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斌
摘 要:小學數學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開啟智力,認識身邊的事物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正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數學學習經驗、增加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而開展的集探索與實踐、開放與綜合等特性為一體的課程。從現代教育的眼光來看,依據多媒體設備和多種先進的教學技術,想要順利完成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的開展并不算是過于困難的事情,然而許多農村地區的學校卻沒有這樣的條件,在農村教育的條件下,順利開展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是本次研究開展的最終目的,要從當前農村小學數學與綜合實踐課實施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得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教育;小學數學;綜合實踐
一、 引言
農村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實施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就是教師與學生都欠缺開展類似于這樣開放性課程的教學經驗,農村地區的教育環境相對封閉,教材上的內容就是整堂小學數學課程中最大的理論依據,想要改善農村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實施的現狀,就要先讓學生與教師從這個封閉的教育環境中走出來。
二、 農村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實施現狀
相較于枯燥乏味的傳統教學模式,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的開展在預想中應該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才是,實際上在城市的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也確實如此,在學生的配合與現代化設備帶來的便利條件下,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開展確實收獲頗豐。然而正如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長環境,成長發育的情況有所差異一樣,同樣的課程在農村地區卻不能達到同樣的教學效果,在農村地區的課程安排表中有專門規劃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學校只有極少數,而在這些學校當中,學生對于該課程的參與程度非常低,與教師進行課堂互動的方式過于生硬,另外,很多農村教師也沒有掌握到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精髓,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是圍繞著一個開放性的數學問題而開展的學術研究活動,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積累數學學習經驗并且能夠達到觸類旁通。然而很多農村小學教學所開展的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大多只是虛有其表,其內核并沒有得到改變,與平常開展的其他小學數學課程并沒有太大的區別,最多是又多了一張隨堂測驗的卷子,除了加深學生的學習負擔之外,并沒有帶來其他任何的好處。無論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還是師生之間的配合默契度,離一般觀念上的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都有很大的差距。
三、 農村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開展不順的原因
(一)教學理念的固化
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實施的教學理念是在打破了傳統教育理念的情況下,讓學生能夠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擁有自己的話語權,這樣的教學課程是現代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然而在農村小學當中,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還是沒能夠擺脫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他們認為只要學生能夠從自己的教學當中學習到足夠多的知識,然后在考試或者是平時的測驗上取得高分,就是成功的教學。這對于很多老教師或者是剛開始接觸教師工作的教師來說,是很容易走入的思想誤區,考試分數的提升并不能完全證明學生的能力,最終能夠證明他們對于某種題型或者是知識點掌握得基本熟練,但這僅限于理論考試上的表現,對于所學習到的知識在實際問題的應用當中能夠起到的作用依然是個未知數,分數并不等于全部的能力。教學理念的固化會導致那些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對于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開展保留一定的質疑意見,在他們眼中這樣的活動遠不如學生在卷子多拿一分來得實在,最終導致了他們在開展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程的過程中顯得過于怠慢,甚至是認為這只是為應付學校安排的教學工作而已。教學理念的固化就決定了教學眼光不夠長遠,想要讓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對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認知都要共同進步才能夠取得預想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不高
在城市的小學中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實施之所以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讓教學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與他們先進的教學設備和豐富的教學資源、相對年輕穩定的教師隊伍是離不開的,利用這些教學資源他們能夠輕易的獲取到更加多樣化、全面完善的教學資源。而對農村小學來說,盡管在國家“改革”項目實施以來,農村小學的教學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農村小學規模小,分布廣,導致設備不能及時更新,在教學硬件和教學資源跟不上的情況下,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中能夠采用的教學手段就非常有限,特別是一些從城市到農村工作的新教師,在脫離了這些設備的幫助后,他們的教學安排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不符。還有農村中小學中,由于教師隊伍不穩定,語文英語學科需要普通話,語言表達專業性的要求,基本由新入職年輕的教師擔任,剩下的老教師擔任數學教學,他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但相對于年輕人,這些教師接受新事物,學習能力相對薄弱,對新的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再加上教師隊伍與城市相比不夠穩定。以上原因導致教學效率低下,資源利用率不高。
(三)學生的參與度低
在農村小學當中,學生對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的參與度低是可以預見的,在周圍家長和教師的學習理念的感染下,學生自然也對考試分數看得更重,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的開展在他們看來是在浪費時間。另外在教學當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溝通交流的有效途徑,一些教學安排和教學規劃大多由教師來主動安排,學生沒有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發言的機會,然而這樣的模式與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的開展精神是相違背的,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當中看重的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沒有參與到其中的權利顯然是不合理的。
三、 優化農村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的教學策略
(一)轉換教學理念,著手打造開放性小學數學課堂
首先是要轉換教師的教學理念,豐富教學評價的標準,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評價,不應該只停留在他們的學習分數上,而是要與他們在實際問題的應對上所展現出來的實際能力一起進行綜合評價,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的實施就是為了避免“高分低能”的學生的出現。其次是讓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參與到關于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實施的具體流程當中,可以從三個基本階段著手:情境創設階段、問題選定階段以及最重要的探究實踐階段等,通過對這些基本教學程序的規劃,讓學生明確在不同階段中自己的學習任務以及教師所要發揮出來的作用,朝著具體能力的目標指向進行探索,促使教師從模仿走向建模,最后走向創新。最后則是要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農村小學可以安排一些小學數學教師與城市小學的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共同探討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課程開展的經驗以及教學注意事項,讓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師,對于小學數學綜合實踐課程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認識到在小學數學課堂當中,學生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要做的是為他們規劃好前進的道路和提供前進路上的幫助,讓小學數學課堂能夠通過綜合與實踐課的孩子變得更加開放和自由,變成學術研究氛圍濃重的學術交流平臺,打造開放性的小學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