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竹宇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中涉及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中容易遇到困難,為了加強教學效果,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特點,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明確差異化教學的含義及作用,結合數學教學現狀合理應用差異化教學方式,使數學教學能夠發揮出有效的作用,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初中數學教學;運用策略
引 言
初中教學中仍然有多數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即將自身作為教學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也難以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化特點,故在教學中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就會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而且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也會出現學習跟不上等問題.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差異化教學,使數學教學效率更加高效,以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
一、差異化教學的含義
由于學生成長的環境及自身的經歷不同,使得學生之間產生了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及實際情況,在采用差異化教學前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判斷,以選取適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差異化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引導學生的方式代替灌輸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內容,并且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出自主能力.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能力,將興趣愛好作為基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進行學習,并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作為目標,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加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1.學生處于被動狀態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課堂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教學中主導課堂,學生只需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根據教師講的內容進行學習,因此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的狀態.在傳統教學方式的長期影響下,大部分學生難以主動地掌握課程中的難點,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導致學習效率降低.
2.學生知識基礎不牢固
初中數學學習的內容與小學差異較大,難度也有所提高,在進行數學學習的時候,學生應運用數學思維來理解數學概念,在長期的被動學習狀態下學生的基礎及思維能力比較弱,不能理解學習中的難點,因此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產生不良影響.
3.學生缺少創新意識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常采用題海戰術進行教學,即課上教師帶領學生做題,課后學生自主做題.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會逐漸減少,還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難以激發出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習效率也會隨之降低,因此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三、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的意義
1.加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以加強教學效果為目標,為了提升教學的水平,教師除了需要深入了解教材,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及例題的意義外,還應把握好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能夠緊跟著教師的節奏.在新的教學方式下,教師需要將教材內容與多媒體相結合,使教材中的知識能夠更加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所學的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2.加強不同層次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
“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的開展能夠加強不同層次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可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國教育學家也提出了該看法.教師結合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快地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還應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能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借助分層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管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發揮出自己的能力,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加強教學效果.
3.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為了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目標,需要落實教學管理機制,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現今,在教師數量增加的趨勢下,教師隊伍呈現出年輕化的特點,大部分教師雖然有著較高的學歷,但是教學經驗不足,而差異化教學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通過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來改善教學效果,為了達到差異化教學模式的要求,青年教師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加強學習,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和知識,促使教學得到全面改善.
四、差異化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進行教學目標分層
為了在初中教學中發揮出差異化教學的作用,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的方式,設置分層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更快地鞏固自己薄弱的部分,提升學習效率.在分層前,教師應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依此制訂相應的目標,使學生能夠在層次化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學習數學.明確分層教學目標,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得到進步,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例如,學習全等三角形的時候,教學目標中要求學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能夠判斷全等三角形,并且能夠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將教學目標分成不同層次的內容,其中第一層次教學目標為簡單基礎組,可將目標設置為了解什么樣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掌握全等三角形概念及表示方法.第二層次的教學目標中,應適當增加難度,如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內容,學會圖形轉換,能夠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質進行基礎計算.第三層次教學目標應以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為主,如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通過實踐操作明確三角形的對應頂點、對應邊,分析三角形的性質,并感受圖形轉換的過程.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設置分層教學目標,不僅能夠使教學過程得到簡化,還能夠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2.采取多種形式結合的互動教學模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果課堂氛圍過于單一,會減少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導致兩極分化更加明顯.針對上述情況,教師應合理利用差異化教學方式,采用多種形式的互動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并通過有效互動活躍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在互動中積極思考,進而改善教學效果,使教學順利開展.在開展差異化教學方式授課時,教師可利用班級教學、個別教學、小組教學等形式,在加強互動性的條件下,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學習.在活動中,教師可采用合作的方式,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助實現加強學習效果的目的.采用互動的方式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同時,在互動中,教師應及時幫助落后的學生,使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避免加大學生之間的差距,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數學學習中有所收獲.
3.設計不同層次的課堂練習及作業
在布置課堂練習及作業的時候,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學習能力,使差異化教學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課堂練習與作業的布置對學生的學習有著一定的影響,要想實現差異化教學目標,教師不僅需要在課堂中使用差異化教學方式,還應在課下進行滲透,使教學的效果更加顯著,以提升教學水平.教師可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綜合分析練習及作業的難度,使其符合各層學生的實際需求.如教師可設置必做題目、選做題目及思考題目三個層次,學生可自行選做題目,在練習中加強自己學得不扎實的部分,有效地完成任務,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負數的時候,教師可要求基礎較強的學生進行拓展知識訓練,通過完成一些例題來加強學習的效果,而針對基礎較差及中等的學生,則應安排配套的基礎題目,讓學生在學習中鞏固基礎知識,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進而使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
結 語
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對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學習數學知識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能夠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快地掌握相應的知識.進行教學目標分層,采取多種形式結合的互動教學模式,設計不同層次的課堂練習及作業,均可在提升教學水平的同時,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呂亞瓊.差異化教學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對策探討[J].新課程,2020(23):150.
[2]施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更好運用差異化教學方法[J].內江科技,2018,39(5):148,157.
[3]沈紅星.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1):94-95.
[4]謝忠海.淺談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8(2):55.
[5]楊秋梅.差異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18(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