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華
摘要:高中是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在高中階段,學生也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要應對高考這一關卡。一直以來,我國都在貫徹應試教育思想,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恨不得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手段,想要讓學生記住更多的知識,以便于其可以在高考中取得一個漂亮的成績。但由于應試教育思想的長期存在,部分教師逐漸偏移了教學重點,把教學目標完全設立于提高學生成績,所采取的教學方法逐漸單一定死板,限制了學生的素質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情境教學;教學應用
前言:在高中階段,數學一直都是學生公認的難度較高的一門學科。由于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單一,所以很多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不深,甚至部分學生會對數學學科產生抵觸情緒、控制情緒。基于這一前提,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地做好教學創新。創新教學手段,以情境教學法將數學知識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重新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與奇妙,能夠自由地徜徉在數學海洋里,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達到可持續的發展理念。
一、生活情境的應用
在應用情境教學法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能夠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把學生真正的放入到情境中,讓學生成為課堂成為情境的主人,從而使之可以產生更加深切的學習體驗,對知識達到更深層次的理解狀態。俗話說,知識來源于生活,也要應用于生活,數學在大眾的生活中時有體現。所以,在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創造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互聯系,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提高效率[1]。
相較于中小學階段的數學而言,高中數學的難度與復雜程度出現了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由于邏輯思維不強,抽象意識較弱,對于數學知識很難達到深度理解的狀態。但如果教師能夠把知識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相互聯系,那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也可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為其核心素養的發展提供支撐。
例如在講解統計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創建生活情境。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中,統計的應用范圍相對較為廣泛。例如,學校在每次考試結束后,要統計學生的分數;很多企業公司在年度季度會議上,要統計前一階段的工作數據。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統計案例為出發點,帶領學生通過分析案例的方式,了解統計。同時讓學生以處理生活任務的方式,了解統計的應用方法,提高理解深度與實踐能力。
二、問題情境的應用
情境教學法最大的特點在于多樣化。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創建的情境并不只有一種,而可以通過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以不同的情境展現,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使之可以在多維角度上,全方位的了解知識本質。
正所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驅動學生對數學知識展開深入探索的重要依據。所以,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問題。以問題情境對學生加以驅動,引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例如,在講解三角函數這一復雜的知識點時,教師就可創新教學模式,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比如,在教學引入階段,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些不同的函數圖像以及函數圖像的變化。在學生直觀的了解這一信息后,可以根據圖像內容,向學生發問。例如什么是三角函數,三角函數有哪些性質,如何繪制三角函數的圖畫。讓學生基于問題的引導,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點,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效果。
三、實驗情境的應用
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上,很多學生之所以無法對知識形成深層次的理解,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過于死板。很多教師會注重對學生實施理論教育。講解一些定理概念或公式時,也只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導致學生云里霧里。所以,在引入教學情境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創建實驗情境,帶領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原理與形成過程,加強掌握深度[2]。在實驗情境的輔助下,學生的求知思維也可得到最大程度的開拓,有助于其自身能力素質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講解排列組合時,教師可提前為學生準備實驗小道具。例如,標有不同編號的小球以及標有不同編號的盒子。之后,融入實驗情境,為學生展示如下實驗。
首先,教師可為學生展示5個不同編號的小球以及5個不同編號的盒子,并要求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達到如下標準:保證在這5個盒子中,只有兩個盒子的編號與其內部小球的編號一致。試分析若想達到這一標準,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討分析。在思維碰撞中,提出不同的排列組合方式。在小組合作中,教師會發現學生思考問題的途徑多種多樣。有的學生會5人為一組,擺出5個凳子,然后5名學生分別代表一個小球,通過排座位的方式,進行實驗分析;有的學生會將序號寫在團成團的小紙球上,并在草稿紙上畫出5個方格,通過移動小球的方式進行實驗驗證。
通過這一方法,學生的自主能力與活動興趣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發揮。在活躍的實驗情境里,學生感受到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也體驗到驗證知識的成就感與快樂感,潛移默化提高自身能力。
結論: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環境中,傳統守舊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并不適用。教育工作者需要積極主動的做出教學創新,能夠以情境教學法為主,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造不同的情境。通過生活情境、問題情境、實驗情境,多樣化展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多維角度上,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能力,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溫子帆.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J].教育園地,2019,04(11):23-24.
[2]張新云.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用情境教學法的具體措施[J].現代教育,2018,06(1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