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江紅
【摘? ? 要】核心素養指的是在新課改和教育部的相關要求之下,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學習能力以及計算能力能夠滿足相關社會需求,并積極地參與到社會的建設運行當中,成為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員。那么,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之中也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地理? 課堂教學?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091
高中地理作為文科生所必學的一門知識,由于其知識量比較大,內容比較復雜,所需要記憶的知識也比較多。大部分高中生學起來比較困難,對這門課程容易產生排斥心理。高中地理這門課程在培養學生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人文風俗的了解和名勝古跡的保護等多種情感方面都有著良好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能力,樹立民族自信心。
一、觀看相關地理視頻,形成愛國情懷
僅僅通過書本和文字觸動學生的感官,使得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進行掌握,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調動學生的視聽能力,卻忽視了培養學生個人內在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度以及內在情感的形成。因此,在核心素養相關標準的要求之下,教師應該有效地借助多種媒體的運用,培養學生愛國情懷和民族自尊心。如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巡游記》《地理探索》《中國地理》等紀錄片,以這種愛國情懷的地理短視頻為載體,充分向學生傳遞相關的地理知識,使得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又能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形成牢固的記憶存于腦海之中,并在以后的考試當中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績。與此同時,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通過視聽等多種感官的運用,使其內在的情感能力和情懷得到有效的提升。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個成員,同時也是社會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熱愛祖國大好山河、尊重名勝古跡、保護文化遺址,從而樹立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科學思維能力。學生在觀看相關地理視頻的時候,對中國的邊界和地理位置都有了充分的理解,從而形成濃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素養,為其以后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旅游等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學生對我國的相關地理位置和地理文化知識都有了充分的掌握,有助于學生形成濃厚的文化底蘊。
二、注重培養責任意識和創新能力
大多數學生進入學業繁重的高中后,對個人在未來社會當中的定義或者從事相關的工作也是十分模糊的。作為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個人責任意識和創新能力。只有學生樹立牢固的責任意識,深刻地意識到個人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也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才能和諧發展、美麗建設。而且這都與個人的發展有關,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工作當中能夠積極投身于社會良好發展的建設工作當中。與此同時,如果學生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將在其以后的事業當中開發出更具有時代先進性的技術,幫助社會良好的運行發展。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走上講臺,勾勒出祖國大好山河的模樣以及不同地區民族的分布。讓學生通過勾畫祖國地圖的分布和民族分布,深刻地意識到中國是一個大的整體,我們都是其中的一員。因此,我們應該牢固地團結各大民族,保護我們的國家,禁止任何人任何事污蔑我們的民族和人民。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創新,讓學生在課堂之下利用現有的材料做出高中地理教材當中我們祖國母親的模樣。無論是用泥土還是橡皮泥,都可以使得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勾勒祖國母親模樣的行動當中,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又提升了他們個人的創新能力。例如,有的學生可以使用泡沫、彩泥或石膏等方式;有的學生由于新媒體技術比較過硬,他們還制作了一些視頻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甚至有的學生還采用3D打印,勾勒出祖國母親的模樣。這些創新方式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幫助他們掌握更加扎實的地理知識,使得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地理知識。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一些創新性的模式幫助學生培養社會群體意識以及個人責任感,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未來的生活事業建設當中。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個人的創新性能力,讓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能夠發展其個人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責任感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三、體驗風俗美食,形成健康生活、熱愛學習的精神面貌
相信我們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當中,對課堂上各地的美食都是念念不忘。這些美食都代表了當地的風俗文化和底蘊背景知識,對于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此,如果教師想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生活、熱愛學習的精神面貌,可以在課堂之中讓學生進行特色美食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向全班學生推薦自己家鄉的美食。在美食的刺激之下,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生活、積極向上的心態,讓學生意識到社會萬千世界還有著眾多美好的事物需要去探索。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努力學習,爭取能夠早日進入社會,以個人的獨立經濟能力去進行大千世界的美好探索,感悟世界的美妙之處,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探索能力和冒險精神。
通過美食這個載體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學習的心態,只有熱愛學習,我們才能夠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當中獲得良好的成就,早日實現個人經濟的獨立,去了解地理美食風俗文化。總之,這一切都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教師應該有效的利用這一個特點,將其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工具,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幫助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積極學習的良好心態,讓學生積極地融入到地理堂教學的氛圍當中。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的相關標準要求之下,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在日常的課堂教學當中結合學生的特性幫助學生培養健康向上、積極學習的良好心態,使得學生能夠樹立牢固的責任意識并培養創新性思維能力,使其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當中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幫助建設一個美麗、和諧、健康發展的社會,同時也讓他們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和探索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春.怎樣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學中[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9(032):160.
[2]何彬永.對高中地理教學創新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30.
[3]孫峰,張建新.校本課程《美食地理》實施案例——飲食習俗與地理環境[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