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素質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構成,情感教育是一種人性化教育方式,符合以人為本教育觀念,將其運用到高中教學管理中能夠提升學生思想品德與審美水平。文章以高中音樂教學為研究對象,運用訪談法、實驗法、綜合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情感教育在教學管理中的運用策略,取得一定成果。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今天,音樂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意識,注重情感教育實施,通過營造良好課堂環境、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多元化教學情境、開展豐富的音樂活動、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等途徑促進認知教育與情感教育的有機融合,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情感策略? 高中? 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9-0167-02
音樂是一種充滿情感的藝術,若是沒有情感的介入,學生不能感受到音樂作品中蘊含的美,也無法在歌唱的時候將它的美充分表現出來。在高中音樂教學管理中,教師在傳授學生歌唱技巧、鑒賞方法等基礎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情感策略的運用,充分發揮音樂的鼓舞、激勵與喚醒功能,讓枯燥乏味的音樂課堂變得富有活力與情感,充分發揮出音樂的育人價值。在本文中,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就如何在高中音樂教學管理中運用情感策略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與心得體會。
一、情感策略的內涵與應用優勢
(一)情感教育內涵
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相對,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借助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有機融合學生的情感與認知,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情感體驗,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精神,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心智發展以及健康人格塑造目的的教育方式。[1]
情感教育具三個特點:1.創造性。諸多教學實踐表明,實施情感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造素質。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學習規律等不斷創造情感教育方法。2.興趣性。在教育實踐中,教師需要迎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興趣愛好等,采取一切的措施讓學生能夠帶著積極的情緒去學習,以此強化他們的興趣品質,讓學生在積極的情緒中有效學習知識。[2]3.審美性。情感教育的實施以激發學生內在情感為目標,所以教育過程不再局限于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以此喚醒他們的積極情感,推動學生審美鑒賞水平的提升。
(二)情感教育應用優勢
首先,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抓手。“以生為本”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與關鍵,強調在教育教學中突出學生個性發展與個性能力。在音樂教學管理中應用情感教育,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一切以他們的需求為主,注重其能力與個性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體性得到尊重,而且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得到加強,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更加融洽。[3]由此可見,情感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抓手。
其次,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動力。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情感是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在上面發芽。實施情感教育能夠激發學生內在情感,增強其自信心。在情感的驅動下,他們的學習態度更加端正,心態更加健康,采取的學習方法也更加科學。與此同時,情感教育蘊含豐富的審美元素,它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給予學生巨大的學習動力,音樂本身就是一門富含美的藝術,情感教育的實施讓音樂教學審美性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4]
再則,它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條件。人的成長過程時時刻刻都在受到思想與感情的影響,高中生也是如此。正處于青春期的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不斷完善,將情感教育滲透到音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流露情感,使他們真正體會到音樂作為一門藝術的美感,這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有重要意義。
二、高中音樂教學管理中運用情感策略的具體措施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環境對人的情感、心理有很大的影響,在壓抑、緊張、沉悶的課堂上,學生就會生出抵觸、排斥的情感,甚至產生諸多心理問題。相反,在愉悅、快樂的氛圍中,學生就會產生積極的情感。所以,在音樂教學管理中運用情感策略,教師要考慮到環境這一要素,充分發揮它的功效。相較于初中生與小學生,高中生更加理性,所以要想讓他們真正發自內心地感到輕松,借助一些外界的道具效果往往微乎其微,需要從心理層面去建構,而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5]換言之,只有當學生與教師真正心無隔閡,關系融洽,才能讓他們在課堂上真正保持放松,從而全身心投入其中。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管理中,教師要注重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首先,教師要遵循平等相處的原則與學生互動。在傳統教學體系中,教師通常為了樹立權威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這讓學生感到難以親近。情感教育背景下,教師要遵循平等相處的原則,適當地放低姿態,讓學生從內心將教師看成“朋友”,比如在鑒賞某一首音樂作品時,教師要發表自己對這首歌曲的看法,同時對于學生的解讀也要認真傾聽并適當地發表意見。只有做到師生平等,才能從心理上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其次,教師要遵循“一視同仁”的原則。一直以來,學優生更受教師的喜愛,而學困生往往被忽視,這不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在實施情感教育的音樂課堂上,教師要一視同仁地對待學生,對于進步明顯、成績優異的學生要給予肯定和表揚,而對于學習狀態不佳、成績提升不明顯的學生也要給予鼓勵,并且幫助他們一起找出原因并解決。遵循上述原則與學生相處,師生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親密,這可以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音樂這門學科,在課堂上也會全身心投入其中。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
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如今教育領域的“主旋律”,而一系列的教學實踐也表明,在教學管理中合理運用先進的現代化技術可以給予學生良好的感官體驗,對于提升教學水平有明顯效果。在高中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視頻、音頻、圖片以及一些唯美的MV片段用于課堂教學或者新課導入環節,從而營造輕松、和諧的情感教育氛圍,以此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關于《梁祝》的舞蹈視頻、戲曲片段等融入教學活動中,以此激發學生內在情感,使音樂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又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琵琶協奏曲《草原放牧》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引入一些關于草原放牧的圖片或視頻,使學生如同置身草原之上,充分喚醒他們的情感。
一系列的教學實踐表明,在音樂教學管理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充分激發學生能動性,喚醒他們的情感,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高漲的熱情與積極的學習態度,教師教起來十分輕松,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獲取也輕松、高效。
(三)創設多元化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是在音樂教學管理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教學主題以及實際情況創設各種有趣的、適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愉悅的、輕松的氛圍中充分感知音樂情感,使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來說,適宜在音樂課堂上創設的情境很多,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問題情境等,尤其是故事情境,它的創設可以增強音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與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深刻地領略音樂之美,實現情感教育效益最大化。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歌曲《天亮了》之前,教師可以以這首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為切入點創設故事情境,給學生講解這首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使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無私之愛。只有掌握了背景知識,學生才能充分感受歌詞的含義,領略到其中蘊含的情感。故事情境的創設能夠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有利于他們發現美、感受美以及表現美。除了以歌曲的創作背景為切入點創設故事情境以外,教師還可以以音樂作品的作曲者為切入點創設故事情境,比如高中音樂教學內容中的很多歌曲出自名師之手,有貝多芬、莫扎特等,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學習這些音樂作品時給他們講述這些音樂大師的生平事跡,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使他們與歌曲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開展豐富的音樂活動
音樂是一項富有情感的藝術,教師要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元素,比如在教學實踐中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音樂活動,以此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
例如,組織學生開展合唱活動。很多音樂富有氣勢美、韻律美,教師可以通過合唱活動將其體現出來。如指導學生學習《青春舞曲》《我和我的祖國》《藍色的多瑙河》等音樂作品時,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合唱。或者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將全班學生按照性別分成男生組、女生組,然后展開競賽,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唱所展示的旋律美、氣勢美。這樣的音樂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充分喚醒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與熱情。
又如,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高中生面臨高考,學習壓力大,精神緊張,而音樂課是他們放松心情的場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一些有趣的、輕松的小游戲,如“打鼓傳花”的游戲活動,教師在臺上敲鼓,臺下的學生則輪流傳花,當鼓聲停止時花落在誰的手上誰就需要唱一首歌。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充分釋放學生的壓力,培養他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音樂課上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充分發揮音樂課程的育人價值。
(五)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
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影響他們的學習態度等,在實際教學管理工作中,很多高中生認為音樂是一門沒有納入到高考中的學科,所以學習過程中態度比較隨意,不夠端正,甚至存在敷衍、應付等心理,這種心態下,學生無法感受到音樂這一藝術的魅力。情感教育背景下,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在評價過程中以激勵為主,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表揚,比如有的學生雖然在歌唱時很難抓住節奏,但是在鑒賞作品時往往能夠提出一些新穎的想法,教師可以先針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表揚,再指出他節奏上的問題并幫助其糾正。實施激勵性評價能夠增強學生自信心,進而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動力,對于喚醒學生內在情感、提升音樂學習效益有重要意義。
三、結語
情感教育在音樂教學管理中的實施對于激發學生內在情感以及優化教學管理效益有明顯效果。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及時革新教育理念,嘗試著運用情感教育,首先要做好課堂環境的營造,與學生之間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與此同時,在教學實踐中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多元化教學情境、開展豐富的音樂活動,此外還要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保持最佳狀態,推動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路成忠.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淺析[J].北方音樂,2019(2):178-179.
[2]龐忠義.情感教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應用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9(5):22-23.
[3]董冀.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淺析[J].北方音樂,2019(9):167-174.
[4]于曉波.高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融合探究[J].才智,2018(16):80.
[5]黃穎.情感教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8(13):210.
作者簡介:
蘇彥慧(1994年-),女,山東濱州人,本科學歷,研究生在讀,音樂教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