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群麗
摘要:分層教學根據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分層或分類實施教學,可以實現因材施教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入分層教學法,開展因材施教,通過合理分層,異步教學,最終實現數學教學全體學生同步達標,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有效方法
一、分層教學法的內涵
分層教學模式能對學生的知識準備情況進行深入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興趣等情況,在這個基礎上,來進一步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分為若干層次后,教師就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科學安排和開展不同內容的教學活動,從而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進一步獲得知識進步和能力提升。分層教學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本位和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和知識進行充分挖掘。
二、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優勢
分層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不同的差異與發展規律,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和優勢,它在覆蓋全體學生的同時,也注重和強調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將其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優勢非常顯著。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不僅能不斷地使學生感受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激發和保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成績,有效縮小學生之間的數學學習差距。同層次的學生和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都能進行相互幫助、合作、交流,提高自主探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集體主義精神等。同時,還能增進師生關系,使師生情感更加融洽。中國一般采取的是大班制教學,因為班級學生人數多,成績也良莠不齊,實施分層教學后,成績較差的學生也不會與數學教師產生隔閡,這樣可以營造出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保證教學活動順利、有序地開展,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此外,分層教學模式還能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與職業素養,最大限度地豐富和提高其專業知識與技能。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
初中生的自主意識不斷增強,個性發展已出現較大差異。在初中數學分層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分層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認知,分別從學生的心智、情感、環境等各個維度來對其進行分析,并結合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成績、態度等,將其分為A、B、C三個層次,即A層學生喜歡數學且成績較好,B層學生對數學感興趣但成績一般,C層學生數學學習較差,數學學習興趣低,學習態度不夠積極。在對學生分層時,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通過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數學學習態度,使其明白分層是為了促進不同層次學習水平的學生得到更好發展,并無任何歧視學生的意思,這樣,學生才能以正確和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分層教學中。學生所在的層次也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直處于不斷地動態變化發展過程中的,為了適應這種情況,教師要定期對已經劃分好的層次進行調整,綜合考量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從而使個性化教學得到落實,真正開展因材施教并且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實施學習目標動態分層
教師對學生課堂數學學習效果的預設,需要進行科學的設計,初中數學教育屬于基礎,主要是以基礎教育為主,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需要學習很多寬泛的基礎知識。為了幫助學生有目標地開展學習,教師要對學生情況的不同進行全面把握,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切合實際地構建相應的學習目標。當然,學習目標應當是動態發展的,高低始終,避免使學生產生望而生畏或不以為然的感覺。對學習目標進行分層,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明確數學學習的方向,有的放矢地去努力。教師可根據已有的學生分層情況,對學習目標進行分層。
(三)開展分層備課
備課是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環節,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前,需要備課充分,并在實際中做到真正的認真、細致,這樣教學才能有依據。先對學生進行分層,制定好科學的學習目標后,就要教師開展備課,重點要落實對學生的基礎差異性的關注,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備課也是有技巧的,教師做到提前準備,精心設計備課的內容,進行分層備課。
(四)分層布置作業
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也是對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評估及學生學習數學結果的檢驗和考核,對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讓每個層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都有所收獲,初中數學教師要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層次與能力,從基礎性、提高性與拓展性角度出發,采用分層布置作業的方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題量合適、難易適度的作業題。
(五)對課堂提問分層
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也是最直接的師生互動。科學有效的課堂提問,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實施分層教學時,初中數學教師也要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對課堂提問進行分層。例如,如果是溫故知新及基本概念的簡單應用,學生經過閱讀課本、認真聽講就可以回答,要將機會留給C層學生,幫助他們增強自信,感受到教師的關注,激發學習的愿望;如果是綜合性較強的問題,要結合所學內容整體進行思考才會得出答案,就可鼓勵B層學生進行回答,增強參與感,滿足他們被關注的需求;難度較高、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需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則留給A層學生進行回答,使其在問題中挑戰自我,提高數學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是初中階段重要性非常凸顯的基礎學科,學生在學習物理和化學的時候也需要用到數學知識,可見其重要性。新課標要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轉變,使課堂教學方式得到持續的創新和改革。分層教學模式是在結合現代教育理念形成的,屬于一種非常新穎且經過實踐證明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滿足不同類型、層次不同的學生學習需求,在教學中應用,對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和提高有積極意義。初中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地對分層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應用,開展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袁軒.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J].學苑教育,2021(03):27-28.
[2]謝邦娣.淺析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效果的提高方法[J].新課程,2021(02):86-87.
[3]陸新根.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踐[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1(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