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云志
摘要:新課改將核心素養理念提出后,教育工作者們開始探尋能夠培養方法和對策。生物核心素養中社會責任感的提出不僅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升,也有利于教師將核心素養理念落到實處。基于此,以下對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中社會責任培養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社會責任;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100
引言
在目前的高考制度和大環境下,無論是家長還是社會,仍然習慣以升學率、本科率、高分學生人數作為評判學校好壞的標準,甚至出現由于某學校高考成績不夠理想,家長到學校門口拉起橫幅要求校長“下課”的現象。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也不能忽視,生物學社會責任的培養仍然任重道遠,如何在生物教學中更好的滲透社會責任教育,還需廣大教育工作者們進一步地研究和實踐。
一、結合典故教學,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場所謂的“持久戰”。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同樣也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因此教師要高度重視責任感的培養,并將此作為生命教育中的一部分。在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很多蘊含著生物知識和道理的典故或者故事,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將結合這些典故或故事展開生物知識教學,促使學生深刻體會到生物知識對于生活的指導性,并由此學會應用生物知識解釋更多生活現象或者規律,并用這些規律指導生活,逐步提升其社會責任感。例如,學生在學習“植物的激素調節”內容時,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引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的詩句,提出問題:“為什么向陽的花木會生長得更快呢?”很多學生都會結合初中學習到的環境對于生物體成長的影響回答出“植物就有向光性”。生物教師又提出“一枝紅杏出墻來”的詩句,并由此展開“植物生長方向的變化與哪些因素有關”的講解,進而帶領學生一起分析和探索植物向光生長的原因,將生長素發現的實驗過程等內容講解出來。幾句經典的詩詞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在學習了植物的激素調節知識后,他們深深地感悟出:“古人的偉大,能夠從身邊的這些細節中總結出生物規律,對后人研究這些現象的原理提供了重要支持。”在掌握了古詩詞中蘊含的生物知識后,學生還嘗試將學習的知識應用到指導實踐中,想要為園林工作者培養觀賞植物提供了幫助。
二、優化教學設計,在課堂中滲透社會責任
在高中生物課堂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的培育,教師也要不斷學習、更好地理解生物學核心素養、社會責任等內涵,生物教材中的社會責任內容并不都直接呈現,需要教師善于挖掘,精心設計教案,有意識地將社會責任滲透入課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社會責任素養。例如,在“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性,掌握糖類、脂質、蛋白質等化合物的結構與功能,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認識到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重要性,并且能向家人進行必要的科普,指導家人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遠離肥胖。在學習細胞呼吸的相關內容時,學生掌握了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及影響因素之后,教師可以設置與生活相關的問題串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劇烈運動后會感覺肌肉酸痛?日常鍛煉時選擇快跑還是慢跑?包扎傷口為什么要選擇透氣的紗布?被生銹的鐵釘扎傷形成較深較窄的傷口時為什么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等等,這樣可以逐漸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講到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時,神經調節、激素調節、免疫調節的教學中都有指向社會責任培養的內容可以編排進教學設計,在學案中加入相關材料供學生分析,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借此幫助學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激素類藥物的利與弊、艾滋病的發病機理及傳播途徑等,引導學生遠離毒品,潔身自愛,珍愛生命,不歧視艾滋病患者,增強保健意識,并向身邊的人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基于教材,培養核心素養
教材對核心素養培養起著決定性作用,怎么使用教材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也是教師落實核心素養需要正視的問題。例如,進行“分子與細胞”的教學時,就可作如下設計:教師先讓學生觀察細胞的多樣性,總結細胞的統一性,然后將細胞學說進行提煉,本節課對教材的知識的順序做了較大的調整,這也符合一直倡導的“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那么,是不是全體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章知識時,都要通過以上方案來調整教材呢?能不能不調整就按照教材的順序來講授呢?筆者認為對于大多數的學校,對教材中的大部分內容來說,就按照教材中的章節編排順序來教學,同樣可以落實核心素養。我們鼓勵教師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不同的學校、不同的教師可以結合本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調整方案。但是需要引起廣大教師注意的一點是,在調整教材編排順序時,要抱著審慎的態度,不能過于隨意。
結束語
社會責任感是一種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一種信念,對于學生成長為綜合型人才十分重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要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和其他素養的培養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使學生不僅高效地獲取了生物學科知識,還使得他們能夠將獲取的生物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和服務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康浩,潘文平,蘇文韜,林佳.高中生物教學中提升學生社會責任素養的路徑[J].名師在線,2020(35):99-100.
[2]徐燕華.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試題與研究,2020(35):91-92.
[3]王海基.立足學科核心素養提高高中生物教學實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23):96.
云南省昌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