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導圖,從簡單含義上進行解釋,就是模擬人腦的思維模式,通過圖形遞進分布的形式傳遞邏輯結構。在初中復習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復習方法的指導與學習思維的優化,確保學生能夠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提升復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導圖;復習
思維導圖研究方法最早由英國人東尼·博贊提出。經過后續的發展,該種方法逐漸被運用于教學領域中,現代教材在課程章節的布置上也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思維導圖的理念,有助于學生在復習階段更好地理清理論內容的關聯性。初中數學在學科性質上屬于理論知識與實驗探究兩方面知識相結合的學科,學生需要在掌握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上,通過理論探究或者觀察分析等方式總結課程章節的主要知識點。該過程中往往遵循一定的順序或者邏輯思路,如何通過思維導圖使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也成為當前復習階段教師需要重視的教學工作之一。
一、思維導圖的相關概述
思維導圖具有明顯的邏輯分化或者遞進的特點,通過模塊化的有序分布,幫助使用人員進行邏輯思維的可視化,在此基礎上,也使文字類的理論內容通過凝練、簡化的方式呈現,可以較好地被記憶。具體特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具有明顯的中心主題。第二,中心主題可以被分化、被遞進關系所呈現。第三,在不同模塊分支上可以進行標注說明,使其整體更加詳細。第四,不同模塊之間能夠以多種思維方式進行連接,做到理論分析的進一步細化。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加強推進式記憶思維導圖的應用
在該種思維導圖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遞進+發散”方面的思維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在思維導圖設計上具有較為嚴謹的思維遞進模式。比如,在投影與視圖的復習指導過程中,由于該章節的理論內容涉及部分需要硬性記憶的內容,教師可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對課程理論內容進行相應的設置,使學生在分層、思維邏輯明確的理論內容設置上較好地理清相關知識。運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從不同思維角度進行課程理論知識的記憶。
2.課后復習階段的教學引導
在不同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復習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展開理論內容的深度教學,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需要學習和記憶的理論內容。部分教師在學生的教學指導工作中,沒有重視復習階段,僅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閱讀或者劃重點等形式進行復習,該過程中表現出的復習效果不佳。對此,在復習階段的教學管理工作上,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科知識的復習,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逐步建立獨立思考的習慣。
比如,在實數性質的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思維導圖的方式,使學生運用分層的形式逐步理清反比例函數的特性,可以通過不同模塊的內容劃分,使整體預習思路較為明確,相對于教材內容較為平白的闡述,思維導圖能夠較為明確、準確地呈現教材理論內容。在學生的復習活動中,為學生指出較為明確的預習步驟。
3.引導學生自主構建思維導圖
在前期的教學工作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事先設計好的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啟發學生明晰不同章節內容的復習思路,在后續的指導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從本質上看,思維導圖帶有較為明顯的個人思維特點,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散思維、復習知識點的一種輔助工具。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復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啟發學生根據個人的思維習慣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以便于更好地進行理論知識的記憶。部分教師在思維導圖的教學應用上,事先設計好思維導圖開展教學,而忽視該思維輔助工具的應用方式指導,學生在學科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思維定式,不利于學生理清知識點之間存在的關聯。因此,在后續的復習指導工作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司艷青.思維導圖在深度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21(Z2):62.
[2]楊小剛.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不同教學內容中的運用策略[J].新課程,2021(26):203.
作者簡介:張興富,男,漢族,2003年6月畢業于蘭州師專,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