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持續深入進行,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成為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要積極對美術教學進行有效的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創新美術教學形式,實現學生美術學習效果的提高,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本文通過對提升教學質量的策略進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具體學習效果,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
關鍵詞:創新;教學形式;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
引言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持續推進,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培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成為教學重點。因此教師要針對具體的教學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技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美術教學質量,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道德要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教師要積極進行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積極創新新型的教學形式,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小學美術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小學美術的學習,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科學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
在進行美術教學的同時,教師應為美術教學建立精確的定位,積極創新美術教學形式,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學生為中心,并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活動設計,以避免在學習過程中過分強調形式。教學過程看起來不錯,但是學生的藝術素養并沒有提高,因此美術教師必須科學地設計教學活動,以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并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例如,當教師教民間美術時,由于民間美術具有多種表現形式,但是如果教師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將對內容失去興趣,達不到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喜愛。因此,教師可以講解刺繡、剪紙等民間美術,然后進行合理的解釋,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這一內容,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民間美術的概念。教師還要讓學生通過理解來練習。通過自己參與制作過程,他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民間藝術的含義。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感受這部分內容,還可以在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藝術素養和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更好的為社會的高速發展服務。
二、加強指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之間存在一定差異。美術教學具有很強的特色性,與其他學科相比,它更注重學生的教學體驗。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幫助,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想象力和感知力,有效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情感,進而全面提高藝術素養。例如,當教師教民族娃娃內容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并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時,要播放愛國歌曲以便學生大致產生愛國情愫,進而安排學生觀看民族服裝和表演,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家概念,然后進行分組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應的內容。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掌握民族美術內容,還可以掌握在實踐中剪紙的能力,美術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達到了小學美術教學的要求,實現了提升小學美術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正確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技術被應用到教學中。在小學的美術教育過程中,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的結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習內容,因此通過對教學實踐的分析,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通過多媒體學習過程實施有效的教學設計,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合理創造情境,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所謂情境式學習,就是以美術作品的中心思想為中心,打開課堂教學的模式,在課堂上運用互動交流的教學方法,通過情景游戲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真實情感的理解。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式教學,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展開情境代入式學習,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在使用多媒體教學過程時教師必須增進理解,不能盲目地依賴多媒體。在教學中,有必要弄清多媒體學習的支持作用,以有效提高使用多媒體學習的能力。多媒體教學是一把雙刃劍,只有科學合理的將其進行處理,才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實際發展的需要。此外開展學生評估的工作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他們的工作的優缺點并向他們展示,也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達到美術教學的目的。
四、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活動
新的課程改革更加強調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例如,當教師在講解內容時,他們必須首先根據特定要求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幾組,科學的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素質以及學習特點進行分組,盡量保證小組內成員的互補以及各個小組實力的均衡,這有利于后期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的開展。此后,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一些不同的研究任務,然后為每個小組提供該部分課堂教學所需的適當的教材和工具。然后,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一些不同的研究任務。不同的人群對于設計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小組被分配了歡樂的主題,而一些小組被分配了悲傷的內容來表達悲傷的情緒,對于意見要盡量做到組內統一,這樣方便教師進行后續的講解和說明。最后,教師必須指示小組中的學生完成某些作業,以便他們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完成后,在完成小組任務后,教師要解釋任務的內容,以提高學生對相關美術作品的認識。
結論
綜上所述,面對新形勢下教育的改革,小學美術教育也要逐步改善原有的教育模式,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有效提升小學美術的教學質量,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標。同時教師要針對小學美術教學,要積極創新美術教學形式,通過科學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加強指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正確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活動等措施,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聰. 淺析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 中外交流,2018(52):272.
[2]董時珍. 論新課標下如何優化美術課堂教學[J]. 速讀(中旬),201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