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嬋
[摘要] 在中國教育現代化的背景下,如何推進學校教育治理現代化,進一步深化班級德育變革,優化立德樹人、發展素質教育、養成優秀品德素養,對班主任的德育理念和治班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從完善班級治理制度、整合各種教育力量、修煉治理賦德能力三個維度探討如何優化班級治理,促進班主任與學生雙主體彼此賦予塑造品德、提升自己的能力。
[關鍵詞] 班級治理;教育合力;雙向賦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進入新時代,中國加快向創新型國家前列邁進,實現向經濟強國的跨越,并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就更加凸顯。在國家快速發展時期,如何推進學校教育治理現代化,進一步深化班級德育變革,優化立德樹人、發展素質教育、養成優秀品德素養,對班主任的德育理念和治班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完善班級治理制度,形成價值認同
1.與時俱進,更新班級治理理念
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和人生導師。班主任是班級的核心,他的治理理念會影響班級整體的發展,影響班級每一位成員的發展,乃至班主任自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
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要認識到學生是千差萬別、獨一無二的個體,承認學生不同的特征和稟賦,尊重每個學生的尊嚴和價值;同時,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可能性。事實上,我們發現離開校園后的學生往往有著很不相同的發展,除了個人天賦與努力不同以外,是環境給他們智力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基于這樣的學生觀,班主任應當以人為本、注重公平,關照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在治理班級時創造機會讓學生發揮潛力。
2.班委選舉,優選班級治理團隊
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中,師生雙方往往處于“管”與“被管”的矛盾統一體當中,班主任事無巨細、親力親為,學生卻未必買賬;班干部職位穩固,沒有競爭,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一個治理有序、健康向上的優秀班集體,不僅需要一位智慧的班主任,更需要一支素質良好、獨立能干的班干部隊伍。
選拔和培養班干部是一項技術活,在選拔班干部時有兩個重要的原則,一要德才兼備,班干部要心胸寬廣、思維敏捷,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擔當意識,當然,班主任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只要揚長避短,都可以為班級所用;二要用人不疑,對于選出來的班干部要大膽放權,即使他們的工作偶有閃失,通過肯定、鼓勵和引導,使班干部可以自信地運用權力,也促使他們盡職盡責,提高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擔當意識。
在班干部任用制度方面可以采用任命式,班主任可以通過學生的入學資料了解學生的經歷,在高中入學前的軍訓時留意學生的能力,結合個別談話的方式明確學生的意愿,最終確定班干部的人選;也可以采用競選式,當班干部的人選比較多時,班主任可以公布班干部的崗位與職責,然后有意擔任某職務的同學先毛遂自薦,后開展競選并集體投票;還可以采用組閣式,通過競選選出班長,然后由班長根據班級需要的崗位及每個崗位的要求,自行組成班級管理隊伍,從而組成穩定的、團結的、相互配合的班干部隊伍。
3.班級公約,制定共守行為準則
班級是由學生組成的生活共同體,學生過什么樣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學生為了獲得適宜的班級生活環境,就要遵守具有一定權威性和普遍約束力的行為準則,即班級公約。盧梭認為,相比于“天然的自由”,這種“約定的自由”使人的行動獲得了道德性,使人類社會成為一個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可以通過民主協商、共同決策、公開公示的程序,共同制定班級公約。
相較于傳統的班級制度,班級公約不僅是規范和秩序,還應當具有情感與溫度,是全體師生認同并守護的價值存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約中我們可以約定時間要求、紀律要求,但是比守時、守紀更重要的是守心,所以我們的公約中可以列出這樣的內容:“要保證課堂的專注有效;要獨立完成作業,克服依賴性和惰性;要保證自習課的安靜,不打擾別人學習,也不被別人打擾;要好好午休,會休息的人才會學習;公共場合集會時,要安靜傾聽,體現形象和修養;要尊敬師長,以感恩的心接受老師的付出,因為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要團結同學,欣賞同學的優點,包容同學的缺點,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要悅納自己,自己的理想自己要堅持,默默奮斗,靜待花開……”
二、整合班級治理力量,實現多元參與
1.借力任課教師
教師群體是班級教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不像班主任那樣對班級負有專門的、全面的和首要的責任,但絕不是只管教書、不管育人的角色。改變當前中小學班級治理模式,可以嘗試建立班級教育小組制,任課老師和班主任共同承擔起全面育人的責任。
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比如語文、歷史、地理等學科教師要利用課程中語言文字、傳統文化、歷史地理常識等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科學探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樹立勇于創新、求真求實的思想品質;音樂、體育、美術、藝術等學科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審美情趣、健康體魄、意志品質、人文素養和生活方式的培養……
還可以借助定期召開的班級教育小組會議,任課教師共同分析班級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商討班級發展方案,具體工作分包到人,各盡其責、各展所長,互相支持、默契配合。班級教育小組制可以改變班主任一人單打獨斗的現狀,將其從繁重的事務中解放出來,可以作為班級治理模式的未來發展方向。
2.密切家校合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班級治理的成效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持。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信任學校、加強溝通,配合學校、抓好常規,創造安靜的家庭學習環境、照顧好孩子飲食起居……除此以外,家長還可以在學校的指導下,創造性地開展一些活動,強化家校合作,拉近親子關系。
做好生涯規劃。高中階段是人生最關鍵的時期,是一個人自我認知的重要時期,盡早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能力、特長,對人生有所規劃非常重要。班級可以開展“認識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優化時間管理”“讓你的思維躍然‘紙上”“我的學習我做主”等系列生涯規劃主題班會;每年寒假或暑假期間,可以開展父母職業體驗的實踐活動,一方面讓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環境和對自身素養的要求,理解父母的不易;另一方面,更加合理地制定好自己高中的學習和生活
計劃。
開好家庭會議。高中的孩子內心世界更加豐富的同時開始封閉,不愿和家長溝通。為了給孩子和家長創造一個交流的平臺,可以指導家長嘗試召開家庭會議這個辦法,在每周一次的家庭會議中,主要家庭成員說說一周內的開心和不開心、對其他家庭成員表示感謝并對其提出一個小建議供下周改進,會議內容記錄整理下來,凝練出關鍵詞貼在家庭公共區域,供家庭成員隨時觀看和自我教育。通過家庭會議,家長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體會孩子的喜怒哀樂,也感受到孩子的成長和懂事,很多小問題迎刃而解。
3.挖掘社會資源
學校周圍的高校、場館是非常好的活動平臺和實踐課堂,也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核心素養的重要陣地,挖掘社會教育資源已經成為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的增長點。
走進高校。南京師范大學虛擬地理環境實驗教學中心在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通信和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支持下,為現代地理學研究提供虛擬實驗方法,深入探索地理環境空間分異的規律、演化過程以及地理環境信息采集、集成、分析、建模的機制,可以提高學生對地理信息技術的興趣和理解。
參觀兩館。南京將軍館和海洋館是“南京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基地”和“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將軍館展示了在社區內居住過的老將軍們在戰爭年代和和平時期人民軍隊建設中立下的不朽功勛;海洋館運用全媒體技術及實物展示,生動、全面、客觀地介紹海洋知識、海洋權益、我國的海洋資源和海防力量,寓教于樂,增強海洋意識。帶學生前去參觀,進行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教育、國際形勢和民族憂患意識教育,使學生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參觀污水處理廠。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水污染狀況、污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等,進一步理解水污染的危害,理解水污染治理的不易,思考水污染防治的措施,并能在未來生活中加強自我監管,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三、修煉班級治理能力,追求雙向賦德
1.激活學生主體意識,自理自治養德
學生不僅是班級這個學習組織的管理對象和教育對象,也是管理主體和教育主體。班級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高中生處于他人教育力量減弱、自我教育力量增強的關鍵時期,比起讓學生按章辦事、循規蹈矩,班主任應當嘗試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開發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潛能。
班主任應當引導學生增強自我認識能力。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同時敢于否定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一個人只有全面、正確地認識自我,客觀、公正地評價自我,才能量力而行,確立合適的理想自我,取長補短,為實現理想自我而努力進步。認識自我是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起點。
班主任應當引導學生增強自我調控能力。如健康積極的心態、科學合理的時間規劃、友好融洽的人際關系以及自我約束的行為管理能力,這些學生成長中發展起來的非智力因素會影響到他在班集體中學習生活的幸福指數,也會增強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
意愿。
班主任應當引導學生增強自我激勵能力。班主任指導學生制定長遠目標、中期目標、近期目標,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和生活是自己的事、應是自覺主動的行為,引導學生使用“目標卡”“座右銘”等內容實現自我激勵,在不斷追求目標并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收獲成長和希望,體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能否發揮學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的力量,不僅需要先進教育理念的引領和高尚人格力量的支撐,更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專業能力,對班主任的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班主任專業化發展,榜樣示范賦德
為了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提升班級治理能力,班主任應當通過自主發展和系統培訓,不斷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
班主任的自主發展可以遵循“實踐——理論——實踐”的主線。在與學生的朝夕相處中,班主任通過自身的辛勤付出換來學生的全面進步,同時自身的治班能力也得到錘煉。當然,教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寫則殆,教育實踐中不斷積累的碎片化經驗如果沒能夠及時思考和總結,它始終無法推動班主任專業素養的提升。班主任完成從經驗型到研究型的轉變是班主任自主發展的重要階段。很多優秀的班主任都是善于反思的班主任,他們會將總結的經驗教訓重新應用于班級管理的實踐工作中,促使班集體更好的發展。
系統培訓和競賽是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重要路徑。以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班主任培訓班和競賽為例,你會發現優秀的同行們在做著同樣的事情,這將使你更加認同自己的工作,也更有歸屬感。除了能夠系統學習很多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還能夠接觸到優秀班主任的治班智慧,遇到類似情況有更好的處理方法。教育不是萬能的,即便是專家在面臨和我們相似的困境時也有無奈的時候,但不同的地方是他們更有智慧,因為他們總在思考,就會有更多的方法;他們更有氣度,因為他們更懂教育規律,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所以更能諒解和包容;他們更有耐心,不拋棄、不放棄,堅持不懈,辛勤灌溉,靜待花開。所以,班主任應當積極地參加系統培訓,在各種競賽中歷練自己,把學到的方法積極落實到實踐中,結合自己的工作形成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受益終身的,一個為了提升班級治理能力而不斷學習進步的班主任必然會成為學生最好的標桿。有位班主任曾經說過:“學生既是我的軟肋也是我的盔甲,因為想做他們的榜樣,所以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與其說是在幫助學生成長,換個角度看何嘗不是班主任自己的成長?班主任與學生為了共同發展而彼此賦予塑造品德、提升自己的力量,做一個智慧工作的班主任,培養一群幸福生活的學生。
[參考文獻]
[1]齊學紅,黃正平.班主任專業基本功(第3版)[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王雅麗.班級公約的內在德性探究[J].教學與管理,2021(02).
顧 嬋 ? 江蘇省南京市寧海中學教師,南京市德育工作帶頭人。曾獲鼓樓區先進教育工作者、鼓樓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鼓樓區教育系統優秀班主任、鼓樓區德育優秀青年教師、鼓樓區德育工作帶頭人。2018年度獲得鼓樓區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特等獎,南京市、江蘇省、長三角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