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翠
◆摘? 要: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一方面需要教師的勤奮努力,在教學中不遺余力地鉆研教材教法,以保證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教學服務;另一方面依靠的是教師的智慧,優化教學設計和教學途徑,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質,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而預習是學生執行任務中的一個基本項目。借助對該項任務的進行,可以促進學生提前對新專業理論做出初步的認知和總結,還會促進學生在此項任務執行中意識到本身的思想誤區或學習上的短板。本文就課前預習的應用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課前預習;小學數學;數學教學
1小學數學中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在小學數學中,課前預習階段要被學生重視。學生要將一門學科學好,老師經常講的方法是三步走:第一步:課前預習;第二步:上課認真聽講;第三步:課后復習,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生在上一節新課之前,很多學生沒有養成好的習慣,跳過課前預習這個階段,直接跳到了第二步驟,導致在上課的時候,有的相對較難的知識點就聽不懂。所以,想在課前預習階段使用小組合作模式,要增強學生的課前預習意識,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再說,對于小學生來說,課前預習的資源非常多,并且小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好一些,要實施課前預習比較容易。
2課前預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1傳授預習方法并優化課前預習
教師在保證學生都進入到預習環節時,也應需要保證學生都能夠充分了解高效預習的方法。助力學生的知識探索過程進一步體現高成效,促進學生在高效預習的前提下,逐步強化本身自主學習技能,為新課節的高效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在此環節,教師需要充分發揮本身作為課堂引導者的職能,講解預習方法,促進學生進一步深切意義,意識到預習的現實效用。比方說在預習規劃環節,教師就需要持續遵循層次化思想和模式。在項目和難度上體現相應化,不能過高或過低。須結合學生條件和學情施以層次性規劃,促進學生能夠根據本身條件和學情自主確立預習項目,助力學習目標的實現,助力學生的正向化、民主化發展。那么在具體預習時,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高效率預習的方法。也就是說,先從整體角度對預習部分進行泛讀、將所遇到的難、易點備注好,對所備注的難點做出深透化剖析和總結,多次解讀,然后再對指定文本部分做出特殊備注。在新課節教學活動中,向教師請教或深化聽取教師的答疑解惑。如此一來,學生的知識結構就會進一步趨向完善,最小化錯題或誤差的可能性,助力預習項目的全面升級。
2.2合理布置任務并優化課前預習
教師在具體的預習規劃和任務設置中,就需要結合新課節知識要點和所要確立的講解模式、學生學情等,進一步條理化、相應化預習項目,以此對學生施以科學的思想引導,助力教學質量和成效的明顯增強。比方說,教師在為學生對“分數的基本性質”方面的知識進行答疑解惑前,就需要為其安排下達任務。可以任務單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發布,讓學生在預習當中按部就班的進行完成,讓學生的預習效果得到真正的提高。比如,對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理解和掌握。可以借助分數性質劃分指定分子或分母大小不變的數。我們都知道,小學階段學生的思考能力發展還都處在初期。在該時期,教師為其所確立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也自然會具有關鍵性。這還需要為學生指明清晰的預習點,防止學生在預習中表現出專注力弱化、籠統閱讀的現象,促進理想中預習成效的實現。借助對這種導向模式的運用,會明顯促進學生在具體環節知曉本身的預習點,防止存在不合理內容選擇或認知上的偏差,進而促進學生預習成效的進一步體現,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3借助微課引導并優化課前預習
在近些年來的教學工作中,信息技術被普及到。在諸教育教學項目中都體現出了充分運用,也體現出了無可替代的現實效用。因而在具體的預習環節,教師也應當借助對信息技術的運用營造翻轉課堂式的教學,借助信息技術支撐,融入微課件,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率預習,促進學生具體預習時能夠充分領悟到教師的適度思想引領,進而使預習效用得到最大化體現。比方說,在為學生介紹“分數加減法”時,教師就須向學生做出整體架構上的說明。其間教師可所說明的內收錄為小短片,在收錄環節結束后,教師再對短片內容做出剪輯和整理,最終形成最有價值的參考資料。使學生在具體預習環節體現快捷化、輕松化,進而則明顯強化學生的預習成效。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須結合學生在預習時總結出的難點、要點做出相應的答疑解惑。進一步體現學生和教師各自的主體地位,以此充分體現信息化預習無可替代的現實效用。
2.4加強老師的引導作用
老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整個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是小組合作這部戲的總導演,要安排好演員的“導”和“演”兩個部分;教師要心里特別明確學生不能一味地依靠老師的灌輸,小組合作中每個學生必須承擔的學習責任,分工明確,將責任落實到位,使每一位學生打起精神,認真參與到預習學習中來,將小組的問題當作自己的問題來解決,小組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而預習能保證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對所學到的知識做出相應整理和練習,助力學生知識結構的完整,即成效性較訓的學習模式。因而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就應將預習項目效用充分發揮,促進學生對預習環節進一步看重,從而為小學數字教學的優質、高成效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行前,將預習作為學生學習任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助力學生強化自主探索知識的自主習慣和能力,促進學生取工補短,并進一步完整化知識結構。因而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就需要對預習項目進一步重視,相應性安排學習任務。通過微課模式的運用,來對指定課節知識進行深化領悟,對學生講解高效化預習的措施。借助這種模式的運用促進課前預習項目全面升級,保證學生從中體現更加深透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李西藹.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J].中國農村教育,2020(02):104-105.
[2]連桂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26.
[3]劉彩霞.小學數學教學課前預習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0):244.
[4]李興容.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前預習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