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美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教學模式已逐漸被替代。教師要根據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要求,制定更為有效的優化措施,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結合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探究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期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小學語文? 創新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填鴨式”為主,即教師進行知識傳授,學生被動接受。實踐表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借助多媒體技術,能夠使學生有效掌握課堂知識,并充分吸收所學知識。隨著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深入,各校紛紛構建多媒體課程,幫助小學生有效吸收語文知識,以此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創新教學模式
多媒體技術在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新的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無論是小學語文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內容都相對簡單,但是多媒體技術涉及的領域與內容相對龐大,導致部分教師不能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小學語文課本與學生應吸收的知識相脫節。針對多媒體技術的逐步普及和具備的功能性,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將其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中,教師都可以利用遠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有效完成預習與復習環節。在課后遇到問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向教師申請幫助,以此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構建分組教學模式,進行分角色朗讀,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技術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現如今,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甚至有的教師在課程結束后沒有在黑板上寫任何內容。小學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對漢字的認知與書寫具有較高要求,所以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綜合潛能,將課堂交給學生。
小學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輔助功能。如在語文課文朗讀過程中,以往學生會在教師的帶領下朗讀,借助多媒體技術后,學生可以根據多媒體進行朗讀,使學生能夠更加情感的朗讀。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合作與幫助的機會,拍攝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并借助幻燈片的形式播放出來,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積極引導學生
教師要推翻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課后,教師可以通過聊天群發布學習任務,在建立學生群的同時,還可以建立家長群,及時回饋各方的意見與建議,教師可以在群里通過提問的形式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學習的重點,如學生問題,可以在群里第一時間進行解決與探討。
多媒體教學將學生作為中心,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及時引導、幫助學生,將學生的課后學習與課上進行統一管理。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還要充分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
隨著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日益普及,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為小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環境,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并借助多媒體技術,使學生能夠利用現有的資源條件進行學習,通過趣味學習,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總而言之,教師要構建完善的多媒體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全面的信息化學習平臺,為日后小學語文整體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史先慧.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分析[J].課外語文,2016(20).
[2]曲明姝.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狀況研究[J].才智,2017(6).
[3]趙俊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及制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3(26).
(作者單位:贛縣區茅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