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萍
摘 要:小學是學生開始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也是黃金階段,在小學應該重視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針對如何開發小學校本課程及其實施策略進行研究,并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小學校本;課程開發;實施策略研究
一、開發小學校本課程的現狀
1.教師的能力和時間有限。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現在很多學業優秀的年輕人對投身教育事業的熱情并不高漲,現有的教育工作者不但數量少,而且很多老師的教學能力并不突出。開發小學校本課程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需要長期鉆研和付出,目前大部分老師只能應付自己的本職任務,并沒有精力和能力去承擔額外的工作,況且這項工作并不容易。
2.開發思維受限,脫離實際。一項課程的開發需要很多人員的積極配合,首先需要上級部門制定目標,然后一層一層予以執行。在這一系列的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設定的開發目標并不符合現實的需求,了解需求的一線老師沒有決策權,而有決策權的領導并不了解現實的需要,領導決定開發的思維往往會受到以前經驗的限制,不注重聽取一線教師的經驗,所以經常會出現開發出的課程并不受歡迎,反響一般。
3.開發過程受限頗多。課程的開發首先需要財力、物力的支持,另外最重要的是對版權的保護,這些都是非常重要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對于經濟實力一般的學校,根本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持開發小學校本課程,也沒有足夠的人員配置去研究版權,開發新的課程。
二、開發小學校本課程的建議
1.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開發老師校本。開發校本課程,需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培養優秀的老師,積極引進優秀的教育人才,高素質的教育人才可以在開發小學校本課程的過程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學校一定要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另外,要根據老師不同的特點和素質,安排老師進行不同的工作,以此做到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校本課程的開發效率。
2.依托課題開發小學校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都會根據手中的教學大綱和不同的教學課題進行教學,大綱中的教學課題是教學內容的重中之重,所以老師都會著重研究大綱課題,在開發小學校本課程時,可以從課題出發,針對課題有目的性地開發校本課程,這樣可以大大節省開發時間和前期的準備課題工作,同時這么做也可以鍛煉老師的課程開發能力,有利于培養老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另外,根據課題開發出的校本課程也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自主學習性,同時學生可以根據新的校本課程了解課本課題之外的知識,開闊他們的眼界,激發他們的自我探索性和實踐創新性,從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老師的教學深度,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3.根據教材開展實踐和綜合性活動。在開發小學校本課程的時候也應該根據學校不同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要求,城市的小學可以根據教材上的教學目標多進行實踐性探索,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地根據教材內容讓學生聯系自身實際,在平時的生活中、圖書館內、科技館內等進行書本內容的實踐探索,從而讓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而農村地區的學生對于科技類的探索沒有足夠的條件,但是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和生活環境,多進行戶外探索,多和自然接觸,在自然和生活中理解書本上的知識,體會教材中的關鍵內容,讓學生學會自我探索,學校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平時在生活中的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上面分析,我們了解到了開發小學校本課程現存的問題和困難,也根據這些困難有針對性地結合學校自身實際情況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從而讓小學都能開發校本課程,并且能夠進行有效的實施和探索。希望通過這些措施,小學都能開發出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校本課程,收獲更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從而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進而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我國基礎教育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斌.關于中小學開發校本課程的幾點思考[J].教育革新,2013(4):41.
[2]魏云燕.淺談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問題和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19(28):1.
[3]白玉萍.談小學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策略[J].甘肅教育(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