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木園
【摘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在教學各個環節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既是新課改的最終目標,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也需要進一步深化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創新教學方式。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級數學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的教學為例,對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培養進行討論。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不等式的應用
一、 引言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與更新,當前我國各個階段的教學目標也發生了轉變,基本已經實現由過去以知識成績為重向如今以思維能力為重的轉變。數學是初中重點學科,也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和邏輯性,不少學生在數學學習之路上感到困難重重。由此,雖然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絕大部分教師的共識,然而在如今的初中數學課堂實際教學中,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仍然難以形成。所以當前對如何將核心素養教學滲透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如何將核心素養體現在每一種教學方法中等問題進行探究,對于指導當前初中數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二、 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 激發興趣,轉變課堂主體
在過去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節奏、教學內容全由教師一人掌控,學生難以在課堂中得到自主學習的機會,課堂整體呈現出缺乏靈活性的特征,學生也對數學學習、科學探究缺乏必要的興趣。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首先就得使學生樂于課堂、勤于思考,在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激發學生創造力。
教學不等式的應用前,在本單元前幾節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性質。本節課學生主要學習如何運用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在帶領學生簡單回顧不等式的基本知識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提升學生興趣:假期馬上就要到了,老師計劃為同學們訂購假期作業(由于話題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在聽到這個消息后馬上反應就很激烈),接著老師繼續陳述:書商定價24元,但老師猜測進價可能是15元(這時學生紛紛喊著不想要假期作業),教師可以承接學生的訴求繼續創造問題情境,老師也認為定價太高于是決定去跟他講價,這是書商想多少還是得賺10%才行,那同學們算一算,按照書商的心理預期,咱們的假期作業最便宜可能會是多少錢?
(二) 增加難度,提升數據分析能力
數字、運算符號、未知數、等量關系始終伴隨學生初中數學學習的始終,而要抽絲剝繭找出復雜現象中關鍵的數量關系,則需要數學對數據產生較高的敏感度。在帶領學生進行平時訓練時,教師也可以有意使課堂練習中的數據適度復雜化,干擾學生的思路,訓練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例如在上述書本定價問題中,教師繼續補充條件:如果一次性購買50本以上,書商可以讓利20%。更多的數據使得題目看似條件更復雜,但實際并不影響等量關系,在這一問題情境中,補充條件中所蘊含的數據并沒有實際運用意義。
以往很多同學在看到題目中密密麻麻的數字時常常就亂了思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做好數據的收集和記錄,必要時也可以采用表格進行分析,準確提煉出題目中關鍵性的數量關系。
(三) 細節入手,提升思維嚴謹性
數學結論嚴謹性與客觀性都很強,一點點的計算偏差或者是細節遺漏都有可能導致結果的偏差。尤其是在數學知識的應用中,學生更應該綜合考慮具體情境中的實際情況,保持客觀理性的思維,養成嚴謹的思考習慣。以課本9.1.2例2為例,在長方體容器中注水不可能為負值,所以取值范圍應該加上大于等于0這一條件。
(四) 分類歸納,提升思維邏輯性
在學習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所學知識進行分類歸納、繪制思維導圖,將腦海中的知識再次梳理一遍,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對章節內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自己的思維框架,使知識更加條理化、邏輯化。例如在學習完不等式與不等式組這一章節后,可以將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分別作為思維導圖的一級分支,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一級分支后,再以概念、解法、解集分別梳理相關知識,鞏固知識。
除了形成基本知識的思維框架外,為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教師也要組織學生以多練習、多歸納的方式總結學習過程中的不足,提高自省意識,這樣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與提升。
三、 結束語
核心素養的提升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對學生發展的最終要求,因此初中數學教師也要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對課堂進行必要的改革與創新,敢于突破應試教育的枷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及興趣得到有效激發,在數學學習中收獲嚴謹的思維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使課堂知識在生活中也綻放光芒。
參考文獻
[1]王永杰.探究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7):47-48.
[2]李波.初中方程(組)與不等式(組)知識教學策略分析[J].智力,2021(11):123-124.
[3]陳瑜.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A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