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楓瀅
【摘 要】 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堂滲透變得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滲透方式則是當代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全面提升學生素養的重要手段。小學音樂課程承擔者啟發學生音樂思維,提升其審美意識的目的,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音樂中的文化魅力,能夠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本文將針對小學音樂課程中的傳統文化的弘揚進行探索研究,期望能夠為后續的音樂課程教學提高幫助和指出。
【關鍵詞】 小學音樂? 中華傳統文化? 課堂滲透? 策略研究
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國素質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的發生改變,學生的綜合素養與水平也相應的獲得了提升。音樂課程作為改變學生綜合素養的必修課程之一,承擔者啟發學生音樂思維的目的,尤其其中包含大量的優秀曲目,對于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揚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借助有效的策略將傳統溫暖引入其中,是小學音樂課程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一、創設文化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
課堂情境創設作為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有效策略,已經受到廣大教師的喜愛,但在音樂課堂上很少被使用。由于教師將音樂課程作為輔修課程不被看重,使得音樂課程提升學生審美意識和鑒美能力的目的難以實現。為有效改善音樂課程在小學階段的地位,提升其傳揚文化的意義,有必要對課堂教學手段進行改善和創新,使其符合學生的需求,吸引其注意力,實現傳揚傳統文化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我愛家鄉,我愛祖國》一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講一講自己家鄉的傳統文化故事。一位學生是來自山西的,說到了山西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在春秋時期是經過,有很多的文化遺產。太原的晉祠、平遙古城、云岡石窟等等都是山西獨有的文化遺產,永濟普救寺是《西廂記》。《鶯鶯傳》故事發生地。還有其他來自西安的學生也為我們講解了家鄉很多的傳統文化知識。教師引導學生之間相互競賽,看看誰講得最好。學生在相互之間分享知識時對于相關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接著教師給予補充和完善,同時向學生展示幾首與愛國相關的歌曲,并要求學生進行選擇,選出自己想要學習的歌曲,經過學生們的投票選出的歌曲學生自己將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興趣。經過教師一步步的氛圍營造使得學生逐漸的沉浸在愛國愛家文化的魅力中,并從中感悟出愛國的意義,以此得到的音樂學習將有更大的升華,也讓原本枯燥的音樂課堂更有吸引力。
二、優化教學內容,提升學生主動性
將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僅需要合理的教學策略,也要有恰當的內容鋪墊,在學生興趣上展開教學內容的延伸,這樣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將更能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借此導入民族傳統音樂,促進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感悟和學習。
例如,在學習《彝族娃娃真幸福》時,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將關于彝族的信息進行課堂放映,讓很少關注少數民族文化的小學生生起更多的學習興趣。視頻內容包含彝族的文化、生活和藝術形式,主要針對彝族的音樂文化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在觀看中了解不同于漢族文化的其余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觀看彝族的傳統服飾和專業音樂器具,如“月琴、花鼓”等。并在學習這些音樂器具的同時向學生播放相關的舞曲和音樂,讓學生深入地學習感受彝族的藝術文化,了解彝族人民的快樂。通過視頻內容的放映和學習,學生對于彝族已經產生的了解的興趣,接著教師引出本課的重要內容,有關彝族的樂曲。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唱練習,并輔助以視頻中的專業音樂道具配樂,這樣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著極大的提升,不僅了解了彝族的基礎信息,還對彝族的傳統文化和音樂藝術進行了深入學習,讓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音樂之美的同時,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拓展教學資源,增強文化認知
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經歷幾千年的積累和沉淀,所展現出的文化是博大精深、耐人尋味的,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著,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課堂上的知識學習,還要根據學生未來的成長進行綜合考量。對于小學生而言,單純的課堂教學是不足以滿足學生全方位提升的目的,也無法實現增強學生傳統文化認識的目標,因此,應該引入課外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空間。
例如,在學習《我的家鄉日喀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附近的音樂劇院進行歌舞欣賞,讓學生近距離的感受西藏的藝術魅力,了解藏族樂器和曲調的魅力。過程中引導學生仔細的感悟這首歌曲所傳唱的故事,并鼓勵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順勢為學生講解一些西藏的民族傳統樂器,分為民間樂器和佛教樂器,并且這些樂器從制造、形狀、音色和演奏技法等各方面都具有與眾不同的民族風格。舉例畢旺,藏族弓拉弦鳴樂器,漢族稱弦子、牛角胡或胡琴。歷史較為悠久,形狀與漢族二胡頗為相似……。在課堂上將欣賞中學到的知識和感悟進行展示,比如學生說:“通過這首歌曲我了解到西藏人民的生活場景,可以看到在藍天白云下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歌曲中傳遞著對于生活的積極態度。”經過學生們的感悟可以看到對于該歌曲已經有深入的學習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去附近的傳統樂器店學習相關的知識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提升其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理解。
總之,時代的發展推動著我們學習多元的文化,作為新時代的學生也應該掌握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下的文化魅力,這也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小學階段作為奠基的重要時期,適時地引入傳統文化是有必要的,不僅提升了學生自身的文化知識儲備,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未來的教學中,仍需要教師不斷的創新和改革,讓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以更巧妙的方式進行傳遞,讓小學音樂更加的具有人文氣息。
參考文獻
[1] 徐婷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音樂課堂的再思考[J]. 新課程研究, 2019, 504(04):44-45.
*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引入古詩詞傳唱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立項批準號FJJKXB20-57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