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夢瑤
【摘要】伴隨新課改工作的逐步落實及素質教育的開展,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出現了明顯改變。教師要注重教學模式的改進,對教學方式進行研究并創新,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進行培養,還要通過一切可行的措施來為其構建趣味音樂學習課堂,使學生可以主動學習音樂、感知音樂,以獲得音樂素養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教學;趣味課堂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音樂在小學教學中的美育價值越來越明顯,其能夠在學生欣賞音樂和表現音樂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的心靈世界,使其在音樂的引領下可以獲得身心素質的全面提升。但是,在實際的小學音樂教學指導中,還是會因為教師的理念和學生、家長等的認知差異,造成音樂教學地位的不被重視和音樂教學方法的不夠科學,亟須音樂教師就相關教學模式進行調整與創新。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的音樂教學實際,就趣味引領下構建小學音樂課堂的策略進行論述,以供同仁參考,以期切實推進小學音樂教學的高質量改革[1]。
一、構建趣味音樂課堂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趣味課堂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音樂學習需求。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興趣愛好相對廣泛,趣味課堂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感受音樂的魅力。趣味課堂并不是簡單的游戲課堂,而是借助多樣化、靈活性的音樂活動,從多維度入手,選擇多樣化的音樂教學手段和方法,搭建多元化的音樂活動平臺,滿足小學生的多元化音樂需求[2]。其次,趣味課堂能夠推動小學音樂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音樂是古老的藝術語言,是推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助力。趣味音樂課堂包含了豐富的音樂資源、音樂活動形式,能有效完善低年級音樂教學形式,推進小學音樂課堂改革的進程。由此可見,小學音樂趣味課堂的構建對于學生的發展、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音樂教師要全面貫徹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從多維度入手,全面考慮音樂課堂活動,推進小學音樂趣味課堂的組織與實施。
二、小學音樂課堂上的趣味引領策略
(一)游戲引領,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不少學生是獨生子女,在家比較寵愛,沒有遇到過打擊,使得他們大都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分享,缺乏集體意識……為了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習慣,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特別是實施音樂游戲過程中,要結合這種情況,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為學習創造合作的條件[3]。
例如,教師教授《好朋友》這首歌曲之后,可以組織學生玩一個“兩人三足”的游戲,游戲規則為:兩人為一個小組,把兩人相鄰的左右腿綁在一起,然后共同完成5米競走,用時最短的一組獲勝。游戲一開始,很多小組都出現了爭執,都覺得自己的搭檔不配合自己,這個時候教師及時指導學生,讓學生要互相配合,才能順利抵達終點。這個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朋友的意義,明白了好朋友要互相幫助,不能互相批評,要團結一致,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二)創設情境,靈活開展教學
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在新型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教學主題和教學內容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以在增加音樂課堂教學趣味性、生動性與內容性的同時,讓學生們可以在多元的感知中和教師的引領下,進行主動的音樂學習與活動探究,切實優化課堂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組織學生們學習《小紅帽》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以視頻的形式和學生們一起觀看《小紅帽》動畫片節選,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豐富學生們對歌曲、歌詞內容的理解和認知。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適當預留出一些時間來組織學生們以“小紅帽”為主題,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情境表演。即引導學生們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并穿戴好教師事先準備好的表演道具(頭飾、衣服等),根據自己對《小紅帽》這一童話故事的原有認知、動畫內容的引領和音樂曲調的感知,進行音樂情境表演。以能夠表演出小紅帽去看外婆時的歡快與興奮、表演出小紅帽看到大灰狼扮演外婆之后的恐懼、表演出小紅帽和外婆被獵人救出之后劫后余生的喜悅等。從而在豐富課堂教學情境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其可以在參與表演的同時演唱出歌曲中的豐富內容與豐富情感。
(三)借助模仿表演激發參與意識
小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力、思維力、理解力和表現力,因而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些課堂活動。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音樂伴奏下的課堂戲劇表演,當然是簡易版的戲劇表演,讓小學生在開開心心地模仿表演中高高興興地參與活動、積極配合、主動表現、悅納音樂、接受教化、快樂成長。例如,音樂劇既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情節性,也有伴奏音樂、舞蹈表演和人物對白,因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頗受小學生的群體喜愛和積極參與。因此,教師可以將音樂劇表演納入音樂教學,讓小學生在開開心心的角色模仿中積極參與、主動表現。當然,教師要引導小學生模仿音樂劇中的某一片段,尤其是選擇小學生較為感興趣的經典部分。音樂劇模仿表演對于小學生具有較高要求。小學生需要具有較高的音樂感知能力、舞蹈表演基礎、情感感知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才能夠在音樂劇模仿表演中創設出良好的戲劇氛圍和藝術色彩。而較高的欣賞性和感染力,能起到豐富課堂活動、促進音樂認知、激發參與意識的預期作用。
(四)趣味活動,滿足需求
以往課堂中的音樂活動,樂器都比較單一。在多樣化的音樂活動中,教師將不同的樂器分發給學生,充分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可將碰鈴、三角鐵、豎笛、非洲鼓等不同類型的樂器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通過樂器合奏、伴奏等方式,創設音樂故事情境,充分挖掘學生使用樂器伴奏的潛力。合作活動中,學生可選擇自己擅長的樂器設計小組合奏樂曲,然后進行分享。在分享過程中,教師還能夠觀察學生的樂器使用情況,發現其特長與優勢,從而為后續的教學活動指明方向。
結束語
總之,趣味音樂課堂能夠展現出音樂課堂的魅力,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音樂活動需求,同時借助多元化的音樂活動還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音樂學習思維,進一步推動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亞紅.“趣味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藝術評鑒,2020(18):107-109.
[2]馬林碩杰.小學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0(18):56-57.
[3]倪婷.興趣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20(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