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生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可以讓學生從小接受良好的傳統文化的熏陶,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產生積極影響,還可以增加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同時,對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所產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都有著較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傳統文化;教學融合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逐漸展現出了它極為強大的魅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沒能做到將其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機融合,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中華傳統文化大多與語文學科相結合,很少涉及數學學科。文章主要針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具體策略進行論述,以期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在學科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和素養培養,不僅可以有效滿足學生學好文化知識的需求,還可以使學生以更加豐富的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去面對不斷發展的時代。營造傳統文化的學習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的文化自豪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學生自身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兩方面的提升,滿足當今時代對小學生的全新需求。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數學的起源也相對較早,其中更是存在著很多有趣味的數學題目,以及豐富的數學思想,這是我國古代人民的無上智慧。
例如,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在學生學習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后呈現了這樣一道題目。
《孫子算經》中的原題是:“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讀一讀,你知道這道題的意思嗎?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這道民間傳統趣題不僅能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的欲望。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1. 有效利用教材資源,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素材
教材中蘊含著大量的優秀傳統文化素材,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挖掘,并將其有機融合到數學知識的教學中,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和感悟數學思想的過程中了解和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北師大版教材六年級上冊“分數混合運算”部分的練習中呈現了明朝程大位所著的《算法統宗》的“以碗知僧”這道題目: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內幾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盡不差爭。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嘗一碗羹。請問先生能算著,都來寺內幾多僧。這道題目由于形式新穎,能夠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2. 融入傳統文化教學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在理解與吸收知識的過程中,更是感性多于理性,其對每個學科內容的學習更多是基于自身的情感和喜好。而對于小學數學而言,理論性知識相對較多,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勢必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一些數學定義或數學規律時缺乏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充分融入一些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傳統文化教學元素,以此來有效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3. 滲透數學史相關知識,培養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數學史內容對于學生的知識累積和素質發展有著無可替代的意義,如果能將數學史相關內容有機融合到數學課堂教學中,那么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將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數學學科的發展歷史。將數學史與數學學科教學相融合,可以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識變得更加全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同時,在將數學史與數學學科教學進行融合的過程當中,使中華傳統文化與實際教學聯系得更加緊密,也使數學學科的價值得以凸顯。
例如,北師大版教材四年級下冊在“小數的意義”內容后的“你知道嗎”欄目介紹了劉徽在公元263年撰寫的《九章算術注》中的一段內容:“微數無名者以為分子,其一退以十為母,其再退以百為母,退之彌下,其分彌細……”大意為:個位以下退一位為十分之一,退兩位為百分之一。退得越多,分得越細。這里的“微數”即有“小數”的意思。對小數相關數學史的介紹,可以加深學生對小數的理解,同時了解到我國古代數學家的智慧,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加大對中華傳統文化滲透的力度,要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并將其與新課程理念相結合,制定較為合適且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較為有利的教學策略。這是一項繁雜的教學任務,只有一直堅持下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有可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朱麗華. 源頭有活水? 老樹著春花: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體會[J]. 基礎教育論壇(上旬刊),2019(3).
[2]楊會鳳. 挖掘傳統文化,讓小學數學課堂更精彩[J]. 新課程(上),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