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張芙蓉
摘要: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應用能力,既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數學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應用規范性數學語言表達數學知識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 語言應用
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性知識學科,學好數學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教會學生運用數學語言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一個主要途徑。新課程改革提倡素質教育,所以數學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發展,以社會發展的視角看待數學教學活動,并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努力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能力,以促進學生實現跨越式全面發展。
一、發揮教師榜樣作用,正確使用數學語言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他們會在數學教師規范使用數學語言中受到潛移默化影響,跟著教師學說數學語言。因此,在組織教學語言時,數學教師要盡可能地運用數學專業術語,并用數學語言講解數學知識。如在講解數學概念時,教師切忌應用不規范的數學語言,如數位和位數、除以和除,它們是數學教師常用的數學語言,但其中就有不規范的語言表述,數學教師應該使用“位數”或“除以”這樣的規范性數學語言進行表述,而不能使用“數位”或“除”這樣的非規范性數學語言。如果教師經常使用非規范數學語言,將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學實踐證明,如果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較弱,既不容易理解數學知識,又會影響學生數學思維的樹立。隨著學生年齡的逐步增長,他們面臨的數學知識越來越多,涉及的規范性數學語言也越來越多,如果學生不能養成正確的數學語言表達習慣,就會造成他們對一些數學知識的誤解,不利于學生學好數學知識。
二、創設良好氛圍,讓學生想說
數學學科的教學,不僅是在傳授數學知識,還是在培養學生使用正確語言表達數學知識的能力,這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一個基本要求。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又可以順利實現教學目標,所以數學教師要端正教學思想,不能以為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而要以數學學科教學為載體,承擔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責任。
如在教學“圖形運動”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將圖形運動的幾種形式,以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各種案例,形象而逼真地向學生進行展示。這樣,有效創設教學情境,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想說的興趣。數學教師可以對照圖形,先進行規范性數學語言介紹,向學生說明圖形幾種運動的狀態,即平移、軸對稱和旋轉。然后,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按照自己的語言表述,說明圖形幾種運動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學生將“平移”說成“移動”,將“軸對稱”說成“對稱”。面對學生這樣的語言表述,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自己糾正表述語言的不規范性。
三、留下一定教學時間,訓練學生敢說和會說
當現代教育技術引入數學課堂教學以后,為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保證,教師能節省出一定的課堂教學時間。那么,如何利用被節省出來的課堂教學時間呢?筆者認為,數學教師不要一味地讓學生完成數學作業,或進行知識拓展教學,而是給學生留有一定時間,訓練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不要以為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訓練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一種時間上的浪費。
如在教學“表內除法”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道應用題:“共有24人,需要使用6臺電腦,平均幾人用一臺電腦?”學生進行列式計算,并讀出自己的列式,教師觀察學生是說“24除以6”,還是說“24除6”。如果是前者,是規范表達;如果是后者,教師就需要進行糾正,但也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
綜上所述,訓練學生應用規范數學語言表達數學知識與概念,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思維,增強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錦霞.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能力的培養舉措淺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7).
[2]陳夕忠.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三種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9(8).
[3]劉銘新.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J].學習與科普,2019(7).
(作者單位:蘭州市城關區雁北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