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杰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越來越重視數學這一門課程,尤其是在高中階段,每一位教師都充分認識到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也在探索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高中階段,學生要面臨著高考的壓力,每一天都在埋頭苦讀,認真地學習知識。數學這一門課程是最容易拉分的科目,學生的分數差距比較大,學好數學就能夠提高自己的整體水平,考出一個優異的成績,進入一個理想的大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探究性學習;教學方法
引言:
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對學生的要求非常高。那么,怎樣學好數學這一門課程呢?這是每一位數學教師都非常關注的話題,也是正在面臨的難題。基于這種情況,我國提出了“探究性學習”這一教學概念,這是我國教育改革上的重要創新,也是一個重要的舉措。接下來,筆者將介紹一些教學方法,希望能夠對廣大教育工作者產生一定的幫助,在今后的教學中加以運用。
一、探究性學習的含義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國提出了“探究性學習”這一教學概念。但是,就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情況來看,很多教師都沒有運用這一教學模式。基于此,筆者將介紹一下探究性學習的含義[1]。探究性學習是指我們選取某個問題作為突破點,在進行“質疑、發現問題、探索分析、解決問題”這些過程,最終獲得知識,掌握學習數學的技巧。探究性學習的特點非常顯著,體現在“自主性、實踐性、思考性、過程化”等方面。總之,這種教學方法非常有效。
二、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意義
開展探究性學習有很多益處,主要體現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這兩個方面。首先,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轉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解知識點,學生被動地接收知識,課堂沒有活躍性。在實行探究性學習之后,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學生接收的知識多了,改變了以往的教學局面,讓課堂變得更加高效。其次,學生主動地學習,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學生展開,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但單靠教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探索數學知識,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識,進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綜合以上兩點來看,開展探究性學習是非常有效的,每一位教師都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
三、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
1.教師在開展教學時穿插一些問題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一堂課都在講解知識點,不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機會,時間久了學生容易產生依賴心理[2]。因此,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穿插一些問題,時不時地提問學生,讓學生保持一個高度的警惕,學會自己思考問題,認真地學習數學。就比如說在學習人教版高二數學選修2-1第一章的“常用邏輯用語”時,學生要先自主預習書本,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在課堂上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例如問題為“若Y=X,則X=0或Y=0,這個命題為真命題還是假命題”,學生回答為“假命題”,進而教師再要求學生將其變為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等形式,在轉化之后,再判斷這些命題的真假。在做完這些步驟之后,學生可以分析其中的數據,得出結論: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為等價命題,逆命題與否命題為等價命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循環漸進地開展教學,讓學生更加理解知識點。
2.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索
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有所差異,數學基礎往往也不同。因此,教師要把學生進行分組,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讓成績較好的同學輔導成績較差的同學學習,最終做到一起進步。就比如說在學習人教版高二數學選修2-1第二章的“圓錐曲線與方程”時,學生可以一起探索橢圓與雙曲線的離心率計算公式,看看二者之間有何不同。學生在進行一系列推導之后,得出答案如下:1、橢圓的離心率:e=c/a(0,1)(c為半焦距;a為半長軸);2、雙曲線的離心率:e=c/a(1,+∞) (c為半焦距;a為半長軸)。我們可以看出二者離心率的取值范圍不同,在做題時就要牢記這一點[3]。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在小組內進行知識總結,做到集思廣益,一起進步。例如在學習第三章的“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時,我們可以運用兩種方法來做立體幾何的題目,一種為傳統的證明方法,一種為利用空間向量來解題。我們在運用空間向量時,要牢記兩個公式,分別為“點到面的距離公式”和“求體積”的公式。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總結出這一單元的重點、難點、易錯點等,在做題時減少出錯率,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結束語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自主思考,探索知識,循環漸進地學習數學知識,在探索中進步。為此,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探究性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教會學生一些基礎的探索方法,為了學生的進步、成長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金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與新版《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內容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7.
[2]趙琪.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章起始課教學[D].聊城大學,2017.
[3]余維.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案例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學 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