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兵
摘要:初中階段的數學主要內容有代數、幾何學以及統計學,與小學數學相比,難度方面顯著提升。從小學數學到初中數學,是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過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理論和知識,掌握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更要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鍛煉邏輯思維能力。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入初中數學教學中,幫助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建立可視化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同時為教師的教學和專業發展提供新工具和新策略,在最大程度上延伸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思維導圖的應用不僅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同時也是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數學;應用策略
引言
思維導圖的教學無疑被認為是一種培養與提升學生思維技巧的有效途徑與手段。它是一種基于視覺學習的工具和教學資源,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理論和解題的思路,并且擴大知識面。但現今這種思維導圖并沒有被廣泛應用,學生也不熟悉這個方法,所以應當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應用這種方法,從而改善其教學質量。
一、利用思維導圖,培養數學發散思維
數學學科的邏輯性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成為數學教育的培養重點。在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良好的教學工具,鍛煉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展示個人思維能力。每個初中數學知識點都是相互聯系的。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忽視了知識點關聯性的發掘,致使大多數學生認為知識點之間不存在聯系。在應用時,難以透過一道題分析出多個知識點的應用價值。將思維導圖融入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有關課堂內容的思維導圖繪制活動,讓學生彰顯自己的思維優勢。在學習難度不斷加大的過程中,提高思維導圖內容的復雜性和豐富性。
比如,學習了一節內容后,就在當堂課完成有關這節內容的思維導圖。學習了一章、一單元、半本書、一本書內容,就要繪制與這些內容相關的更為高級的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特別是在數學復習課中,教師可以針對階段性的學習成果,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發散自己的思維。將任何他們認為有聯系的數學知識點歸納在同一個關鍵詞下,讓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數學學習思路以及數學知識漏洞。函數一直都是初中數學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很多學生的學習難點。將函數作為關鍵詞繪制思維導圖,不僅能夠讓學生復習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等知識,還能讓學生發現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下的更多細節內容。了解自己哪些內容掌握得好,哪些內容還需再次鞏固理解。
二、整理解題思路,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問題解決環節,幫助學生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其形成正確的解題過程。在初中幾何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完成基礎知識教學之后,會組織學生開展問題訓練,即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幾何習題,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分析題目條件,明確題目問題的方向,再解決問題,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幾何問題解決能力。考慮到一些學生存在對抽象的幾何問題理解得不夠透徹的情況,教師可以根據題目構建思維導圖,輔助學生梳理思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確定題目的有關概念及所運用的知識點,從而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完成《第四章幾何圖形初步》的課堂基礎教學之后,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習題:有兩個正方形,分別為“ABCD”“CEFG”,其中D在CG邊上,H是AF變的中點,BC=1,CE=3,問CH邊長為?面對這一問題,一些學生無法直接確定問題的本質,難以在短時間內找到解題方向。此時教師可以提出“根據你的猜想,將題目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體現出來”。學生們通過創作思維導圖,將題目中的各個條件羅列出來,發現這一題目中存在很多特殊角,這些可以作為解題關鍵點。之后,學生根據正方形性質,分別連接AC、CF兩邊,得到∠ACD=∠GCF=45°、∠ACF=90°,再利用勾股定理計算AF,最終得到問題答案。
三、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鞏固
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授課,引入新的教學模式來改善和提升教學效果,學生同樣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復習。通過分析,我們能夠十分清晰地認識到,思維導圖中圖形、文字以及色彩的應用對于梳理流程,表示上下級以及標注重點有直觀的展示效果,這就使其能幫助學生輔助記憶和鞏固知識。在傳統的知識復習中,大多以教師為主導,尤其是一些理解性較強的內容,主要是教師進行講解,學生去背誦記憶相關知識點和知識的含義,但是對于數學這門學科,簡單了解含義是不足以掌握相關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的,無論是應試解決問題還是提升個人的數學思維都有著一定的不足,這種不足恰好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首先,在課堂上按照教師的引導對知識進行整體回顧,之后結合自己的理解和記憶進行知識體系的構建,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各個環節的知識點整理出來,并且理清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通過梳理思維導圖,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印象,而且能夠主動去思考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和連接,這種對外輸出就是一種很好的復習手段。其次,學生在初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點的復習和鞏固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能是重點把握不當,遺漏部分知識點,知識體系構建存在錯誤等。這些錯誤的存在都是十分正常的,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去創建自己的思維導圖,并加以鼓勵.同時,給學生時間讓學生針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復盤、改善,大多問題在這一環節就會得到解決。當學生自己進行思維導圖完善之后依然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出面進行指正,幫助學生分析原因,探析為什么在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中會出現這種問題,這種問題的整改過程同樣會很好地強化學生的復習效果。
結束語
總之,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大多呈現固化的模式,班級中教師是核心對象,學生圍繞教師收獲知識,因此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課本,而不能主動汲取書本里的內容,從而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數學大多是學生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科目,但是現今的課堂,學生無論在課前還是課后都需要教師的引導,所以要從根本上改變這樣的模式,將思維導圖引入課堂,使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興趣,在無時無刻都能主動學習,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絡,這樣的模式不僅便利了老師,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興國.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數學教學通訊,2020(29):47-48.
[2]孫瀟聰.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普童話,2019(43):34-35.