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化,小學數數學教師越來越重視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以及學科素養運用思維導圖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是目前眾多常用的教學手段。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數學知識講解,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更加形象具體的形式展示出來,以此促進學生的視覺學習力提升,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本文對思維導圖的概念做出解析,并提出幾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導圖;可行性策略
引言
為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和改革,思維導圖就是如今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可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知識突出顯示,幫助學生抓住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推導演變過程,利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多角度的深度理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圖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活動,對于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可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解析
所謂思維導圖,可以理解為心智圖,利用不同色彩、圖形、文字、數據等元素,繪制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圖,可有效構建立體知識框架,輔助大腦進行思考與探究,思維導圖的運用,可加速大腦對知識點的思考和記憶,將抽象知識得以直觀展示,從而刺激思維,幫助大腦得都更多信息。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思維模式以及認知模式方面存在一定欠缺,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為學生立體呈現知識點,可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便于學生深刻理解和記憶知識點。思維導圖的實際應用過程中,通常由一個關鍵詞或是中心詞為基礎,通過附加相關文字、圖片、數據等內容,讓兩個及以上的詞匯產生聯系,從而不斷擴大關系脈絡,最終形成立體的知識框架,即思維導圖。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可行性策略
1.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較為分散,由于小學生的總結能力和觀察能力存在欠缺,導致無法快速發現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導致學習難度增大。利用傳統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教師經常會忽略對數學知識大整體分析,導致學生無法有效掌握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知識,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打擊學生的學習學習信心,久而久之學生會出現厭學心理。而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網,可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立體呈現在學生眼前,便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理解和記憶。并且,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立體呈現知識框架,內容豐富、形式短小,利于學生進行隨堂筆記的記錄,方便學生課后進行知識點回顧。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知識點的教學時,學生很容易將兩種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式混淆,不利于學生采取靈活運用面積或體積單位換算來簡化計算。此時教師可以導入思維導圖,為學生清晰呈現知識點。教師可以繪制一個樹形思維導圖,以長方體和正方體走為樹的主干,再分為三個主要樹干,分別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表面積、體積,再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上分散出樹葉,分別為長、寬、高、面、棱、頂點等...根據這種形式,在其他主要樹干上分散出以其他知識點命名的樹葉。通過繪制知識點的樹狀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清晰的分辨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可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程度,利于學生展開知識點的深度學習,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形成。
2.活用思維導圖,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思維導圖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樹狀形、網狀形、葉脈形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繪制思維導圖,利于提升知識點的趣味性,與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符,可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以在思維導圖中增加線譜或者圖片等元素,讓思維導圖更加美觀,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提升教學趣味性,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與學生喜愛的游戲相結合,利用學生的游戲心理和好勝心理,激增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小數乘除法"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要求每個學習小組,圍繞教學內容,進行思維導圖個性化繪制,哪個小組的思維導圖知識點跟不夠全面,更美觀,即為優勝小組。在競爭意識的取東西,學生積極對知識點進行思考和探究,尋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利用多種形式繪制思維導圖。通過將思維導圖教學與游戲相結合,開展小組競賽,可有效改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利于學生充分展示自身想法,利于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
3.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結合思維導圖進行小學數學教師,教師可以在原有教學內容之上進行一定的知識延伸,可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層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將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提煉出來,在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維導圖,獲取知識,可有效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授課模式。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負責把控學生學習的方向和進度,并引導學生以自身習慣,進行個性化學習,可激增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關于"分數運算"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為學生繪制動態思維導圖。將"分數"作為核心詞,向四周進行線條的延伸,分別介紹分數定義、特征、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將分數與所學習過的除法相聯系,并進行對比。通過這樣的方式,可有效加深學生對分數的比例、度量、運作和商的認識,引導學生深度探究分數在方程中以及比中的應用形式,教師還可以導入生活中的實例作為例題供學生進行練習,可加深學生的分數知識運用能力。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作為練習題讓學生進行解答,可以提升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結語
小學階段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困難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其一,學生無法理解抽象數學知識;其二,受到自身思維能力限制。這兩個方面的困難導致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覺得難度較大,久而久之產生厭學心理。針對此現象,教師結合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可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質量,推動學生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全面發展。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將將思維導圖的作用、價值完全發揮出來,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明月.運用思維導圖深度解讀小學數學教材[J].文理導航(下旬),2021(06):28-29.
[2]王婷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探析[J].家長,2021(15):24-25.
[3]成喜榮,張燁.小學數學知識整理與復習中思維導圖繪制的問題探究[J].考試周刊,2021(40):75-76.
溫州市雙嶼小學 浙江 溫州 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