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祥芳
摘?要:語文作為我國教育事業中的三大主科之一,它是由自身存在的意義的。語文的價值最明顯的就是體現在它是我國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載體,它承載的是整個中國的文化和寶藏。學好語文,才可以擁有和過去的人“溝通”的權利,才可以讓人們更好地掌握我國的本土優良傳統,才能讓中國在世界的大舞臺之中有一席之地。學好語文是增強我國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是增強我國國家軟實力的一種方法。作為一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我有義務和責任讓我所教過的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我應該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并且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課前預習;課堂互動;重點難點
效率是最明顯的表現一個人的工作和辦事能力的因素,是決定完成速度的重要因素。同樣的,學習效率是最明顯的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因素,學習效率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慢慢提高的。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效率高會提升學生對于所學科目的知識掌握程度,反之,則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事倍功半的影響。對于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問題,一直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重點研究課題。但無一例外,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之間的共同努力,不僅需要教師要采取系列方法增加對學生的課堂吸引力,對教學的重難點進行詳細講解,也需要學生自身做出努力。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習效率的方法進行了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重視學生課前預習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主要分為了三個階段:首先是自主預習階段;然后是課堂學習階段;最后是課后復習階段。每一個階段對于學生的學習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預習在學生的學習階段是非常重要的,預習可以使學生在沒有進入教師教學階段之前,對教師所要講解的內容有一些了解,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對于內容存在的問題,學生將自己的理解和問題作簡要地記錄,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明白自己的問題,并且可以證明自己對于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對于教師來說,學生的課前預習可以有效地緩解教學壓力,確保學生在學習知識時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對于每個知識點都有自己的理解。作為教師,需要的就是證明學生自己的觀點,并且對于知識點進行深入講解,學習和教學效率自然得到極大的提升。
例如,我在講解“現代詩二首”中的《秋晚的江上》時,由于這節課要講解的知識繁多,也是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前我要求學生進行自主的課前預習。多數學生都主動進行了預習,只有少數沒有預習,在課堂授課階段,我在講授時,每講到一個知識點,總會有學生主動提問,問我有關這個知識點的問題,就這樣本該三個課時才能講完的知識,僅用了一半的課時就圓滿地完結了,學生掌握得程度都很高。課后那些沒有進行課前預習的學生主動找到我,問我為什么他們的學習效率低下,總是跟不上課堂的教學速度。我問他們有沒有進行課前預習,他們一時語塞,聰明的立馬就明白了問題之所在。在那之后,在任何一門課程開始之前,學生都會主動進行課前預習,特別是語文,教學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增加師生課堂互動
師生互動是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師生感情的重要方式。其中教學環境是影響教學效率的一大因素。課堂的氣氛是非常重要的,而調動課堂氛圍最好用的方法便是增加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師生互動可以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在教師所講授的知識上面。從而很快地讓課堂的學習氣氛變得活躍起來,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我在講授《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篇文章時,為了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我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結組,在預習知識的基礎上,準備《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的文章講解,做好筆記,在上課時挨個講授自己小組所準備的內容,作為教師的我則充當學生,對講臺上的學生進行提問和補充。整節課在相互探討和一問一答中有序的進行著,學生完全融入了課堂,而我也不停地引導著學生自己理解知識并且可以講授出來,讓更多的學生明白。就這樣,我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很自然的增多了,課堂的氣氛被帶動起來了,學生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到的知識更加豐富,理解更加深刻,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了。
三、詳細講解重點難點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大多還不具備分辨教學重點難點的能力。如果教師在教授課程的過程中,沒有將課程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向學生指明的話,就會出現學生學習時忽略重點,做題時不會難點,考試時不關注易錯點的情況。這樣周而復始,教師的教學效率和結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果就會沒有明顯的提升,這樣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就不會得到提升。所以,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明確本節課上課目標,詳細講解重點及難點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我在講授《暮江吟》這首古詩的時候,由于涉及到字詞翻譯的問題,一般學生在這里會出現理解困難和理解錯誤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備課的時候便將這一系列的相關問題詳細且全面地做了講解,并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可以對詩詞中的不明白的地方進行進一步的講解。在課堂授課時,我將備課時所找到的授課難點結合課堂授課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將例題發給學生進行小測試。待到交卷之后,我讓學生重新溫習剛剛講過的知識點,我便開始批改試卷,將學生犯的錯誤進行總結,最后將這些問題依次進行講解,并且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問題和錯誤進行錯題整理。這樣下來,學生明顯對于這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樣的教學和學習的效率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在所有的小學學科中,語文所占的地位可以說是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它所蘊含的知識、所蘊含的語文核心素養、所蘊含的文化底蘊都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長時間用到的知識和力量。在經歷了小學語文的充實基礎的階段之后,小學的語文才開始更多地教授給學生多種多變的思維,掌握了這些之后,再看其他學科時便有一種觸類旁通的感覺,會覺得這種方法非常好用,并且使用的效果很好,更加有助于學科的學習。這就是語文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變得尤為重要。最終發現,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最高效的三種辦法便是:加強學生課前預習,增加師生互動,詳細講解重點難點。這三種方法可以顯著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秀玉.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06).
[2]郭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5(09).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東大街第二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