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劼


摘要:圍繞“使學生的身心發生積極、健康的變化”這一根本落腳點,結合“STSE”的教育理念,基于循環遞進式探究教學策略,通過情境創設、任務驅動、問題引導和知識遷移等教學手段,以求在“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的教學中全面落實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循環遞進式;教學設計;牛頓第一定律;慣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8-459
【教材分析】
牛頓第一定律改變了人類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它既是牛頓運動定律的基石,同時也是正確理解和掌握牛頓第二、第三定律乃至整個動力學知識的基礎和關鍵。
【教學理念】
STSE
【教學目標】
1、物理觀念與運用:知道伽利略理想實驗;掌握牛頓第一定律;了解慣性及其應用。
2、科學思維與創新:通過對伽利略理想實驗的分析,掌握科學推理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堅持真理的科學探究和創新精神。
3、科學探究與交流:通過對物理學史的回顧,提高學生嚴謹的科學探究交流能力。
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對慣性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學以致用、尊重科學、珍愛生命、遵守法律的健康心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難點:理解慣性大小的量度。
【學情分析】
學生初中已學習過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但還只是停留在認識的層次上,在高中階段學習中,除了要保持新鮮感,還需加大思維強度,注意知識的深化、科學方法和科學態度的教育,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需要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已有知識和生活認知對于物理學習的正向遷移。
【教學策略】
循環遞進式探究教學法
【學法指導】
任務驅動、現象觀察、分析判斷、類比歸納。
【教學資源】
魔術道具、乒乓球、鐵架臺、細繩、理想斜面教具等。
【教學內容】
【教學評價】
本節課基于核心素養的達成目標,采用了“循環遞進式探究”教學策略,以三個教學節段為任務驅動,教學任務環環相扣,問題鏈設計深淺合理,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豐富,既激發了學生進一步認知的欲望,同時也引導學生親身參與,形象直觀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完善了運動與相互作用的觀念,突出了對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
遺憾的是在介紹“力與運動”人類認知過程中,未能充分的滲透科學精神教育。物理學應該是一曲“理性的旋律”,不應該僅滿足于對某一定律的揭示,而更應使其超越自身,使之上升到具有更大普遍意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層次。
參考文獻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課程教材開發中心,物理必修1教師教學用書
鄧志文 基于學生認知整合發展的高中物理復習課課例研究 中學物理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