不能夠理解,但是將這些知識點放在實際生活情境中來講授,就可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學會這些抽象的知識就會容易一些,這就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最終形成正向的數學學習反饋。
三、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1.創設與數學知識相匹配的教學情境
生活化教學的實現離不開對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指教師結合所講授的知識點特點、與生活的聯系程度等,去挖掘生活素材,將生活素材作為教學背景或者教學案例等來引入枯燥的知識點,最終實現知識與生活的有效結合。數學教學情境的設計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對實際生活的高度提煉。教師通過將學生引入自己創設的情境中,實現對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又可以在情境中實現對知識的應用。教師情境的設計需要盡可能貼近生活且情境盡可能簡單,因為越是簡單的情境越容易吸引學生,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在情境中教師還要適當引入問題激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去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在這種問答中也更容易發現學生理解的薄弱點,進而進行有重點的教學。
2.借助實踐活動鞏固初中數學知識
學生應用一遍所學知識有助于增強其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程度。為此教師不僅可以在講授初中數學知識的課堂上引入教學情境,還可以通過組織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度。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學習數學知識,更在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的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可以得到鍛煉。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往往過于興奮,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為此教師要起到積極引導者的作用,可以通過不斷提出問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思考,進而實現設置實踐活動的目的。
3.布置開放性作業開拓學生思維
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數學教師要多布置開放性作業。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生活現象提煉成一道數學題,并給出自己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去發現日常生活中能應用所學數學知識點的應用情境,這就會鍛煉學生善于發現生活問題并提煉關鍵點的能力,在組織成題目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整個作業過程的完成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種鍛煉。對于開放性作業,教師還需要留出部分課堂時間讓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分享完成作業的整個過程,并對學生的作業給出積極的評價反饋。
總之,隨著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應該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初中數學作為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應用學科,初中數學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生活化教學模式恰好可以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最終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一教學模式對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羅輝.淺析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2015(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