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麗
【摘要】隨著人們對于素質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數學文化滲透在小學數學教育中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基于此開展研究,首先探討了數學文化的基本內涵和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的策略,一是提升教師自身的數學文化水平;二是課堂教學活動融入數學文化;三是數學考試中增設數學文化內容,為小學數學教學更好地實現數學文化滲透提供了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數學文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9-0127-02
數學教育中,知識點往往可能會因為走出校門參加工作后不常使用而很快模糊,甚至是忘記,但是無論是在什么地方、從事何種工作,在思想中的數學思維方法、精神卻一直都在無形中發揮著作用。所以,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知識點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則是通過這些知識點的融會貫通而融入到思想中的數學思維方法和精神。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啟發性的引導。尤其是在數學教育的初期階段,也就是小學數學教育階段,這一引導更為重要。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無疑是引導、啟發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有效途徑。
但在我國整體的數學教學環境來看,仍然是處在重應用、輕文化的大背景下,使得數學中蘊含的哲理和趣味難以被學生發現,也就無法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有時會導致學生畏難、厭學情緒的產生。在小學課堂中,如果將數學文化滲透其中,這樣就能使得數學教學更加有生命力,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有趣、生動的數學世界。這也是落實素質教學、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數學文化的基本內涵
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發現,每當數學的發展進一步,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會隨之進一步:數億年前,原始人類開始對數有了最初的理解,然后隨著原始人活動的不斷增多,與數相關的記數得到了很快的發展,有石子記數、結繩記數、刻痕記數等等,這些都直接代表了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正如鄭毓信教授所說:“數學伴隨著人類的生產勞動而產生,是人類抽象思維的產物,因此,數學就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是一種文化”。
現階段,數學文化已經被社會大眾所認可,屬于人類社會文化現象的一種。而對于數學文化概念的界定,在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也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就是“人類在長期的數學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這一概念基于數學本身的特性進行闡述,以人類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具體的數學實踐為出發點,并最終落腳在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上,言簡意賅、通俗易懂。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文化滲透的重要意義
(一)能夠培養學生的美學觀念
與一般外在的美不同,數學文化的美更多的是一種內在、思維層面的美,這種美是千變萬化,數不勝數的。通過數學思維方式,能夠讓我們發現存在于大自然很多更深次的美。例如,蜂房的建造都是正六邊形,筒底的鈍角為109°28′,銳角為70°32′。后來證明,這一角度設計是在最大可能節省原料的同時,最大限度的增加了蜂房的容積,這也給后來很多建筑設計師提供了設計靈感,這是數學文化和諧的美。
(二)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文化中蘊含的思維價值可以分為表象和內在。表象的思維價值主要體現在歸納演繹方面,古希臘時期,數學文化就注重對心智的訓練,蘇格拉底等一批智者建立了歸納演繹的基本形式,后來經過培根、赫舍爾的倡導,歸納演繹的思想不斷得到完善。通過數學文化的滲透能夠將數學本身所蘊含的歸納演繹的思維方式以更為具體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而內在的思維價值則是數學文化中所體現出來的數學精神,也就是對于真理孜孜不倦的探索。
三、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的策略
(一)提升教師自身的數學文化水平
1.科學認識數學文化
近年來,伴隨關于數學文化的話題不斷受到人們的關注,數學文化的傳播和覆蓋也得到了相對提升。但在絕對普及上,還存在明顯的不足。有調查顯示,僅有不足10%的小學數學教師自認為非常了解數學文化。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對于數學文化的重視都不夠,認為數學文化對于提高學生數學成績意義不大,這種心態對于數學文化作用的發揮是極為不利的。這一方面客觀上是由于教學壓力和教育模式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小學教師主觀上對于數學文化的輕視。數學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對待數學文化,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端正態度,從培養學生數學興趣、數學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角度來看待數學文化,并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合理的方式加以應用。如果不能端正對待數學文化的態度,就會消減課堂教學趣味性,忽略數學文化的巨大作用??傊?,數學文化不應只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調劑品,更應成為教學中的重頭戲,為學生長期數學能力的提升提供幫助。
2.強化教師數學文化素養
小學數學教師自身數學文化素養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中數學文化的滲透效果。而這種素養的提升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需要教師在長期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去學習和積累的。首先,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堅持不斷學習數學文化知識,大量的閱讀數學相關的文學作品,夯實數學文化素養的基礎。第二,要在學習數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勤于思考,深入了解數學文化背后能夠觸及思想的深刻內涵,這是確保數學文化不偏離軌道,有效進行數學文化教學的途徑。第三,小學數學教師還應當對教材知識點進行深入挖掘,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從而能夠從數學文化角度出發設計數學教案,帶領學生遨游于數學文化的海洋。
(二)課堂教學活動融入數學文化
1.融入數學歷史知識
縱觀數學歷史,同人類生產、生活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任何數學知識、理論的產生都是基于解決現實問題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一個重點。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數學歷史知識的融入就是一個重要措施。在課堂中加入數學歷史的內容,能夠讓學生由淺及深的了解相關數學問題的發展歷程,并形成一個體系,讓原本可能零散的數學知識點串聯起來,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數學歷史。例如,在一年級數學《認識整數》,就可以融入數學的產生、數目的出現等數學歷史知識。把那些富于趣味性的傳說如“大禹治水”以及遙遠的生活方式如“原始狩獵”等融入課堂,不但可以讓學生對整數的產生和其發展有初步的認識,更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白數學沒有那么高深莫測,都源自于生活,也為下面加減法的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把數學歷史知識在知識與技能上融入課堂,學生積極性得到調動,視野得到開拓,數學文化素養得到熏陶??梢?,將數學歷史知識在數學課堂中同教學內容進行結合,一方面能夠讓數學課堂更加生動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數學課堂更加具有文化底蘊。
2.融入數學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小學數學教學基本目標之一,它更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即更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體驗??茖W的數學精神能幫助學生保持可持續發展動力,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數學精神在課堂中融入,第一,應當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從而讓教師能夠針對性的通過數學精神的融入來引導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第二,課堂教學時,無論學生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教師都應當盡可能的在表達方式上給予學生尊重、鼓勵和肯定,在情感上滿足學生的基本需要。第三,在課堂上采取游戲合作、生活實驗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精神。例如,在小學三年級的《摸球游戲》中,讓學生用手、腦、眼等各種知覺來體會可能性的大小。在做種學,在學中培養學生的嚴謹精神、理性精神。教學是生動形象的過程,是富于情感體驗的過程,積極的情感體驗能讓學習事半功倍。數學精神對于個人的可持續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的進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數學精神的渲染是百益而無害的工程。
(三)數學考試中增設數學文化內容
數學考試是檢驗學生數學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因此,要實現更好的數學文化滲透,在數學考試中增設數學文化內容就成為了一個關鍵。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要使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痹谛W數學的考試試題中除了對于數學知識點的考查之外,在人文方面應當也有所體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數學文化,這樣才能讓數學文化的滲透同學生的思想和情緒產生共鳴。反過來講,數學考試中的數學文化試題也能更好地提升學生對于考試的參與度,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的對待考試。同時,在具體的數學知識點題目設置上,也可以考慮到具體的生活應用,例如,可以在考試中設置如下題目:“一個電臺,從每天早晨7點開播,24點結束。每間隔5個小時播放一次新聞,請問電臺每天播放新聞的時間都是幾點?”這樣的題目就將數學知識同生活聯系在了一起,其中也蘊含了數學文化的內容。
四、結束語
小學數學在數學教育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夯實學生的數學根基也就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現代教育體制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它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美學觀念,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而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數學文化的滲透,其路徑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提升教師自身的數學文化水平;二是課堂教學活動融入數學文化;三是數學考試中增設數學文化內容。只有這樣,數學文化才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伶聰,孟紅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案例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6):122-125.
[2]李林波.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J].教學與管理,2020(3):100-102.
[3]付天貴,宋乃慶.走向小學數學文化自覺的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9,28(6):51-54.
[4]竇艷.數學文化課程開設初探——評《小學數學教學案例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4):134.
[5]付天貴,宋乃慶.數學文化及其在小學素質教育中的價值[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8(6):58-63.
[6]張峰,靳燕鵬.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 ——以負數的認識為例[J].菏澤學院學報,2017,39(5):138-142.
[7]宋乃慶,宋運明,李欣蓮.我國小學數學新教材編寫特色探析——以西師版為例[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0(3):80-8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