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曉玲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育基本形態產生了巨大轉變。在新課程理念的影響下,現代數學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要想更好地發揮新課程理念的重要引導作用,教師必須創設大量有效的教學情境,充分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深層次成長。本文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師創設有效教學情境,促進數學課堂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情境? 課堂發展
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契合教學內容、學生認知規律,以及學生的心理特征,將學生的認知流程適當地設置在指定環境中,創設出滿足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自主地融入學習活動,促進學生思維認知能力的成長與發展。筆者認為,在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運用以下教學策略。
一、強化對數學課程理念的理解與認識
新課程理念的推陳出新已經歷了較為長久的時間,是現代教育的指路燈,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新課程理念對現代小學教育的要求是充分契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經收獲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著手,創設出更開放活躍的、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觀察、猜測、交流、質疑等情境中,體會數學知識的誕生、發展歷程及其最終形態,并在此過程中,與數學知識近距離接觸,獲取充足的情感體驗,感悟數學知識擁有的力量,感悟生活實際,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識。
二、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
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為,學生是否能夠獲得嶄新的知識信息,并形成全新的知識架構,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具有極為密切的關聯,更與學生的成長息息相關。數學知識具有較為明顯的邏輯性和系統性特征,幾乎所有的知識都是建立在學生前期已經獲得的知識儲備上,所以切實有效地了解學生已經獲得的知識儲備,是教師創設科學有效的教學情境的前提,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實現知識轉化,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如在教學“異分母的分數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復習之前學習的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的知識,然后要求學生計算? ? ? ?,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儲備進行計算,最終無法獲取正確答案。這時,教師可以順水推舟,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通過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相對較小,注意力常常會被各種外界事物吸引,所以數學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為他們創設出更開放活躍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在生動趣味的情境中掌握知識,形成更深刻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演示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在超市中購物的情境:“學生去超市中購買物品,分別要買走一塊價格為一元的橡皮和三支價格為一元的鉛筆,假如學生有十元錢,在購買完上述物品后,還剩多少元錢?”這種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意識,促使學生有效融入數學世界,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游戲情境是教師與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法,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以飽滿健康的狀態融入學習活動。如在教學“倒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出“猜數字”的游戲情境:“同學們,現在老師要說個字,請大家仔細思考這個字倒過來是‘上與下‘干與士……”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游戲,在頗具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中,有效滿足了學生的求知需要。
四、通過生活情境提升教學成效
心理學研究專家認為,如果學生學習的知識與他們日常生活存在極為密切的關聯,那么,學生通常會投入較多的精力,不僅能夠快速掌握知識,還能夠形成極為深刻的記憶。反之,如果學生學習的內容和日常生活的聯系不密切,那么,學生很有可能產生陌生感,難以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層次的理解。面對此種情況,教師必須適當地改善教學內容,盡可能添加符合學生日常認知的教學案例,創設生活化情境。
參考文獻:
[1]謝崇德.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名師在線,2020(2).
[2]郭敏.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9(50).
(作者單位:安徽省太和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