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為學生講授一些地理知識,還要采取各種措施引導學生把所掌握的有關地理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切實、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地理思想核心素養。因此,從多個角度出發來對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中實踐力培育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地理教學;實踐力
現階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模式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灌輸式地理教育模式,高中地理教學更是如此,在核心素養的教育理念下,基于每個學生的特點以及他們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等特點來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在對每個學生進行地理教學的同時,滲透一些人文教育因素,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當代高中地理課堂中,教師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根據地理這一學科特點來制訂自己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把所講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確保了地理知識的具體實踐性,可以逐漸激發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社會責任感。因此,本文將對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中實踐力培育方法進行探究,以期為我國高中地理課程實踐能力的發展提供一定幫助。具體如下。
一、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觀念。首先,要讓學生明白,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的生存發展離不開大自然。其次,還要讓學生明白的是人類的活動或多或少、或好或壞都會對自然產生一定的影響,要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最后,教師還要讓學生了解一些自然的發展規律,讓他們充分明白人類要想發展好,就必須尋求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由于人地關系比較復雜,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可能會很乏味,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帶來的便利,采用情境式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的知識。
二、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探究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引導學生養成運用區域認知能力思考問題的習慣,這樣,學生能夠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夠很好地將所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很好地培養自己的區域認知能力,充分了解各地的自然狀況以及發展特點。
三、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
地理學科的綜合能力特別強,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各地理要素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啟發學生從多個方向分析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讓學生了解不同地區存在的不同地理差異,進而使學生提高運用綜合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在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案例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也能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提升地理素養。
四、充分利用好課外活動
地理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近些年來,新課改也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有了更多的要求,它要求高中地理的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一些具體的問題。從另一方面來說,學生積極參與到一些課外地理實踐活動中也可以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起到一個很好的鞏固作用。高中地理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實踐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1)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精準地描繪某一個地區的地理環境。(2)學生要對自然災害有預判的能力,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救技巧和逃生技巧,當災害來臨時,要能夠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及掌握的技巧逃生。(3)學生要能夠對一些常見的地理現象進行解釋并且能夠通過研究來證明自己解釋的準確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帶領學生開展課外地理實踐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
五、建造完整的地理知識體系
完整的地理體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同時它也能夠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好地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服務。在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教學不應僅僅局限在傳授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用邏輯思維去思考問題,在面對各種問題時,能夠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促進自己思維能力的提升,進而幫助自己更好地構造完整的地理知識體系。
六、結語
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培養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力對于學生的地理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各種科學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將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
參考文獻:
[1]趙芳菲.問題驅動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8.
[2]宋德正.基于微課應用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實踐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公峰(1985—),男,漢族,山東蒙陰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地理教育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