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茹
摘要:小學數學是學生系統學習數學知識的初始階段,更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和思維的關鍵時期,所以為了有效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積極的創新和改進數學教學的方式和理念。其中,將數學文化滲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就是重要的且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學方式。在此種教學方式下,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繼而改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基于此,為了提高數學文化滲透的成效,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結合數學教學的特點,研究出與之相應的滲透內容和滲透方式。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作出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創造有效的條件。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數學文化;滲透
數學文化和漢字文化、節日文化等一眾優秀的傳統文化相似,都具有良好的傳承性和人文性。主要是由于數學知識的獲得,也是通過數學家的不斷研究、分析和演算得來的,并且一直傳承至今,所以數學文化對于學習數學知識而言,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是就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只停留在數學知識的表面,像是學生只看到了數學知識的精密性、邏輯性和計算性,卻忽視了數學知識的人文性、教育性和傳承性,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還導致學生無法掌握更深層次的數學文化和內涵。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所涉及的知識點,是最為基礎的知識,更是小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打基礎階段,如果在此階段中,學生不能對數學形成正確的認識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發展[1]。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對學生和教學活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就像汽車的發動機,可以為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首要任務,從而使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更好的融入學習的氛圍和過程中,以此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基于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就可以起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效果。首先,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而言,是枯燥無趣的更是難以理解的,所以很多學生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畏懼心理,繼而導致學習興趣的喪失。而將數學文化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為數學教學增添趣味性,幫助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其次,基于數學文化的豐富性,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就可以增添學生的知識層面,從而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認知機會,最終使學生由被動性的學習,轉變為主動性的學習。
(二)有利于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
教學質量與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在教學方式上,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感[2]。因此,教師為提升教學質量,通常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以便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基于此,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滲透,就迎合了教學方式創新的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數學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數學知識的起源和發展,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正確認知。第二,數學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改變了教學的方向和方法,為原本抽象性的數學知識,增添了生動性、形象性和感性色彩,進而為學生營造出了更加高效的學習環境。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教授學生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幫助學生了解各種運算符號的意義,以及讓學生掌握運用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因此,為了提高計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將數學文化滲透其中,一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二來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首先,教師根據小學生喜好游戲的特點,可以將游戲作為數學文化滲透的載體,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其次,教師還要重視數學文化的選擇,不僅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要與教學的內容相貼合,以便提升數學文化滲透的有效性。
例如,在開展“加法計算”教學活動時,教師不要直接進入教學的主題,而是要采用游戲的形式,完成數學文化滲透的目的,以及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如,教師以“擂臺比賽”的游戲形式,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和創造計數的方式,想到方法最多的學生極為勝者。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的學生運用符號完成計數,像是“三角形”代表數字“1”、“圓形”代表數字“2”、“正方形”代表數字“3”等,有的學生則使用真實存在的物品完成計數,如“粉筆”、“橡皮”和“鉛筆”等。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講述和計算相關的數學文化,如“同學們說的方法都是有效的,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就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方式,根據相關資料表明,原始人類會使用結繩計數和刻痕計數,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計數的方式也逐漸現代化,指導演變成現在的計數方式,那么請同學們對比一下現代運用的計算方式和古代的計算方式有何不同”。通過將游戲作為數學文化滲透的載體,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擴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層面。
(二)在小學數學圖形教學活動中,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知識不僅僅局限于數字和符號,還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圖形,如“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菱形”等,所以數學知識不但具有數字的抽象性,還具有圖形的形象性和美觀性。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圖形教學的特點和內容,在其中滲透數學文化,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圖形知識。以“圓形”為例,教師可以適當的延伸“圓形”的知識點,如關于“圓形”的小故事,或者生活中“圓形”的運用等,一來加深學生對“圓形”的了解,二來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
結語: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有利于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還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結合數學知識的特點,創新出最為合適的滲透方式和內容,以此提升數學文化滲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炳囡.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1(14):45-46.
[2]邵淑杰.數學文化融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04):94.
[3]董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史的路徑探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1(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