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遠強
【內容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構建教學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深層次的感知。對此,文章主要介紹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創建的價值,并剖析了當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構建教學情境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 教學情境? 有效教學
前言
情境教學的關鍵在于將知識與特定的場景結合起來,促使學生能更加深入地把握知識本質,理解抽象概念,掌握知識內在規律,從而實現學生能力發展。初中物理知識相對比較抽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抽象的知識進行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各項能力提升。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創設情境的價值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發揮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體現在:
1.改善課堂教學結構。對于課堂教學,其涉及教師、學生、教學方式等各個要素,通過教學情境的構建,可以進一步豐富教學方式的內涵,能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手段相比較,教學情境更加強調學生的作用,教師要在課堂上借助情境來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情境中對知識進行理解、感悟、應用,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課堂教學結構,為學生良好發展提供了保障。
2.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情境式教學可以很好地激活學生學習熱情,在教學情境中,學生能接觸到豐富多樣的場景,有助于學生身臨其境的學習、應用物理知識,并且學生可以將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初中物理教師在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時,還會涉及其他學科的知識,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活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熱情,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實踐中,要想引導學生更好地發展核心素養,教師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指引學生在情境中對物理知識進行思考、感悟、探索、應用,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發展,促進學生學習水平提升。
二、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建現狀
物理學科對于學生綜合素養培育有很大影響,初中階段是學生接觸物理學科的初始階段,初中物理教學狀況將會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及今后學生物理能力發展造成很大影響。但是從當前初中物理教學實際看,在教學情境創設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在:
1.教師對教學情境認識不全面。當前初中物理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并沒有保持積極的態度,主要是教師對情境認識不太全面,造成了教學情境創設難以有序開展。同時有的教師雖然意識到教學情境創設的重要性,但是在實踐中由于教學任務比較繁重,難以很好地實施教學情境,從而對課堂教學效果造成一定影響。
2.教師缺乏教學情境創設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是構建教學情境的主體,但是在實踐中,很多教師并不具備良好的教學情境創設技能,如教師不能很好地將教學內容與情境結合起來,難以在情境中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情境教學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教師就會放棄構建教學情境,依舊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活動,這必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3.教師對情境教學目標認識不正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學情境構建的關鍵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為學生物理學習提供一個特殊的情景,促使學生能高效率的獲取物理知識。所以在實踐教學中,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意識到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但是在很多時候,初中物理教師會忽視學生主體作用,對情境教學目標認知不正確,難以充分把握情境教學的內涵,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創設的情境與學生學習需求不契合,不利于學生發展。
三、創建教學情境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依據教學需求優化教學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想更好地發揮出教學情境的作用,教師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意識到教學情境的價值、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立明確的目標,指引學生在情境中朝著目標努力,從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在實踐中,初中物理教師必須意識到,情境創設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常規手段,教師不能只將情境教學應用到公開課、示范課上。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全面分析,針對學生的思維特征、學習能力,設計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情境,從而指引學生高效率獲取知識。
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知識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知識,教師需要指引學生對“慣性”有充分的了解。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構建一個虛擬辯論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亞里士多德的、伽利略、笛卡爾、牛頓等角色,對慣性的觀點進行討論。同時在學生辯論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利用多媒體將相應的視頻播放出來,幫助學生進行認知。在學生辯論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選擇自己認同的觀點進行辨析,并以此為出發點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通過這樣的活動設置,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上,這對于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有很大幫助。
2.強化體驗創設問題情境
在過去的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能被動的按照教師要求來進行學習活動。而在新時期下,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需要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入手,對學生進行引導,指引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知識。在實踐中,初中物理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學習需求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指引學生在解決、分析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聲音的特性”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在進入課堂后,準備一個音響,同時用塑料將音響包起來,在凹陷的部分放一些水,接著教師用音響播放音樂,讓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學生通過觀看可以看到隨著音樂的變化,塑料上的水也呈現不同的跳動。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引學生思考“為什么水會跳動”,學生已經知道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而產生,可以很輕松地回答出來,隨后教師給出學生探究問題“影響水滴跳動高度的因素有哪些?”在問題的指引下,學生就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探究活動中。
在實踐教學中,初中物理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置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來思考問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功”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為每個小組的學生提供兩個體積比較相似的紙盒、石頭,然后要求學生用一根手指頭分別推動這兩個物體運動10cm,在學生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在推這兩個物體運動時的感受。接著教師要求學生將這兩個物體用一根手指推動20cm,讓學生感受不同距離下手指用力情況。隨后教師指引學生思考“是什么因素讓你感覺有不同的感受”,學生在相互討論中會逐漸對做功的核心要素力、距離有所認知,并且學生在探究中會提高自身的團隊合作意識,有助于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
3.結合認知創設生活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學情境創設的重要目的是改變以往物理教學氛圍沉悶的情況,讓學生可以體會到物理學習的趣味性。在實踐中,初中物理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充分把握學生的認知能力。對初中生來說,他們的思維十分活躍,在課堂上如果教師能引入更加豐富、有趣的內容,能進一步激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創設情境。同時初中物理教材中,很多內容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關聯,教師可以結合這些知識創設生活化情境,指引學生在生活探究中物理知識。
如教師在指引學生學習“壓強”及“壓力”的知識時,由于兩部分知識具有一定關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將兩者混淆的情況,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創設相應的生活情境。教師可以引出話題:用塑料袋提重物時,時間一長手就會感覺很痛,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塑料袋,然后讓學生裝入一些書本,并讓學生提著袋子上下樓梯,學生在上下樓梯過程中就會感覺到手痛,接著教師讓學生去掉塑料袋,用手抱著書上下樓梯,學生在此過程中不會感覺到手疼痛。教師指引學生分析原因,學生經過思考可以意識到書本對于手的壓力是固定的,而發生變化的是手的受力面積,壓強也屬于壓力作用的一種表現。通過這樣的活動探究,學生就會對知識點有深入理解,這對于學生物理學習效果提升有極大幫助。
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過教學情境的創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能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初中物理教師必須結合教學情況,合理的創設情境,讓學生可以借助情境實現高效學習,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家龍、王振娟、張家靈. 創設物理教學情境,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 (03):99.
[2] 陳金磊. 創設物理教學情境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作用[J]. 當代家庭教育,2020(26):114.
[3] 李廣升. 創設情境,有效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4):45.
[4] 高平. 初中物理課堂情境教學的創設方法及實施分析[J]. 文淵(小學版),2019(08):669.
[5] 王憶君. 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J]. 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02):90-91.
[6] 李曉春. 初中物理教學情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 當代家庭教育,2020(14):113.
[7] 郝海濤. 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 中華少年,2019(15):152-152.
[8] 王夫信. 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情境的巧妙創設探尋[J]. 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24):254.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