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新課標可知,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教學科核心素養,本文旨在探究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和高中英語復習教學相融合,分析高中英語復習教學的現狀,簡述思維導圖的發展及特征,并結合實例,論述了思維導圖工具在高中英語詞匯、閱讀、寫作以及語法復習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
【關鍵詞】思維導圖;教學策略;復習;詞匯;閱讀;寫作;語法
【作者簡介】郭海平(1975.11-),女,漢族,福建福安人,福建省寧德市高級中學,小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
一、引言
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高中英語新課標提出的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即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四個維度,也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對英語知識的自主復習能力、英語復習的創新思維和英語文化學習意識。學生高考英語成績與高中英語復習教學的課堂效率緊密相連,在高考英語復習過程中,學生應系統地梳理和記憶英語知識點,夯實整個高中階段所學英語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構建英語知識學習框架。因此,教師在高中英語復習課堂中引導學生的教學方式非常關鍵。 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應用思維導圖,將零散的知識進行串聯,有助于學生記憶的發散與聚合,提高記憶效率。思維導圖可以促進知識體系的形成,并對原有的知識體系加以拓展,最終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本文論述了思維導圖工具在高中英語詞匯、閱讀、寫作以及語法復習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
二、背景
1.高中英語復習教學課堂現狀。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教師們越來越重視自身英語教學方式的改進,并且為提升自身教學質量而不斷開展教學實踐探索。傳統的高中英語基礎知識復習課堂上,教師一般是領讀所學過的單詞、詞組與課文,并疲于講解知識點,學生被動地聽取而少有動腦思考,對這些語言知識缺乏新鮮感。不少教師甚至將語法復習課堂變為練習試卷的課堂,學生先做試卷,教師再逐一講解校對題目。這會導致英語知識框架很難系統地在學生大腦中形成,所以在傳統復習課堂中,很多學生的記憶效率并不高。因此,能幫助學生自主分類整理瑣碎的英語知識,使得知識結構清晰并能強化記憶尤為重要。
2. 思維導圖的發展。托尼·博贊(Tony Buzan)在20 世紀70 年代提出“思維導圖(The Mind Map)”。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于20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用來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克服學習障礙,應用自主學習模式的學生非常喜歡這種記憶方式,因為將文字轉化成圖像更加方便記憶。思維導圖之中最為重要的是主題和關鍵詞,主題是知識框架的中心,關鍵詞是與主題相關的重要內容,在記憶過程中,關鍵詞可以比作一把鑰匙,而與此關鍵詞相關的重要內容就是對應寶藏的鎖,有了鑰匙就能記住這個關鍵詞背后的重要內容。在高中英語復習課堂中,高中生利用思維導圖系統地整理記憶所學詞匯、語法等知識點,這要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構建復習知識框架,從而進行有效的記憶。種種實踐表明,思維導圖可以使英語復習模塊化、系統化,使學生清晰梳理課堂內容,師生互動增多,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提高英語課堂復習效率。
3.思維導圖的特點。(1)具有很強的系統性。思維導圖省略大量的發散信息,把文章的中心、詞匯、知識點等變成思維導圖的組成元素,學生先明確每個環節的關鍵詞語再由關鍵,發散展開,高效率地記住知識點。
(2)具有廣泛的發散性。從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出發,學生思維可以向多個概念、多個方向分散,再分支,再次分散,幫助學生清晰地記憶英語知識體系。
(3)具有層次性。學生的思維進行發散的過程中,產生子分支上的發散,形成多個分層系統,在一層層的發散過程中產生自己對知識理解的新層次。[3]
(4)具有關聯性。思維導圖進行不斷地分支和發散,始終與中心主題關聯,發散的內容之間也存在關聯。在高中英語復習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需要教師立足學生視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呈現知識點。雖然學生是這一教學方式的主體,但是教師自身教學技術水平會制約思維導圖的使用效果。所以,我們要先深入吃透知識點,善于總結知識框架,方可提高復習效率。
三、應用
1.高中英語詞匯復習教學。高中英語學習中的基礎內容是英語單詞,在高中階段如何提高學生的單詞記憶效率,增大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從感覺發展至長時記憶是一個對單詞的詞義、用法、同義詞、后綴等知識的重復記憶。這一過程中便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整理單詞關系,增強記憶,有效縮短記憶周期。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單詞詞性為出發點構建思維導圖。例如,主題詞匯bear,動詞詞義為“忍受”,名詞詞義為“熊”,引申出相關的詞組:bear with“忍受某事”、bear out“證明”等。然后借助思維導圖分支記住bear的過去式bore、進行時bearing,而 bore又可以二級引申出形容詞bored“(對某人 / 事物) 厭倦的”,以及形容詞boring“無聊的”。這樣利用思維導圖,使學生將一個個存在聯系性的單詞串聯起來,提高零散知識點的集結與發散記憶的效率。遵循遺忘曲線的規律來進行詞匯的重復鞏固復習,借助思維導圖,最終會形成長時記憶,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2.高中英語閱讀復習教學。高中生的閱讀障礙在于語篇理解,學生易斷章取義,沒有聯系好上下文便進行作答,這樣會造成理解偏差。教師可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全篇文章進行脈絡梳理,找出段落關聯,構建因果層次網絡。可以用畫樹狀圖的方法引導學生,清晰整理出全文脈絡后,再標記重點單詞,并對長難句子進行翻譯,最終使學生掌握閱讀思路。即圍繞中心主題、關鍵詞構建網絡,再到詞匯及重點句式,最后呈現出文章整體的脈絡。在學生構建思維導圖時,教師應觀察并分類引導不同學生結合文章內容進行發散思維,構建主題詞與關鍵詞多級關系。由于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構建思維導圖的思路也不同,教師應對這些學生分門別類,從他們的不同角度出發進行教導與改正,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3. 高中英語寫作復習教學。英語寫作主要考察學生的語法掌握情況與語言組織表達能力等。高中英語寫作復習教學中,我們可引導學生將主題、問題和想法使用思維導圖聯結起來,構建各自的文章結構,并提高學生把握文章細節的能力,對文章細節進行查漏補缺。新高考寫作部分有話題文和讀后續寫、話題作文,學生先確定寫作題目主題,列出與主題思想有關的幾個關鍵詞,了解各個關鍵詞間的因果關系或層次關系,圍繞關鍵詞增加描述性語言,做內容填充,以美化句式,運用高級詞匯來提升文章水平。例如,以手機上癮的話題為例,應該怎樣組織語句呢?考生可發揮“頭腦風暴”,先想出一些描述性詞匯,如年輕人(young people)、手機(cellphone/mobile phone)、上網(surf the Internet);其次是闡述此類話題常用的詞匯,如便利(convenience)、效率(efficiency)、信息(information)、溝通(communication)、交流(exchange)、障礙(barrier)、沉迷(get addicted to)、被吸引(be attracted by)、虛擬世界(virtual world)、現實(reality)、面對面的交流(face-to-face communication)。平時缺乏思維訓練的考生對話題的感知敏銳度不高,通過這些核心詞匯依次點題,觸及考題本質,然后“點詞成句、由句成段、串段成文”。進行讀后續寫指導時,讓學生用思維導圖把握原文整體結構,整理發生的情節和內容、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以及作者心理活動等,可以更好地把握和分析文章,提高讀后續寫的寫作能力和培養文化意識,可以避免偏離立德樹人的主題。
4.高中英語語法復習教學。英語語法是英語語言規則的總結,繁難復雜,學起來較為枯燥。宮曉玉(2018)認為,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將零散的語法知識點用樹狀圖呈現出來,還可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使繁雜的英語語法變得系統化。實踐表明,思維導圖對于建構完整語法知識框架、提高語法記憶效率有一定的積極輔助作用。在高中英語語法復習課堂上,教師需要巧妙地利用思維導圖,使抽象的語法規則變得更加形象而有條理。例如,在名詞性從句復習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掌握簡單句和句子成分,這樣學生根據簡單句的結構非常容易識別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接著,把引導名詞性從句的連詞分為連接代詞、連接副詞和從屬連詞,代詞在從句中充當主賓表,副詞在從句中充當狀語,從屬連詞不充當成分。最后,根據從句所缺少的成分和句子意思選擇正確的連詞,并布置任務讓學生使用思維導圖自主總結已學語法知識,提高語法建構方面的能力。
四、結語
思維導圖具有系統性、發散性、層次性與關聯性特點,在高中英語復習中運用思維導圖,既可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又可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學習能力,從整體上理解掌握閱讀文章,使文章的整體結構變得清晰明了。思維導圖雖有很多優點,但也不是萬能鑰匙。由于每個學生的記憶方式與學習風格不一樣的,因此閱讀文章的思維方式、寫作的邏輯順序等也不同,思維導圖的作用顯著的,所以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有效復習時,要從學生的學習策略出發,提高高中英語復習課堂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董順慧.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復習課中的應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20(Z4):91-93.
[2]劉曉寧.我國思維導圖研究綜述[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5): 109-111,116.
[3]宮曉玉.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和語法教學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