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磊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文化作為數學課程的重要構成,應滲透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基于此,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時,應嘗試將數學文化滲透到教學過程,以此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數學之美的理解水平,將數學的學科性、文化性結合,全面提升育人質量,促使學生形成優秀品質。基于此,本文將針對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數學文化;小學數學;融入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培養數學文化情感
課程標準指出:“要提升數學教學價值”。所謂的價值,通常是指將學生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對其極具吸引力,能激發他們興趣的內容。以“熱鬧的民俗節——對稱”為例,在教學中,教師可拿出一張白紙,而后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同學們,結合教學內容,我們能如何‘玩這張紙呢?”結合問題,學生開始了積極討論。在學生討論時,我將紙對折,而后撕出了一個“心”型。學生看到以后,學習興趣被徹底激發出來。不僅如此,通過問題情境,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對稱的本質,對其后續學習更深層次數學知識有極大益處。由此可見,借助問題情境,能讓數學文化情感在學生心中逐漸生根、發芽。
二、借助實踐活動,感受數學文化魅力
學習的最佳路徑便是探究,學生通過自主實踐,方可更為深入理解數學內容,掌握各個知識點的性質和規律,從而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在教學時,教師要將課堂“主權”還給學生,為他們提供進行實踐活動的空間和時間,使其親自深入到不同活動中,對數學文化進行感受、領悟。以“冰激凌盒有多大——圓柱和圓錐”這一課為例,教師可開展如下實踐活動:首先,教師可為學生提供一個圓柱橡皮泥,而后讓他們用直尺削出一個圓錐。而后,教師可提出如下問題:“削出來的圓錐和本來的圓柱有哪些相同點?被削之后,圓柱還剩下多少?”等問題,最后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并鼓勵他們結合日常生活,嘗試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通過此方式,學生能逐漸學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問題,從而使其感受到數學文化在生活中的魅力,提升教學質量。
三、重視文化熏陶,豐富學生數學情感
實際上,數學并不單單是一種知識系統,更可以看作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數學的內容豐富,其蘊含的思想也極為深刻,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以及各類數學語言,能更好地對當前文化產生深入理解。為此,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數學知識傳授,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思維,還應通過文化熏陶,使其產生較為豐富的數學情感,以此完善學生人格,實現對他們的智育、美育、德育。在數學實踐中,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引入一些優秀的數學文化案例,比如數學名人軼事、數學理論來源等。
例如,筆者進行數學授課時,經常會為學生講解祖沖之、華羅庚等數學家的故事,并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為他們介紹不同數學家的理論,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數學文化熏陶,讓他們了解數學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增強其民族自豪感。教師不僅可以從理論方面對學生講授數學文化,還可借助實物開展文化熏陶。比如,在進行加減法教學時,教師可將算盤帶入數學課堂。首先,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查找算盤的歷史來由,而后借助PPT展示在學生面前,而后教授學生利用算盤進行加減法運算,這樣能夠使數學文化與課程教學融合,在豐富學生數學情感的同時,還可提升其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長此以往,學生會被數學深厚的文化魅力吸引,從而在心中生出熾熱的數學情感。
四、開展數學文化節,拓展數學才能
為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教師可定期舉辦數學文化節,以此對教學形式、教學內容進行擴充。在數學文化節,教師可借助多種形式,拓展學生的數學才能,使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應用水平得到進一步發展。比如,游戲競賽。在文化節上,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開展一些數學競賽,以此完善學生數學知識體系,對其數學思維、數學意識進行訓練,進而促使其分析能力、實踐能力發展。在競賽中,教師可借助撲克牌,帶領學生玩“24點”的游戲,使其在娛樂中掌握數學知識。此外,還可結合數學文化開展知識搶答游戲,擴充學生數學文化知識儲備。
又如,角色扮演活動。在數學文化節,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這樣既能提升他們的數學實踐能力,還能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以“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這一課為例,教師可為學生構建一個菜市場情境,而后讓他們扮演成小販、顧客、游人等身份。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投影設備,將不同蔬菜、水果的圖片呈現在學生面前,如黃瓜、茄子、冬瓜、蘋果等。而后,教師可為學生準備一些紙幣、硬幣,并明確不同蔬果的價格,并提出具體的采購要求:“請購買3斤蘋果2斤黃瓜。”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數學思維將得到大幅提升。
再如,辦數學簡報。為豐富數學文化節的內容,教師可引導學生辦一些數學簡報。在簡報中,學生可以通過漫畫、文字等多種形式,對數學家的事跡、名人名言等內容進行介紹。此外,學生還可在簡報中插入數學謎語、趣味問題等內容,以此增強簡報對學生的吸引力。通過數學簡報,學生將受到數學文化熏陶,從而在無形中促使其數學思維、數學才能得到進一步拓展,提升學習質量。
總結
綜上所述,將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有助于教師進一步發掘數學文化的內在價值,將更為深刻的數學思想、數學理論生動地傳遞給學生。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開展實踐活動、進行文化熏陶以及組織數學文化節等方式,將數學文化與課堂教學完美融合,從而在無形中促使數學教學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劉愛國.探究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小學生(下旬刊),2021(05):45.
[2]李曉霞.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分析[J].讀寫算,2021(12):113-114.
山東省新泰市第一實驗小學 2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