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艷
摘 要:道德與法治是小學生的必修課,道德教育關乎學生的一生,要從小培養,并且決定著學生的一言一行以及思想高度,而現代是依法治國的時代,了解相關法律知識是極其重要的。而感恩教育是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感恩教育的融入展開論述并提出相關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學;道德與法治;感恩教育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永恒之所以成為永恒就是因為它能夠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中,也說明了它的重要程度極其高。素質教育推行的種種條例我們暫且不看,素質教育看中的是素質,不只是學識的淵博程度。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一門承載著感恩這個話題的科目,也被列入必修課,而且隨著時代的更新,書本知識也會更新,學好這門課程,學會感恩是重要的。
一、重視感恩教育,完善相關知識
感恩教育是學校發出的,對于感恩教育學校要重視,當下存在著許許多多小學不夠重視這門課程,追求教育的功利化,平時可能會出現這門課程被其他教師占課的現象,只在臨近期末要求學生背誦相關知識點,這類現象不在少數,甚至是普遍現象,這種做法明顯是不正確的。作為學校,教育小學生首先要教會小學生如何做人,這門課程就是教給小學生做人最好的資源。學校可以提出相關政策來制止這種占課的現象,提高對這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從硬性條件上嚴格要求。
在教學內容上要完善要精準。教學的資源無非是教材以及其他信息資源,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不需要深度教學,他們的接受能力有限,只需要教給他們一些必須的知識即可。比如在學習第一單元《我是小學生啦》只需要淺層次交給學生就好,讓學生能夠對上學產生一個好的印象,不至于對學校這個陌生環境產生抵觸,不想上學。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展開感恩部分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回想自己在上學前,家長都為自己做了哪些準備,對于這些內容自己是否應該表示感謝,以及自己在課堂上生活中又是否得到了來自于同學的幫助,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生活中互相之間的幫助是多么普遍,而我們不能對此習以為常,而在習慣的糾正上教學的層次不需要太高但是涉及面要廣,在學生上課的坐姿、寫字姿勢、上課如何回答問題、如何與同學交流等都需要涉及,這都是學生的“空白”領域。當同學幫助你時要說“謝謝”,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因為別人為你提供了方便,所以要表示感謝。明明白白的講給學生。
二、創設情境,實際訓練
小學生注意力不持久,喜歡做各種動作,可以利用這個特點開展一些有關于“感恩”的小游戲,還原生活中的真實場景,交給學生如何應對。可以采取表演話劇的形式,也可以以游戲的形式,對于形式很多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比如當你遇到壞人,一位陌生的阿姨幫助你嚇走壞人并且保護你回家時你應該怎么做?當你考試的時候忘記帶橡皮而你的同學借你一塊橡皮你該怎么說?怎么做?當你遇到難題不會做,同學給你講解你該怎樣做?這些都是小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可以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還能夠互相借鑒,在進行話劇表演的時候,具體的內容可以隨意發揮,不僅能夠教會學生如何感恩,還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比如在學習《天氣雖冷有溫暖》這一單元可以穿插一部分感恩的故事,以感恩為話題進行話劇表演。
其次,還原情景不只是劇本的還原,在布置場地上也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為游戲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在共同的努力之下同樣感恩自己為自己所做出的貢獻以及努力。比如可以利用手工課,進行手工作業,布置戲劇場地,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夠在自己的勞動成果下進行表演,能提高學生的自信,給學生帶來滿足感。
最后,在完成之后,要進行反思評價。可以向學生發問游戲里的哪些環節體現了感恩的元素,你為什么要這樣做?要求學生自己說一下“你眼中感恩是怎樣的?感恩對你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可以先進行口頭表達,然后以書面作業的形式讓學生系統的闡述自己對感恩的見解。
三、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
教師之所以稱為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也是學生做人做事的榜樣。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了他的模仿性很強,教師的一切行為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有可能被學生所模仿,成為學生自己的行為。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為自己的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以促進學生能夠提升道德修養。
首先,在課上的時候教師可能會出現一些狀況,人無完人,教師也會有犯錯的時候,當某道題目解錯了或者說錯了,學生提出意見時教師要勇于承認錯誤,并且向這位學生表示感謝,這也是一個感恩的小例子。當教師都這樣做的時候學生自然就會學習,向教師看齊,在學生眼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對的。
其次,在課下也就是教師不在是教給學生知識的身份,而課下也是事情發生很多的時間,比如在課下有的學生可能出于對教師的崇拜,自己喜愛的糖果送給教師,這時候教師要收下糖果并且感謝;還有可能就是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教師幫助老奶奶過馬路,老奶奶對教師表示感謝;放學時教師護送學生出校門,跟那些家長未來接送的學生一起等待家長,等不到的送到家中等等,這些都是很常見的例子,也是教給學生要學會感恩,感恩那些對自己有幫助的人,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世界,面對生活。
結語
道德與法治是提升在現代生活能力的基本學科,通過文字知識學習,理論學習與實際訓練,還原場景訓練,教師以身作則等方法教會學生感恩別人、感恩社會,有一顆感恩的心,以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生活。促進學生人格品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惠興.小學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淺談[J].師道:教研,2020(5):113-114.
[2]葉娟.探尋自然之美,滋養生命成長——提升兒童“親自然力”的策略實踐[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20(11):16-18.
[3]劉芳.新時代孝文化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J].文理導航,2019(21):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