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培根
【摘要】培養班主任的領導能力,首先就要改變當下被動、推動式的領導現狀。班主任教育管理體制的完善對于學生的成長、學校的學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提高班主任的領導能力要始終把班主任的任務綱領作為根本。提升班主任在班級內的影響力,將“班主任”這一作用盡可能地發揮到極致。
【關鍵詞】學習機制;初中班主任;領導能力
完善培訓學習機制,提高班主任的工作領導能力要從班主任自身的思想意識下手,提高完善培訓學習機制,增強自身工作領導能力在班主任心目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更要完善校區對學生的管理體制,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策略。改變傳統型領導管理方式,以適應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模式;提升校園教育文化內涵,只有提高班級之間的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才能打造良好的學習文化氛圍。尤其是在我們國家正在步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背景下,必須要規范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意識。在實踐中,創新的工作勢在必行。必須適時全面推進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技巧更新方式。校區、教師、學生三管齊下才能更好地完善培訓學習機制,提高初中班主任在工作中的領導能力。
一、完善培訓學習機制,提高初中班主任領導能力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切實有效地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過程中要踐行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等為基本準則,始終貫通與高校各階段部門。這就告訴班主任、領導者,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學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用適應時代需求的方式去提高班主任的領導能力。
初中階段的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始終不可替代,在人的一生中,初中階段是一個學生從幼兒到青春少年的過渡階段。正是這個時期,學生的塑造性極強,很多重要的學識就是在這個階段開始被深刻記憶。這個時期也是做領導指引工作的最基本時期。各種即將會貫穿學生一生的好習慣都會在這個時間段里養成,教師在此階段的指引教育工作十分有必要。有效加強學生學習效率,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生愛國主義情愫,加大引導教育對于學生人生態度感知力等都是現下教育工作中應該著重加強的部分。
二、目前完善培訓學習體制,提高班主任領導能力還存在的不足
(一)學校與教師對于自身領導能力重視程度不高
在目前階段,加強教師自身領導能力的落實大部分還停留在口頭部分。大部分地區的學校與教師說起班主任教育也只是泛泛而談,空有想法沒有實際行動。在學生的教育引導過程中包含的范圍比較廣泛,除了加強學生的學習勁頭還要涉及思想,道德,品質等方面。雖然分類很多,但是卻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系。在教育落實過程中,不能僅僅停留于口頭表述,要實際行動起來,盡快地提高自身的領導能力,提升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力,參與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去。
(二)教師領導能力的落實過于單一化
在長時間的教師領導教育落實觀察中發現,很多班級的落實模式的落實僅僅局限于在每周課堂僅占時間不多的“班會”。雖說每周的班會對于學生的引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但是若果長期以往不懂得推陳出新的話,再花樣的班會也會使得學生感到疲勞無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領導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召開每周一次的班會,更重要的是要將班主任的領導力執行貫徹到每一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去,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在接受領導的過程中能夠感覺到學習、教師引導帶來的的樂趣,感受到“學有所力”。當然,這里的“力”是“動力”的意思。
例如,安排每日的值日生進行打掃時,班主任要時刻給學生灌輸班級是大家的大家庭,要在學習之余始終保持愛護教室衛生,校園環境的的意識。養成干凈、勤快、不容“一粒沙塵”的好習慣。班主任在此過程中就對學生進行了無形的引導和教育,培育學生無論在哪里都愛護環境,保持干凈的優秀品質。
(三)教育領導目標脫離實際,過于形式化
在教育領導培養過程中,教師旨在培養學生積極向上,陽光健康的心態,為培養有用型人才而作為教學宗旨,但在一部分的教育領導過程中,教師培養脫離實際,過于形式化。在教育過程中,只浮于表面而不深入探究,更不會帶領學生了解其領導教育的真正內涵,造成教師盲領,學生盲從的結果。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探究新式的內容,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同時了解學生的接受心態。
三、完善培訓學習機制,需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初中是學生從懵懂無知的小朋友到略帶青澀的高中生的過渡階段。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天職。育人的前提是要先教書。在長時間教師帶領學習的基礎上,很多學生對于教師的講解與課本的注釋翻譯有了依賴性,不會通過自己的方法去理解課本文章內容。教師帶領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掌握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長時間的引導不僅會適得其反也會讓學生喪失自我學習的能力。培養核心素養的前提是讓學生學會自我學習。
(二)倡議課堂知識與誦讀相結合
與其它階段相比,初中理論性的考試占比不大,但是需要理解和背誦的文章可不在少數。在課堂上,可以運用理解與誦讀相結合的方式去進行二次的誦讀記憶。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早讀期間,讓學生統一組織誦讀的課文。齊聲大聲朗讀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于課本的記憶力。與此同時,課堂知識的誦讀不能僅僅局限于文科類內容,理科類的科目此方法也同樣適用。
初中理科教學雖說不算很難,但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基礎。理解的根本是先記憶。只有先記住課本的相關理論知識才能在應用的過程中如魚得水。但是往往越小的事越容易讓教師和學生忽視。那么,驕傲是可以在每一節課開始前,讓學生輪流在黑板寫下本節課的誦讀內容,來提醒學生進行誦讀。
(三)督促學生課后復習反復記憶
所謂的反復記憶就是需要學生溫故而知新。文科閱讀和理科閱讀題目最大的區別就是理科閱讀中每一個信息都是給的有用信息,而文科閱讀中不僅需要學生在文章內尋找有用信息還需要加以自己的理解和推敲。這就要求學生通過對于書本知識的反復閱讀,對零散的知識點加以系統地規劃整理。教師要在復習課開始前做好備課,提煉思想方法,總結單元內容的重點知識。以便于學生在復習階段能有條理有序地進行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