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雪琴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不僅是學生基本數理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隨著新的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化改革,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科素養的提升已經成為學校教學的重要目標。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數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基本路徑
一、 引言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小學數學教育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問題主動的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以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核心素養主要是在數學基礎知識與技能學習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感知,增強學生對數學本質的認識。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觀念素養、實踐素養、創新素養以及情感素養等四個方面。在教學活動開展中主要結合這四個核心素養的培養開展教學,這也會是新課改下對教師提出的教學改革的需求。
二、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一)數學觀念素養
數學知識素養主要是指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后,能夠在生活中以數學思維去分析和看待生活中的不同現象,主要包括:數感思維,能夠敏銳地感知到生活中數字的具體含義,并且能夠將數字與生活具體問題建立起聯系。符號觀念,清楚地知道不同的數學符號在數學中的應用,并且能夠把符號靈活應用到數學計算中進行問題的分析和推理。空間觀念,數學學習中對物體的形狀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夠把生活中的實際物品與數學學習中的形狀聯系起來,理解實際物品形狀使用的是不同形狀的哪些性質。數學分析觀念,數學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記憶,更重要的是對數學分析方法的掌握,通過搜集資料,通過相關的數學邏輯分析等方式進行數學相關問題的思考。模型觀念,在數學研究中通過構建數學模型,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并在分析模型中將問題簡化并最終分析出結果。
(二)數學實踐素養
數學實踐素養指的是學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將知識真正應用起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主要體現以下兩個方面的能力:第一,數學計算能力,小學數學中包含運算法則和運算規律,通過學習讓學生真正掌握計算的技巧和方法,并且能夠真正應用到生活實踐中。第二,推理能力,在數學學習中,根據已經確定的數學事實,包含數學定義或者定理進行推理的能力,從中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內容的歸納總結。在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的傳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數學實踐素養的重要內容。
(三)數學創新素養
創新能力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最重要的需求,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推動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動力。小學階段的教學除了向學生傳遞知識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數學創新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同時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的全過程。在小學階段,創新不僅僅是發明新事物,在數學學習中新的思路和想法都屬于創新。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在授課中經常會強調標準答案和標準的解題思路,這樣的方式無疑對學生的創新思維是一種扼殺。數學創新素養的培養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要拘泥于標準答案,在思考問題時能夠多角度展開,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思路。
(四)數學情感素養
數學情感素養主要是指學生通過數學的學習對數學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愛上學習數學。學生數學情感素養的培養能夠促使學生在后續學習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在對數學相關問題的探討中能夠利用所學知識主動對問題進行分析。熱愛數學是數學情感素養培養的終極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及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情感素養。
三、 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措施
(一)深入挖掘課本內容,促進觀念素養的提升
基礎知識的學習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關鍵和前提。在進行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中學生或獲得相應的數學觀念,在學習過程中只有牢固的掌握了數學的基礎知識,才可以真正實現用數學思維問題的目的。數學課本是學生開展數學學習的基礎,是教師進行數學教學的最基本的資源。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中一定要對數學的可能進行深入的研究,不僅要清楚課本中包含的基礎知識,而且要深入挖掘課本中包含的對數學觀念培養的部分,通過數學課本中的數感觀念、符號觀念、空間觀念等內容的挖掘,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培養,提升學生的數學觀念素養。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模型“鴿巢問題”講解時,就可以通過該模型培養學生通過一個模型解決一類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講解中可以先進行問題導入:若干只鴿子需要飛入5個鴿巢中,每次只能飛回來一只,所有鴿子全部飛回來后總是有一個巢中至少有3只鴿子。根據已知條件計算有多少只鴿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自己思考解題思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給學生以相應的引導:“題目中有一個巢中至少飛入了3只鴿子,這句話潛在的含義是什么?”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能就會回答:“表示其他4個巢中各飛入了兩只鴿子。”教師在肯定這個答案后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解題思路,這個時候學生往往就很容易得到最終的正確答案11只鴿子。在對這個模型進行引導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在給學生出類似的問題進行練習,通過練習讓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概念,通過一個問題解決一類問題,這才是學生真正通過數學教學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