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內容摘要】信息技術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通過信息技術的教學,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為其信息技術素養提升打下良好基礎。研究發現,部分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較低,不利于信息技術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鑒于此本文分析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并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相關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 教師? 信息化教學能力? 提升路徑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能很好地反映出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為給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提供參考,有必要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進行深入的探討,以發現并及時處理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顯著性。
一、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
眾所周知,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注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對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具有重要促進意義。然而分析發現,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教師在信息化的運用上存在諸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信息化應用意識薄弱
初中生對信息技術充滿興趣,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方法,然而分析發現部分教師的信息化應用意識薄弱,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的信息化應用意識薄弱主要表現為:部分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并非中考的內容,因此沒有必要花費精力進行教學,課堂上只是照本宣科,幾乎不應用信息化手段,也不注重與學生互動,課堂氛圍較為沉悶,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枯燥感。部分學校并沒有專門的信息技術教師,多是由其他學科的教師臨時兼任。這些教師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較少,因此課堂上很少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部分學校的信息化設施不夠完善,加上教師的思想并未及時轉變過來,教學時主要依賴傳統的教學方法,結果學生只是掌握了相關信息技術理論,但動手操作能力較差。
2.信息化專業知識缺乏
研究發現,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的信息化專業知識缺乏是制約其信息化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教師信息化專業知識缺乏的因素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信息化知識儲備不足。部分信息技術教師的信息化知識儲備不足,尤其一些地區年齡稍大的教師,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要么較少,要么較為陳舊,無法滿足當前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要求。其二,信息化相關技術更新迅速。眾所周知,信息化技術具有更新快的特點,一些教師雖掌握有一定的信息化知識,但遇到一些新的信息化產品時往往也不知道如何操作,或者只是掌握了一些淺顯知識,導致應用信息化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多停留在表面,無法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優勢。
3.信息化知識學習不足
彌補信息化專業知識不足的重要途徑為進行信息化知識的學習,然而研究發現,部分教師很少開展信息化知識自主學習活動。一方面,開展信息化知識學習的意識不強。眾所周知,初中信息技術教師不僅要負責日常的教學活動,而且還會參與學校的其他活動,導致其業余時間有限,很少有教師專門抽一定的時間學習信息化知識,結果其信息化知識未能及時得到更新。運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時也僅僅停留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其他信息化技術則很少涉及。另一方面,信息化知識學習未能長久地堅持。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尤其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學習,更新自己的信息化知識儲備。然而部分教師要么不進行自主學習,要么開展自主學習斷斷續續,難以堅持長久。
4.信息化應用總結不夠
一些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緩慢,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其缺乏信息化應用總結,未能及時發現與解決信息化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不注重信息化教學的反思。部分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完成初中信息技術內容講解后,便認為完成了教學目標,很少關注學生是否真正地掌握,尤其不注重反思信息化應用中存在哪些問題,該如何采取針對性策略加以優化和改進,導致信息化應用中的一些問題長期存在。另一方面,課堂上不注重與學生溝通交流,無法獲取學生對信息化應用的相關意見,導致應用信息化開展教學活動的方式較為單一,無法給學生帶來新鮮感,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路徑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不足表現在很多方面。為更好地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促進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應注重采取針對性的提升路徑,使教師能夠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多種信息化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潛力。
1.增強信息化應用意識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注重增強教師的信息化應用意識,促進其信息化教學能力更好地提升。一方面,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信息技術不僅是中學的重要科目,而且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意義,因此盡管信息技術并不作為中考內容,也應自覺運用信息化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工作,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如運用信息化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另一方面,學校應積極完善信息化相關基礎設施,為信息化的應用奠定基礎,尤其組織任課教師開展信息化在信息技術業務中的培訓活動,及時轉變任課教師的思想認識。另外,定期組織教師開展信息化應用比賽活動,營造良好的信息化應用氛圍。
2.優化任課教師隊伍
為解決教師信息化知識缺乏的問題,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整體提升,應注重優化任課教師隊伍。一方面,結合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際,招聘專門的信息技術任課教師。招聘時應做好應聘人員信息化知識的考核,了解其能否熟練地應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堅持擇優錄取原則,不斷向原有的任課教師隊伍注入新的血液。另一方面,建立一支能夠與時俱進的教師隊伍。鼓勵信息技術任課教師關注教育領域新出現的信息化教學方法,積極開展相關的研討活動,將信息化教學手段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深入融合,尤其當運用新的信息化教學方法時應加強學習,不斷地攻堅克難,盡快地掌握新設備、新軟件的操作方法與技巧,更好地滿足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
3.加強信息化知識學習
為提高任課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應注重引導其加強信息化知識學習,不斷彌補信息化知識的不足。一方面,做好信息化在初中信息教學中的應用宣傳,使教師認識到做好信息化知識的學習,不僅有助于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開展,而且對自身來講也是很好的提升,使其從思想上提高認識,能夠在課下能夠自覺地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熟練掌握新出現了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不斷豐富自身的信息化知識儲備。另一方面,為保證教師能夠長久地堅持自主學習活動,應引導教師制定長遠的自主學習目標,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可行的自主學習計劃,按部就班的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必要情況下給予教師的學習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訂購相關的書籍,購買相關的課程供教師學習之用。此外,還可運用網絡技術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優勢,打造基礎資源中心與各個地方建立優秀資源共享體系,使教師能汲取其他地區教師優秀的信息化教學經驗,改善自身在教學中存在不足,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教師應將自身上網行為結合教研活動,并合理運用網絡技術提升教學能力與水平。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并非短期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師在長期學習中不斷積累經驗,屬于動態化長期過程。借助網絡技術優化探究合作教學形式并與實際教學任務相結合,從而開展有策略和有重點的信息化教學活動。
4.重視信息化應用總結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更好地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應引導學生重視信息化應用總結,以及時優化應用中的不足。一方面,每一節信息技術教學活動完成后,應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所學知識掌握情況評估信息化手段應用效果,做好經驗教訓的總結,思考教學活動中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哪些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改進。另一方面,課堂上應注重預留一定的時間,與學生溝通交流,鼓勵學生就信息化應用提出意見,并認真傾聽學生提出的意見,加以針對性的采納。另外要求教師也應抱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多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借鑒他人在信息化應用上的經驗,不斷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
總結
初中信息技術涉及很多的知識點,不僅需要學生牢固記憶,更要使學生能夠進行熟練的操作,因此為獲得良好的授課效果,應引導教師重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不斷給學生帶來學習上的新鮮感,尤其應結合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應用現狀,認真分析原因,積極尋找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促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保證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高效地完成。
【參考文獻】
[1] 董學成. 淺析中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J]. 黑河教育,2020(11):85-86.
[2] 吳天霞. 探索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策略[J]. 智力,2020(21):161-162.
[3] 趙曉玲. 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J]. 甘肅教育,2020(14):94.
[4] 李欣紅. 試論初中信息技術課高效課堂的構建[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11):77.
[5] 朱迷俠. 淺議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管理[J]. 讀寫算,2018(17):21.
[6] 李玉蘭. 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優化研究[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7):152.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2020年度立項課題《縣城新建初中整校推進教師信息化創新教學能力的策略研究》(立項號:AH2020060)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安徽省潁上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