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紅英
【摘? ? 要】在開展農村初中歷史復習課教學時,教師要運用更加多元的教學方法,優化復習的質量和結果,讓學生掌握歷史學習方法,提高效率。將思維導圖運用于農村初中歷史復習課中可以從梳理主干知識、進行階段性復習和專題復習的角度切入,本文將主要探討如何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農村初中歷史復習課中,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發展。
【關鍵詞】思維導圖;農村教育;初中歷史;復習課
中圖分類號:G633.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8-0161-02
【Abstract】in the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review clas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use more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e the quality and results of review, let students master the history learn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review course can b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bing the main knowledge, stage review and special review. This paper will mainly discuss how to apply mind map to history review class of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and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Keywords】Mind map; Rural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Review class
農村初中歷史復習課程至關重要,把握好歷史課程的復習能夠鞏固知識,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條理性。思維導圖是一種放射性的學習方式,以樹形結構為框架,學生可以用圖文或知識點串聯的方式將知識點羅列出來。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農村歷史復習課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把握歷史事件的條理,優化教學結果。
一、思維導圖的意義
思維導圖是一種發散性圖形思維工具,其優勢在于可以發揮出左右腦的不同技能,挖掘智力潛力。首先,從應用意義上看,思維導圖模擬人腦的思維過程,有效突出了思維的重心以及層次。其次,思維導圖這種以圖像形式進行知識點加工的方法,是文字學習效率的十倍左右,既有利于學習者將信息存放到大腦,也可以快速地讓大腦調取信息。在學習的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將腦海中的想法更有秩序地展現出來,而且思維導圖可以使用顏色、圖形、符號并用的形式,遵循簡單自然的規則,能夠將一長串原本枯燥的信息變成容易記憶,呈現出具有較強組織性的畫面。這種思維方式和人腦處理信息的路徑是非常相似的,所以,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二、思維導圖在農村初中歷史復習課的實踐策略
(一)運用思維導圖梳理主干知識,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
在當下的初中歷史復習現狀中可以看出,學生往往是面對著課本是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記憶以及學習的,這種傳統的歷史學習方式雖然能夠在短期內起到強化記憶的效果,但是并不利于學生真正把握歷史事件之間的前后聯系,而且當學習的內容增加時,這種刻板的記憶反而會引起記憶的混亂。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初中歷史復習的過程中,可以轉變生硬記憶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學生了解到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所在,構建由思維導圖促成的知識框架。
將思維導圖用于歷史知識內容的回顧以及整理,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完成歸納總結,把握主干知識,從而將課本中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知識體系的一部分。例如,當教師在開展“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先教給學生思維導圖的使用方式,然后讓學生圍繞這部分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的填寫,充分發揮出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完成的思維導圖的填寫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思維導圖結果上交,觀看學生是否學會使用,并對學生上交的思維導圖進行補充以及指導。在復習這一課內容時,教師則可以向學生繼續提問,讓學生通過回憶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回答教師的問題,當學生回答不上來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補充,完善知識框架。學生在牢記這部分的內容之后教師則可以加入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影響以及太平天國運動意義等相關內容,讓學生持續進行知識的豐富以及填充,促進導圖畫導圖框架更加完善和豐富。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轉變傳統生硬記憶帶來的思維混亂問題,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條理性,也為學生后續的復習指明了方向。
(二)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階段性復習,建立知識的橫向聯系
歷史發展也具有明顯的整體性特征,從歷史發展的某一時期入手,運用思維導圖對該時期綜合性的政治、經濟、文化形象進行細致的分析,能夠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歷史的全貌,發現歷史知識之間的橫向關系。當下很多農村學生在歷史復習的過程中,無法掌握某一知識點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師尤其要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出不同模塊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得到整體意識的強化,并通過思維導圖的橫向展示,拓寬學生思維的寬度,從而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歷史事實。
例如,當教師在教“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這部分內容時,由于這部分內容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很多學生會回憶不起來全部的內容,此時教師整個復習節奏設置就要以思維導圖為基礎,將這部分內容中所涉及到的政治經濟背景先羅列出來,然后再對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成就、影響等方面在這一主題下方進行延展。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擁有快速復習的復習邏輯,還能直觀地看到是什么樣的民族危機是能一步步影響中國發展的。這比大段文字的呈現更加清晰且印象深刻,最為主要的是,此類的梳理也會讓學生了解到同一階段歷史之間的關聯性是如何呈現的,真正認識到歷史發展的脈絡和影響,既有整體宏觀層面的認知,也有知識點的細節呈現,對于學生復習初中歷史來說,可以簡輕學習的負擔。
(三)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專題復習,建立知識的縱向關系
初中階段的歷史課程內容有著很明顯的縱向聯系,所以,在應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歷史現象或事件的具體情況,打破時空的界限,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歸類以及整理,從而全面的整合某一類知識,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直觀性呈現,了解歷史的發展規律以及本質,優化歷史復習的有效性。
例如,當教師在教學辛亥革命時,可以將具有影響性的社會變革作為專題,讓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整理,并運用思維導圖呈現出來,引導學生將明治維新和辛亥革命進行對比,分析這兩種社會變革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單獨列出社會變革的主張以及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所代表的階層手段等等。以思維導圖呈現出來的知識更加清晰,學生也不容易出現混淆的問題,最為主要的是這種對比性的呈現方式能夠讓學生對以上兩種社會變革產生更加直觀且全面的認識,沿著思維導圖的縱向延伸,不斷思考、加強記憶。教師也要教給學生持續使用這種比較的方法強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在縱向關系的基礎之上,認識到歷史事實以及真實影響,提高復習的有效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農村初中歷史復習課來說,教師要能夠放遠目光,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避免傳統應試教育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負面影響。教師尤其要認識到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教學上的實用性,要靈活多變地應用思維導圖,從而達到學習效果。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學生也能獲得觸類旁通能力的提升,從知識體系的內化以及能力養成的角度,更加清晰初中歷史的脈絡所在,思維導圖讓學生掌握學習的真正方法,從題海戰術以及機械學習的苦海中解脫出來,發現歷史學習的樂趣所在,把握學習主動權。因此農村初中歷史教師要積極探索在復習過程中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策略,根據實踐情況不斷調整思維導圖的應用方向,讓學生能夠真正在這一工具的帶領之下,建立歷史知識的學習框架記憶,切實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后續階段的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應用思維導圖提高農村初中歷史復習課效率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9]GHBGPZ52)的研究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徐崗.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2020(16).
[2]徐元益.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2019(08).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