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獻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課堂教學活動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從情境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模式創新、“對話式”教學、師生互動、創新教學內容、信息手段的輔助、多元化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引導,這些都是在實踐中探索,改革中總結,不斷優化整合得出的方法。
關鍵詞:情境教學;師生互動;信息手段;注重引導;方法創新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課堂教學活動一直在摸索中前行。我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主要從教學設計、情境創設、課堂提問、課堂對話、師生互動、創新教學內容、借助教學手段開展多元化教學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設計情境教學活動,創新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有效途徑,也是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的有效方法,能夠讓學生熱情地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層次思考。如在分數大小的比較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唐僧師徒在取經路上遇到一片瓜田,瓜田的主人很熱情,給了他們一個西瓜,悟空為了公平起見,提議將西瓜分成四份,一人一份,也就是1/4,八戒卻覺得自己肚量大,應該吃1/6,憨厚老實的沙僧于是給了八戒1/6,八戒吃著吃著發現不對,反而少了。同學們幫八戒分析分析,八戒是多吃了還是少吃了呢?”有了這樣一個情境,學生的探究欲望大增,紛紛開始討論起來,有的學生甚至開始在草稿紙上“畫”西瓜,有效投入學習中,數學教學效率大幅度提升。
二、添加“對話式”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內容
“對話式”教學是增強師生互動的關鍵,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例如,在五年級下冊“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聯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體和長方體、正方體類似。這種問題貼近實際,學生的探究欲望大增,有的學生會說:“桌子和椅子腳等都是長方體。”教師笑著點頭:“非常好,這位同學說得很到位,其他同學還有什么補充的嗎?”有了對這位同學的鼓勵,其他學生的積極性將會顯著提升,七嘴八舌開始討論起來,學生的語言表達意識空前高漲。如果學生遇到不太容易理解的部分,教師可以微笑著說:“遇到不懂的部分不要著急,同學們可以盡情提出來,老師幫你們解答。”這樣帶著指導的積極鼓勵,讓學生有一種來自老師的肯定感,更加自信,更加敢于互動,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對話,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激發其學習興趣。
三、借助信息手段,多元化展示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同樣是新課標背景下應用最為廣泛的教學手段之一,能夠讓教學方法多元化,教學內容多樣化,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如在六年級上冊“位置與方向”的教學中,學生通常難以對位置進行精準描述,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在學生對知識體系有完整的把握后,為加強和學生之間的對話,可以提問:“同學們,生活中常見的方向有哪些啊?”一些昏昏欲睡的學生立馬就來了興趣,紛紛舉手回答道:“東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教師這時候再接著說:“同學們總結得很到位啊,那現在老師這里有一把尺子,同學們可以用語言對它的位置進行具體描述嗎?”學生一聽,立馬來了興趣,紛紛大聲說道:“在正前方,離我三米!”或者“在我左前方,離我五米!”通過這樣一種多媒體、教師和學生的三方協同,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激發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激發和同學、教師互動交流的積極性,全身心投入課程學習中。
四、構建合作探究課堂,加強生生互動
合作探究同樣是當下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手段之一,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增強探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促進學生綜合成長的有效路徑。如在“長方體”的教學中,小學生在以往已經對長方形有初步認識,教師這時再提出開放式討論性問題:“同學們回憶一下長方形的性質、周長和面積公式,看看本堂課有什么新發現?”在提出問題后,小組間通常會踴躍交流,并開始分工,一些學生開始查閱資料,一些學生開始在草稿紙上寫出公式,課堂氛圍得以活躍,學生的探究能力、協作能力也在此過程中形成。
五、總結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數學教師要深刻意識到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體系,積極采用情境教學、游戲教學、信息技術教學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發散學生的思維,進而全面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明標.如何在小學數學中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8(2).
[2]孫莉.關于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8(7).
[3]何光會.小學數學常見教學問題及其解決對策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8).
[4]陳堅.淺析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