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盛妮?
【摘要】目前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大部分不達標,存在筆順不正確、字跡潦草、錯別字較多等問題。而且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教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師在授課過程之中頻繁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黑板上對于漢字的書寫不斷減少,不能很好地發揮示范作用。文章對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多元培養策略進行了梳理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漢字書寫;培養策略
一、引言
當今科技不斷發展,信息技術逐步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在很多領域,電腦打字已經替代了手寫,不僅是小學生,就連部分成年人也出現提筆忘字的狀況,所以學生對于漢字書寫的興趣逐漸變低。為了改善這一狀況,國家提出課程改革,將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與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納入到了課程改革的目標中。為了實現這一教育目標,教師就要對學生的漢字書寫過程進行仔細觀察,分析小學生在漢字書寫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
二、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較差的主要原因
小學生剛開始學習漢字書寫會存在許多問題,首先是書寫姿勢不正確。正確的書寫姿勢是進行規范漢字書寫的主要條件,而小學生書寫姿勢不規范,主要是握筆姿勢不正確,要么手離筆尖太近,要么握筆太過靠后,這樣就會使手指對筆缺乏掌控力,對于漢字書寫的穩定性與書寫力度都會造成影響,從而使寫出來的字跡不是太重就是太過潦草,字跡不清晰,并且小學生會因為長時間的不正確發力造成手指關節損傷。另外,小學生的書寫坐姿也存在問題。想要規范漢字書寫,首先要保證身體坐直,前胸與桌面要保證一拳的距離,頭部要微微下傾,雙臂則要自然地放置在桌面上。現在部分學生在漢字書寫過程中會習慣性地趴在桌面上,或者傾斜著身子進行書寫,由于身體歪斜,慢慢地養成不良習慣,導致寫出來的文字都是歪歪斜斜的,很難做到“橫平豎直”,并且這種不正確的坐姿會對小學生的視力與脊椎骨骼發育造成影響,容易引發學生近視與體態發育不良的嚴重后果。所以學生的書寫姿勢不正確是導致學生漢字書寫不達標的重要原因。
其次,由于書寫的過程比較單一枯燥,沒有太多的趣味,因而學生對于漢字書寫不像學習其他學科一樣感興趣。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性格活潑好動,沒有足夠的耐心,難以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力,所以不能夠很好地完成漢字書寫。學生對漢字書寫沒有足夠的興趣,就不會按照教師教授的方法進行書寫,只希望能夠盡快完成作業,所以在書寫的過程中盲目圖快,造成錯別字頻頻出現,字跡也十分潦草。長此以往,學生就逐步養成了不良的書寫習慣。并且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在以后的書寫過程中就算想要逐漸規范書寫習慣,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回原來的樣子。學生對于書寫不感興趣會產生抵觸心理,書寫能力更加難以提高。
再次,筆順對于學生的漢字書寫規范也很重要,但是有的學生書寫的筆順難以觀察。小學生在進行漢字書寫的時候,主要是通過模仿漢字的外觀進行書寫,對于漢字的筆順往往不會重視,導致寫字變成畫字,只要漢字的外觀正確,就不會考慮正確的漢字書寫筆順,對于漢字書寫過程中的橫撇豎捺更是不會認真了解,這樣的漢字書寫沒有任何美觀可言。有些學生還存在著嚴重的倒插筆現象。比如遇到類似“困”這類字時,通常會先把外邊的“口”寫出來,之后再對內部的筆畫進行填充。這樣先把字固定死,想要調整內部文字的大小就成了問題,寫出來的字也就談不上美觀了。如果學生將錯誤的筆順當成一種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漢字的結構錯誤。而漢字結構是復雜的,每一個漢字都有其特殊的形體結構,只有有效掌握基礎的筆畫順序,才能夠將漢字書寫得規范與美觀。
三、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首先,正確的漢字書寫姿勢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幫助學生矯正漢字書寫姿勢之前,先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坐姿,之后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與握筆部位。教師在糾正學生漢字書寫姿勢的過程中要做好示范,幫助學生找到正確并且舒服的姿勢。首先身體要坐直,書本放平;然后眼睛要高于書本一尺左右;最后要保證桌子的邊與胸口保持一拳的距離。這樣不僅能夠做到漢字書寫規范,而且能夠保護眼睛,防止出現近視問題。
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給學生講不正確的書寫姿勢所帶來的危害,例如長時間的不當坐姿會造成近視與身體佝僂。教師可以讓學生同桌之間相互監督,相互糾正。在糾正學生漢字書寫姿勢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對于寫字姿勢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要反復引導。并且,教師要與家長做好及時溝通,讓學生不光在學校保持正確的漢字書寫姿勢,在家里也需要家長做好監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漢字書寫姿勢。
其次,筆畫順序作為漢字書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好漢字書寫的重要一環。教師在進行漢字書寫教學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善于模仿的特點,開展漢字結構與筆畫順序的模仿訓練。學生對漢字書寫的印象主要來源于教師的書寫步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進行板書,在板書過程中著重強調漢字書寫的筆畫順序,加強學生對漢字筆畫順序的記憶,讓學生在不斷仿寫過程中加深理解,提升學生的漢字書寫規范水平。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小游戲來加強學生對筆畫順序的練習。
例如,教師在講解‘是字的時候,可以將這個字的筆畫拆開,打亂順序,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哪位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能夠按照順序快速組合正確就算獲得勝利。在游戲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完整仔細地展示將“是”字進行拆分與組合,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步驟進行練習,加深學生對漢字書寫筆畫與結構的認知。
再次,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具備充足的興趣才會進行自主學習,才會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因此,教師要圍繞著學生的興趣點開展教學。教師可以組織多元化的書寫活動來激發學生對漢字書寫的熱情。在組織活動之前,教師要巧妙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渴望得到表揚的心理,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進行漢字書寫,不斷加深對漢字的認知,為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活動的內容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一場漢字書寫規范比賽,比賽內容是在最短時間內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書寫完成,規則是保證字體美觀,在書寫過程中要保證書寫姿勢正確,并且筆順不能出現錯誤。對于獲得第一名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并適當給予一些小獎勵,同時要對落后的學生給予鼓勵。教師可以將每次活動中的優秀作品掛在教室墻壁上進行展示,讓其他學生進行欣賞,可以極大地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為了榮譽努力進行漢字書寫的練習。教師可以在比賽過程中對每名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分析每名學生的問題所在,并及時進行糾正指導。教師可以將學生不同時期的書寫作品收集起來,等過一段時間之后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有了較大提升,再與之前的書寫作品進行對比,讓學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對漢字書寫的熱情與興趣,培養學生對漢字書寫的自主性。
教師除了組織有效的漢字書寫活動之外,還要將漢字的規范書寫進行強化擴展。教師可以通過對漢字的有效講解或者通過成語解析等說文解字的方式,讓小學生在進行漢字書寫前充分了解每一個漢字背后所隱藏的含義,從而讓學生對漢字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知,這樣學生才會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漢字的規范書寫。
最后,在對學生進行漢字書寫能力的培訓中,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墻與班級板報等方式,營造良好的漢字書寫氣氛,可以通過讓學生對板報輪流書寫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并鼓勵學生多了解、欣賞優秀的書法作品,讓學生深入認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地給學生講述古代書法大家的作品以及古人對于漢字書寫的癡迷,給學生講解甲骨文、象形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文字的時代變遷,讓學生在文字的海洋中受到感染與熏陶,使學生端正漢字書寫態度,幫助學生建立規范的漢字書寫習慣。
提高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不僅能夠讓學生寫一手漂亮的文字,而且能夠培養其專注力、記憶力與思維拓展能力,從而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學生漢字書寫規范,從長遠的角度來說,關系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四、結語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這三個古老國家的文化已經消逝在歷史的塵埃中,只有中國文化歷經幾千年一直傳承至今,并一直處于欣欣向榮的發展階段。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至今,漢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漢字作為中華文化傳承幾千年的重要載體,一直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重要文化符號。當今社會科技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在各領域不斷滲透,使漢字的地位逐漸受到沖擊。現在有許多人可以輕易地閱讀文字,但在書寫時經常提筆忘字,不知如何入手。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是未來社會的整體素質。為了讓優秀的漢字得到有效傳承,就要從學生抓起,提升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使學生規范地書寫漢字,深刻認知每個漢字所蘊含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孫紅玲.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試題與研究,2019(35):140.
孟曉艷.培養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能力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82,87.
王杜花.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課外語文,2016(0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