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學習能力是未來社會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教師根據課程內容進一步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是對于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來說,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學生根據教材內容不斷積累,這就要求初中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要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科素養。對于初中英語教師來說,他們不能僅僅將英語教學任務集中在課堂知識教學上,更應該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上,使得學生通過一定的自主學習對英語學習技能有初步的認識,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自主學習,進一步提高初中的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接著從兩個方面闡述了初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最后從三個方面具體論述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李寶華(1976.04-),女,漢族,福建邵武人,福建省晉江市第一中學,教育碩士,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育教學。
引言
自主學習是目前推行新課標背景下所提倡的一種高效學習方法。當社會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導致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如果僅僅依靠原有的教材進行英語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初中生根據自身需求尋找更多額外的英語資料進行學習,讓自己的英語水平得到鞏固和強化。與此同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不能繼續使用以往老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對英語知識死記硬背,并沒有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以便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英語學習,從而幫助初中生融入快節奏的社會發展中。對于教師來說,應用這樣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可以組織一些與初中英語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活動,適當引導學生,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程活動和課外活動中,在活動中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各項技能,進而培養他們良好的英語自主學習習慣,在這樣的基礎上讓他們具備優質的英語素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學科學習能力。
一、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傳統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現階段的教學體系,需要對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創新與改進,以更好地適應現代教學體系。從原有的被動學習轉化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模式,教師需要采取合適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向他們闡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自主參與到英語學習過程中。但是,由于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較深,許多教師不能及時轉換到新型教學模式,將關注點過多地放在升學率和班級成績上,而忽略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比較乏味單調的傳統教學方法,不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極不利于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
二、初中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1.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初中生英語成績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和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關系。想要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需要時刻利用各種途徑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在以往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沒有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導致他們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不夠全面,不能知曉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導致許多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得到正確指導。如果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充分培養,就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大大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2.有利于初中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展。初中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能夠更好地給予他們發展空間,只有讓初中生掌握必要的英語學習技能和學習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
在以往的調查中發現,如果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便能夠對自己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實現英語的高效學習,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因此,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適當挖掘和培養,讓他們具備一定的能力去面對以后的學習。
三、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1.利用文化差異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眾所周知,漢語與英語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這體現出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比如在不同語境的表達方式上就存在很多不同,在使用漢語講述一些事情和發表言論時,一般會采用第一人稱作為主語,而英語則習慣將第一人稱放在句子的最后。這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說我和他在同一所學校時,漢語表述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我”作為第一人稱在主語位,英語表述是“She and me are in the same school”,可以看出英語習慣將第一人稱后置,“me”作為第一人稱位于“she”的后面,這就是文化差異的體現。語言是最能體現文化的一大載體,不同的文化和學術環境都會影響語言表達的方式和風格,這就要求師生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學會用另一種語言來思考,暫時拋棄中文的思考方式,不受自身文化的限制,只有這樣才能熟練掌握翻譯的精髓,靈活轉變翻譯視角,快速提升自身的翻譯質量和效率。
例如,我國的很多成語翻譯為英語有很大難度,如“望子成龍”,這個成語學生不算陌生,代表了長輩希望晚輩有所成就,而按照中文意思進行字面翻譯就是“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難免有些牽強,失去了成語本身的美好含義,只剩下冷冰冰的字面意思。要知道龍在我國是一種美好的象征,寓意著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是在很多西方神話中,龍代表著貪婪、邪惡、毀滅,所以這個成語的翻譯最好改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somebody”。從上述例子不難看出,進行翻譯時不僅要注重字面意思,還要注重其內在含義和文化差距,只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和詞義,適當的轉換思維方式和視角,才能做到避免出現文化差異問題,從而提升自己的翻譯效率和翻譯準度。
2.和學生之間增加課堂互動。根據新的教學改革方案,師生教學互動要建立在學生主體地位這一基礎之上,從而達到高效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格外注意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主動性和主觀能動性,教師在與學生的互動中發現學生的特性來安排教學任務,調整教學活動,進而監督學生對英語學習進行主動探究,從而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進一步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把握交流時機和互動方式,從而提高師生互動的效果。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價值觀、世界觀還未完全形成,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教師要采取不同的互動方式,充分發揮師生互動的積極作用,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比如說,在布置課前預習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前的休息時間簡短地進行一些提問,通過這些小問題初步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從而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掌握,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和英語學習效率,一定程度上還加快了教學進度和教學效率。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能夠讓學生在一個輕松自由的環境中進行英語學習,讓他們不再感到學習英語的壓力與負擔,這對英語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高效的師生交流能夠提高學生參加日常英語教學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激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愛上英語,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他們主動學習英語的熱情,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高效開展。
此外,教師要將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交流當作學生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教師通過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互動原則進行有效把控,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強師生交流,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教學互動中。
3.將情境式教學融入英語教學過程中。通俗來說,生活情境教學法就是將生活中真實發生的事情在課堂上以有效的情境進行重現,使得教學更加深入人心,幫助初中生更全面地了解英語知識。這些事例的重現,能夠將學生快速代入英語學習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情境式教學能夠將英語這門學科進行簡單化,促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如果單憑書本上繁瑣冗長的英語例句,初中學生仍難于理解,情境式教學則能夠幫助他們理解和學習,大大降低學習難度和學習壓力,也同時減輕了教師教學的負擔。
傳統的教學方式難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沒辦法長時間集中精力在課堂上聽教師的教學內容,再加上英語這門學科本身就缺乏趣味,很多學生就更不能很好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創設生活化情境能夠讓單調的學習生活增加更多光彩,為學生提供一個濃厚融洽、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環境。教師應該引導并且組織學生自主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對英語知識有更強的求知欲,有了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這一基礎,才能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任務已經不再是教授教材上的知識,還需要教師尋找有效的辦法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利用中外文化差異以及情境式教學來開展一些有趣的英語教學活動,進一步加強與學生在日常中的互動,積極引導學生加入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充分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熱情,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樹立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更好地培養和挖掘他們的英語思維,改變以往的思維方式,從而達到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盧春燕.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8(7):63.
[2]吳素娌.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校園英語,2019(25):188.
[3]黃君華.分析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4):546-547.
[4]祝爾平.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20(4):75.
[5]闕德芹.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8(80):101-102.
[6]史紅璐.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校園英語,2018(2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