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琴
摘 要:戶外體育中師幼互動關系的動態發展,對于幼兒園戶外運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幼兒園當前戶外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問題的調查、歸因、分析,為該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實踐性、參考性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戶外活動;師幼互動;調查分析
一、問題的提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觀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1]。幼兒園教育活動中良好的師幼互動,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和諧發展。因此,戶外體育中師幼互動關系的動態發展,對于幼兒園戶外運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對我園當前戶外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問題的調查、歸因、分析,為我園戶外體育活動開展提供實踐性、參考性的構建策略。
二、調查的對象和方法
1.對光明幼兒園不同年段的25名教師進行調查。
2.以問卷調查表的方式進行。
該問卷共設計了7個問題,分別從師幼互動的類型、形式、影響因素、原則、指導策略、活動延伸等方面進行調查。(調查表略)
三、結果分析
1.戶外活動的形式有哪些?調查顯示:
(1)100%的教師選擇“集體活動”“小組活動”“生活中的運動”及“親子體育活動”。(2)70%的教師選擇“區域活動”。(3)95%的教師選擇“晨間鍛煉”。
調查結果說明我園教師在戶外活動中能針對幼兒的學習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滿足幼兒多渠道參與鍛煉的需求,以此激發幼兒積極參加運動的興趣。自由放松的晨間鍛煉也受到絕大多數教師的認可,對于開展區域性的體育活動還需進行合理的創設、規則與實踐。
2.師幼互動的類型。(發起者)
(1)100%的教師認同師幼互動的發起者有“教師”。(2)79%的教師認同師幼互動的發起者有“幼兒”。
這意味著我園教師對師幼互動的內涵理解基本是正確的,師幼互動實質上是一種雙向的交流,體現發起與反饋的關系,如果僅有發起而沒有反饋,或是僅有反饋沒有發起,那么這種單向信息輸出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師幼互動,幼兒教師能正確開啟師幼間的互動和正確應對幼兒開啟的師幼互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3.影響師幼兒互動的因素有哪些?調查顯示:
(1)100%的教師選擇了“幼兒個人因素”和“教師個人因素”。(2)90%的教師選擇了“客觀環境”。
了解影響師幼互動的因素及其對師幼互動的影響,對利用師幼互動來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客觀環境”對師幼互動的影響和作用,少數教師認識不夠充分。
4.師幼互動的原則,調查顯示:
(1)91%教師選擇“發展性”“差異性”。(2)96%的教師選擇“平等性”。(3)70%教師選擇“公平性”。(4)50%選擇“溫暖性”。
師幼互動中“發展性”原則體現開啟或應對師幼互動時,都要以促進幼兒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差異性”中遵循不同的互動個體采取不同的互動策略措施,進而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遵循“平等性”,在師幼互動中才會以真實的自我出現。“公平性”原則體現教師能否公平對待每一個幼兒。在師幼互動中“溫暖性”包括教師對幼兒的溫暖、接納、尊重、支持、保護、回應等。統計結果表明每個教師遵循的原則各有側重和差異。
5.師幼有效互動的指導策略?調查顯示:
(1)96%的教師選擇了“自由寬松的環境”。(2)100%的教師選擇了“平等的師幼關系”。(3)91%的教師選擇了“游戲本體的價值”。(4)75%的教師選擇了“材料的作用”。
通過自由、輕松的師幼互動,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系,教師重視材料的暗示和積極的刺激,挖掘潛在的教育價值,遵循幼兒以“游戲”為主的學習和生活方式,讓師幼互動變得順暢和充滿快樂,并以此獲得新型的師幼互動關系。
6.戶外活動結束后,您一般會做哪些事情?調查顯示:
(1)100%的教師選擇“進行總結和自我反思”。(2)70%的教師選擇“就活動開展情況與其他教師進行研討交流”“將活動內容繼續拓展”。
教育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推進的過程,教師要勤于進行自我總結和自我反思,善于互相學習和交流,才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四、思考與建議
鑒于師幼互動調查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做如下調整:
1.開啟相關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雙模形式,鼓勵教師有意識地去關注師幼互動的質量,關注一日生活中的體驗與感悟,對自身互動行為的適宜性和有效性進行反思和調整[1]。
2.完善科學、民主的師幼互動行為管理機制。積極轉變角色觀念,尊重幼兒在互動中的主體地位。以管理機制促進教師正確定位自身角色,規范自身言行,落實科學教育觀。
3.扎實搭建園本教、科研的交流平臺。目前幼兒園師幼互動技能相關的培訓與教研有所缺失,教師難以獲得具體的指導,平時又忙于教學,這也是教師消極互動行為的一方面原因[2]。因此要以扎實的園本教、科研平臺為基礎,以研促學,以學促教,促進教師專業的成長,帶動師幼互動質量的提升。
4.調整教學模式,向小組化的學習方向發展。享受教育資源的公平性就要改變幼兒容量過大的班級活動,小組化的學習會相應地增加幼兒與教師互動的機會,老師負面的消積情緒會同時減少,向快樂、和諧的師幼互動發展。
參與文獻:
[1]趙景輝.幼兒園教師的師幼互動行為研究[J].幼兒教育,2011(30).
[2]吳海云.享受運動 健康成長:幼兒園體育活動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