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暢


摘 要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基于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的現代化教學模式,依托互聯網平臺為教學提供多層次多平臺教學輔助。結合專業課程教學開展“課程思政”,可實現理論教學與思想教育同步進行。以課程“建筑工程制圖”為例,開展混合教學模式下課程思政探索,有效利用互聯網平臺向學生傳授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充分實現教書育人的教育目的。
關鍵詞 混合式教學 建筑工程制圖 課程思政 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1.02.044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rawing under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SUN Chang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Abstract Hybrid teaching mode is a modern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multi-level and multi platform teaching aids for teaching relying on the Internet platform.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e can realize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Taking the cours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raw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effectively uses the Internet platform to impart knowledge to students, helps students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and fully realizes the educational purpose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Keywords mixed teaching;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raw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ofessional ethics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逐漸得到發展。MOOC平臺、雨課堂、ZOOM及超星平臺等多個互聯網平臺在本次疫情“停課不停學”的過程中提供了多種線上教學交流模式,也為后續學生返校后開展混合式課堂提供了多平臺協作的探索方向。在新時代下,習近平主席要求高校教師“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盵1]“建筑工程制圖”作為一門啟蒙類工具性專業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混合式教學特色,向學生教授知識、培養專業素養,傳遞社會責任感。通過專業課程結合“課程思政”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土木工程師。
1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制圖”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是學生進入大學后最早接觸的專業課程之一,同時也是后續學習必修的一門工具性課程。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建筑工程制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并具備一定的識圖制圖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及今后從事專業工作和進行科學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
傳統教學過程包含理論課及計算繪圖軟件實習兩部分。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將理論課程與實習內容相結合。改變以老師教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平臺互動,讓學生全過程參與到教學環節中,實現向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換。課堂中使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結合線上教學資源及多媒體教學,引用小動畫等形式向學生生動展示三維物體投影、切割關系等抽象概念。并在教學中加設了多組工程實際案例分析,讓同學們了解中國土木工程建設領域的重大成果,增強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同時課程中采用彈幕、投票等課堂互動形式讓同學們參與到識圖、改圖、制圖的過程,充分調動同學們的課堂積極性。讓同學們感受到土木工程領域設計的魅力和趣味性,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了解如何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成為未來職業服務的專業知識,在學生初步接觸專業知識時,直觀了解土木工程領域的工作范疇、職業道德及社會責任。
2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思政教學過程設計
2.1 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建筑工程制圖”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主要專業基礎課之一,是建筑CAD、房屋建筑學、建筑力學、建筑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等后續課程的基礎,也是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預備知識?;旌辖虒W模式通過結合建筑工程制圖的理論知識內容及實際工程項目的建筑及結構施工圖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結合線上教學資源及多媒體教學,并在教學中加設了多組工程實際案例分析,并采用課堂互動、課后測試等形式,幫助同學掌握知識,培養專業技能,樹立核心價值觀。本課程設計的技術路線如圖1:
2.2 教學過程設計
“建筑工程制圖”課程教學過程設計中充分利用上海理工大學在疫情期間使用互動式教學平臺超星平臺結合雨課堂開展線上教學環節。秉承“深度挖掘高校各學科門類專業課程所有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2]的宗旨,加強對專業基礎課建筑工程制圖理論內容中的思政資源的挖掘,完善教學過程設計。下面以“建筑工程制圖”中教學設計為例,簡述教學過程內容。
2.2.1 課前教學設計
通過超星平臺向同學推送預習任務,并將課前學習內容設立為任務點并開啟闖關模式。在任務點中發布相應的預習任務,如施工圖紙,小動畫及一些MOOC視頻。闖關式設置課前預習任務可以較好的反饋學生的預習情況,通過學生完成數和詳情了解哪些同學已完成課程任務,同時可以通過詳情了解同學對于每一個任務點的反芻率,進而判斷預習任務的難易程度。同時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優勢,闖關式設置給學生營造輕松的類似課前游戲的課前預習環節,可以較好地調動同學的學習熱情。
同時在課前教學設計環節中,通過超星平臺向同學們發布分組任務,同學們通過自選分組的形式結成討論小組,并隨機選擇思政討論課題。思政討論內容為觀看《超級工程》系列紀錄片,開展“工程師的社會責任”主題討論。每個小組需完成10分鐘左右的報告于線下課堂中進行分組匯報。
2.2.2 課中教學設計
課中教學環節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授課環節及思政匯報環節。授課過程中采用雨課堂開啟線上線下同步授課模式。通過線下的多媒體教學向同學們講解知識要點。授課過程中使用雨課堂實現簽到,并進行多種互動,實時了解同學的知識掌握情況。使用雨課堂實現課堂上實時答題、彈幕互動,改變傳統授課以老師講授為主的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通過統計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針對各種互動給予相應的課程積分獎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課程考核時將課堂積分情況作為過程化考核的評分依據。
思政匯報環節采取小組匯報模式,在課前教學設計中布置學生分組任務,并指定匯報時間,在課堂環節每個小組可采取單人匯報模式或多人匯報模式。匯報過程中結合多媒體設備,可以同步播放ppt進行演講。這一環節可以充分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并且通過思政匯報環節加深同學對于土木工程師的職業道德及社會責任的認識。[3]
2.2.3 課后教學設計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同樣對于課后教學環節提供了重要的輔助平臺。以上海理工大學使用的超星平臺為例,針對每一章節課程設置相應的章節作業,并且設置定時發放時間。章節作業的設置可以有效的督促同學們在每節理論授課完成后及時完成課后的復習內容。同時使用線上平臺發布作業,同學可以及時查看作業的正誤情況并且查看作業解析。改善以往教學中,本科生課程作業的正誤判定及答案講解由于排課限制相對有時間延遲這一現象,線上發布作業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鞏固。這一過程也幫助老師對于同學們知識掌握情況進行統計,老師可以高效地判斷同學們對于每一類問題的掌握情況。
2.3 過程化綜合考核
基于產出導向的理念(OBE理念),[4]建筑工程制圖課程考核改變一卷定成績的傳統模式,采用過程化綜合考核模式。該模式更注重學生對于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的掌握,著重通過課堂互動及章節作業等過程化的考核形式評估學生對于識圖、繪圖能力的掌握。同時將思想政治學習納入考核范圍中,通過分組匯報的形式考核學生思想學習情況。從知識、能力及價值觀三方面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考核。具體考核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工程制圖考核標準
2.4 反思與調整
學期課程結束后,將通過調查問卷形式向學生調查本門課程學習情況及對課程內容授課方式意見。通過統計問卷調查結果,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依據學生的需求,對教學內容教學環節進行調整。
3 結語
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開展專業理論課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性探索,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及社會責任。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現代青年學生對于互聯網的熟悉及依賴,將互聯網作為教學輔助平臺,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實現知識、能力、價值觀三位一體式教學培養。
基金項目:2020年度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筑學院課程思政建設項目(項目編號:2020SZ-KC04);2019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項目編號:ZZslg19023) ;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領航計劃項目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EB/OL].(2016-09-09)http://www. gov. cn/xinwen/2016-09/09/content_5107047. htm.
[2]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EB/OL].(2019-08-14)[2019-12-15].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3] 李寧.我國土木工程師職業道德探析[D].東北大學,2009.
[4] 范圣法,黃婕,張先梅,徐立功.基于“產出導向(OBE)”理念的本科教學培養體系探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